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年献辞     
欢声笑语辞旧岁,激情满怀迎新年。在举国上下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林业劳动安全》编辑部,向辛勤工作在林业安全战线的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并向所有关心支持《林业劳动安全》杂志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全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林业行业的事故起数和死亡总人数比上年均有所减少。我们在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哈尔滨林机所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履行办刊宗旨,不断加强自身条件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林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之年,也是中国林科院建院50周年、哈尔滨林机所建所50周年、<林业劳动安全>杂志创刊20周年. <林业劳动安全>的诞生,为林业安全文化建设开辟了一片广袤的园地,为加强学术交流打开了一洞明亮的牕牖,为行业安全的发展提供了一块方正的铺路石……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加快林业两大体系(即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当前的林业改革与发展已大大拓展了林业建设的空间和领域,特别是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沙区综合治理开发以及绿色产业的发展,大大突破了传统林业的范畴,林区的各种小型采矿业犹如雨后春笋。为加强林区小型采矿业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唤醒安全意识,本刊特刊发与《劳动法》配套的相关法规,以供遵循。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国家“十一五”规划也进一步要求“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市场法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尤溪林业呈现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林权结构分散化的新格局。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三防"难的问题,是尤溪现代林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根据"民办、民营、民监督、民受益"的原则,尤溪在全县集体和个体私人林权所有者自愿组合、自定章程、自收会费、自主管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于2003年在福建省率先成立了护林防火、联防联治森林病虫害,防止盗砍滥伐林木的群众性"三防"协会,构建了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新机制。本文论述了尤溪森林资源保护"三防"体系的成立背景、组建形式、重要作用,提出了今后"三防"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都作出了决策部署。百业兴旺,安全最重要。安全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从严惩处安全生产严重违法违规失信行为,是新《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健全我国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从构建历程、宏观设计和微观建设要点等方面对英国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展开系统研究,并分析当前我国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英国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结果表明:在宏观设计方面,英国构建以国防安全局为监管主体的高度扁平化监管体系;在微观建设方面,其更加注重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层次性、内容完备性,法律的实操性、更新机制,以及监管职责界定的建设。借鉴英国经验,指出将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实现国防工业安全生产专门立法、强化法律可操作性、完善法律制修订机制和科学界定监管职责是我国今后努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四川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四川省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在应急救援体系管理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我国煤矿矿山医疗救护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我同煤矿矿难多发的实际,从建立国家安监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省级矿山医疗救护分中心--矿务局总医院和矿务局总医院--矿医院--井口保健站两个三级矿山医疗救护架构的组织体系、应急响应和抢救成功率两个评价指标的目标体系以及一系列管理体系出发,在以科学的办法探索我国煤矿矿山医疗救护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林业劳动安全标准体系表及其编制娄茂达1前言林业劳动安全标准体系表是一种用图表形式表示全国林业行业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劳动安全标准所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该体系表是系统科学在林业劳动安全标准化工作中的应用,它反映林业劳动安全标准体系结构的相互关系。它运...  相似文献   

11.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应急管理体系的实践与研究情况出发,对体系建立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思路,并重点阐述体系建立过程中关键因素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林业安全生产的特点、现状及水平,分析了我国林业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建立林业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林业安全生产工作改革2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概 述  林业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家和林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和林区社会稳定的大事 ,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保证林业经济建设稳步发展的基本条件。  林业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部门。统计资料表明 ,1998年林业拥有国有工业企业 4 977家 ,国企职工总数达 119.16万人 ,其中木材采运企业 132 8家 ,职工为 86.2 3万人 ,占职工总人数的 72 .4 % ,其他为木材加工 (包括三板生产 )、林产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及修理、电力和建筑等企业。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 ,林业经济建设步伐加快 ,与此同时 ,为了给林业生…  相似文献   

14.
我与《林业劳动安全》《林业劳动安全》自一九九一年创刊起,由于具有指导性、服务性强的特点,很适合读者的口味。因我的工作是作劳动安全专职管理,所以,我与它结成了好朋友。我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处女作《从整体上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一文,在《林业劳动安全》上...  相似文献   

15.
应急预案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基于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需要以及各类公共突发事件频发的现实,国家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反思了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混乱和偏差,指出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方面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与困难;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从基础概念出发分析了应急预案体系各要素的内涵,理清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模型及其扩展方法,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寻求理论依据。另外,文章还在应急预案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方法论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其研究成果可为应急与安全领域研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要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全面化、科学化、规范化,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笔者借鉴安全评价的事故树分析方法和安全检查表法,根据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众多因素,提出安全监管"体系树",计算出资金保障、法律法规、机构建设、监管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自身修养等在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排序。用"重要度比例计算"方法进行验证,获得相似的结果。安全监管"体系树"为各地区的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从去年12月份起,淮安市成立了8个“1+3”安全监控体系推进督察组,各组每两个月分别对一个县区、一个行业进行安全监控体系建设督察。4月7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1+3”安全监控体系推进督察汇报会。8个督察组在会议上进行了汇报发言。  相似文献   

18.
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建设   总被引:21,自引:15,他引:6  
本文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将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看作"复杂、开放、巨系统",分析了安全生产工作体系整体性和总体目标一致性的特征.按照最优化理论,提出以法律法规、执法监察、经济政策和技术支撑四个核心要素为主体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其结构宜采用树状分层结构模型.认为在当前安全生产领域里开展的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大讨论,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黄哲 《安防科技》2010,(6):58-60
鉴于全国火灾事故中,住宅和人员密集场所亡人火灾较为集中的现象,如何加强火灾防控体系建设,减少人员伤亡已成为当务之急。就加强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20.
安全生产培训体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安全生产培训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安全生产培训的影响因素、保障机制、计划分析、培训实施、质量监督与评估五个方面。影响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保障机制包括法制建设、组织与机构建设、师资与教材建设、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和资金保障;计划分析包含目标和原则、对象和需求、内容和方式方法;培训实施分为教学实践和考试考核;质量监督与评估则涉及质量监督、质量评估和意见反馈。运用教育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安全生产培训体系运行机制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