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危险品运输的人口风险,需同时考虑危险品种类、事故类型、事故分级对危险品运输风险的影响。基于危险品运输事故历史统计数据,结合危险品运输事故率修正因子,得到了更为精确的危险品运输事故率,并根据危险品运输事故率、事故后果及运输时间的时变特性,构建了时变条件下基于事故综合特征的危险品运输人口风险评估模型。算例评估结果表明:危险品运输的人口风险因危险品种类、事故类型和事故等级而异;不同出发时间的人口风险不同,选择恰当的出发时间可有效降低危险品运输的人口风险。  相似文献   

2.
张家港市拥有我国唯一的内河港保税区,区内化工产业密集,大量危险品在城市道路网上形成一个个"移动危险源".本文系统分析了张家港市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的风险:识别了道路网上危险品运输分布;提出了基于城市道路的泄漏事故率修正系数;运用ALOHA模型模拟事故情景、GIS计算影响区域长度和面积;从人口暴露和环境污染两方面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并作为优化选线指标.基于上述基础,将风险评价模型应用于危险品道路运输网GIS平台,进行网络模块分析.结果表明,起迄点间路径的风险指数最小为14.12,该路径为最优路径,为张家港市危险品道路运输选线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环境风险评价的危险品道路运输优化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家港市拥有我国唯一的内河港保税区,区内化工产业密集,大量危险品在城市道路网上形成一个个“移动危险源”.本文系统分析了张家港市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的风险:识别了道路网上危险品运输分布;提出了基于城市道路的泄漏事故率修正系数;运用ALOHA模型模拟事故情景、GIS计算影响区域长度和面积;从人口暴露和环境污染两方面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并作为优化选线指标.基于上述基础,将风险评价模型应用于危险品道路运输网GIS平台,进行网络模块分析.结果表明,起迄点间路径的风险指数最小为14.12,该路径为最优路径,为张家港市危险品道路运输选线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杨满宏  朴钟铉 《交通环保》1999,20(3):15-16,35
根据具体范例,分析了公路项目危险品运输风险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方法,其研究成果对开展同类项目危险品运输风险环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危险品运输环境风险评价及防护应急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危险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对国家重点公路威海至乌海线新河一滨州段高速公路危险品运输环境风险做出了评价分析,并提出了防护和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RFID、GPS和GPRS技术的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RFID、GPS和GPRS技术,对危险品运输过程进行了实时跟踪和监控,建立了基于这些技术对危险品货物运输进行安全管理的系统,并针对危险品运输的特点,提出了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危险品道路运输的特性和需求出发,基于蚂蚁算法针对危险道路运输路线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将安全需求和经济性要求考虑到危险品货物的运输路线选择过程中,在给定运输起点和终点的情况下,以风险和经济总成本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目标函数;然后通过对运输路径的路程长度、人口密度、环境破坏、应急救援能力和交通事故状况这5个影响总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了每条路径上的路权值;最后将路权值引入智能蚂蚁算法中,利用蚂蚁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解算,并借助Matlab程序获得运算结果和优化路线方案。实例分析表明,加入了对运输路线风险度的计算之后,编写的蚂蚁算法程序能使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成功避开风险度大的路段,迅速搜索到最优路线。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可利用的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历史数据十分有限,本文结合特定路段的实际情况,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概率评估方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除了对特定路段的危险品、驾驶人员、运输车辆及罐体、道路及环境以及道路实时管理等常规影响因素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外,还首次引入人为故意破坏等特殊影响因素,并根据各因素在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中的影响大小,采用1~9标度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然后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不同影响因素的隶属度函数;最后通过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形成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概率评估计算方法。通过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为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概率评估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特定区域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评估提供指导,也有助于危险品运输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危险品运输路径的选择对于降低危险品运输事故危害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通过构建时空矩阵存储道路信息用以模拟危险品运输事故率和事故后果,并结合成本因素建立综合、动态、多目标的危险品运输路径优化模型;然后改进了NSGA-Ⅱ算法,即在其算法模块中利用基于优先级的编码方式代替传统二进制编码方式,自定义问题模块中加入判断跨时间段的条件语句及调用不同时间段数据的语句,实现对上述模型的求解;最后以进出天津港的主干线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收集道路相应数据并结合危险品运输事故情景建模计算事故威胁区域,利用上述建立的模型及改进的算法,选出了一条最优的危险品运输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危险品运输污染风险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可 《交通环保》2003,24(Z1):182-184
以上海至瑞丽国道主干线湖南省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为实例,运用概率估算法预测了运营期危险品运输污染风险发生概率,并据此制定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公路货运低碳化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货运行业作为物流业高排放领域,在倡导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今天,如何实现低碳化显得尤为必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公路货运量的不断增长,公路货运行业面临着基础设施水平不高、行业管理水平较差、技术不够成熟、低碳化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为实现低碳化发展,应优化公路货运行业的内部管理,积极发展多种运输方式,加强车辆日常保养和维护,加强驾驶技术管理,完善内部信息系统;加快新能源和新车辆技术的研发;政府方面应积极完善公路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存在和面临的风险种类,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通过对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评估,提出了缩减风险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事故概率和频率,减少了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水路危险品运输风险定量分析与评价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风险,参照国外危险货物运输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现状,在固定场所定量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分析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初步探讨了对于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进行风险定量分析的基本步骤,风险的两种表述方式和定量评价标准,将危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定量风险评价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和石油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准备、资料数据收集、危险辨识、失效频率分析、失效后果分析、风险计算、风险评价及建议和风险评价报告和结论。此外,提出了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红枫湖饮用水水源地的工业企业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饮用水水源地的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频率、提高环境风险管理的效率,在工业企业环境风险特征分析及Seveso Ⅲ指令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危险物质泄漏、污染物排放及迁移、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的工业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风险评价方法. 以贵阳市红枫湖流域为例,按其水文特征划分为5个区域,对流域工业企业及各区域进行了风险评价. 结果表明:红枫湖流域81家工业企业中有55家风险企业,占企业总数的67.9%,整体风险水平较高;风险级别为重大、较大、一般和较低的企业分别有10、14、20和11家;风险较高的企业多为化工、印染、医药、造纸、冶金和煤矿类企业;羊昌河、麦翁河、麻线河、后六河流域及湖区周边区域的风险指数分别为16.09、7.01、3.77、0、1.07,羊昌河和麦翁河流域分别属于较高风险、一般风险区域,而其他区域的风险较低. 风险评价结果与红枫湖流域内工业企业的污染特点及位置分布较吻合,据此提出红枫湖流域实施环境风险分级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以风险辨识、脆弱性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相结合的HVC应急管理风险评估法,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应急管理进行评估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从涉铅企业生产工艺及物料特征出发,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和《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等技术规范为依据,对涉铅企业环境风险源项及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类型进行辨识、归纳和归类,为涉铅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特大城市公路交通设施噪声影响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大城市的公路交通设施规模庞大而复杂,主要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公路运输枢纽场站。本文实测了北京市有代表性公路交通设施场界噪声,分析了其不同道路等级(或不同客货公路运输枢纽)、不同车流量、不同时段情况下的噪声影响程度大小,为北京市公路交通设施的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化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价与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降低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频率,急需建立科学高效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而环境风险评估与分级技术是进行环境风险分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在对石化企业环境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危险物质、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企业管理、企业布局的石化企业突发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价模型.同时,提出了4级风险分级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长江下游某化工园区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园区30家石化企业中,存在特大环境风险的企业有1家,重大环境风险的企业2家,占企业总数的10%.本研究提出的石化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分级方法科学可行,能够为石化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道路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提出同时把上游燃料供应企业、中游汽车生产企业、下游汽车使用者同时作为道路交通碳交易的责任主体,设计了政府-企业-居民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包括碳配额总量设定、初始碳配额分配、行业基准设定、履约考核、市场交易以及监测报告核查等制度.通过案例与情景分析揭示了道路交通碳交易的多主体协同作用机理:在政府对于碳配额总量和行业基准的调控下,燃料供应企业将通过改变燃料成分来降低燃料排放因子;汽车生产企业将通过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新能源汽车比例来降低汽车能耗强度;汽车使用者将通过减少车辆行驶里程降低交通需求或者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本文所提出的政府-企业-居民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可以分别从上游、中游、下游促进道路交通碳排放的3个关键影响因素——燃料排放因子、汽车能耗强度、交通活动需求协同优化,能够有效控制道路交通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进而加速“碳达峰”的实现和“碳中和”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