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快下来,把安全带系好,把安全帽戴牢稳!"张军冲着一个正在高处施工的工人喊道,"你怎么回事,还要不要命了?"工人一边小心翼翼地下来,一边自言自语:"‘铁面包公’,管这么多不累啊?"被称为"铁面包公"的人叫张军,是采气厂的一名安全工程师,由于平日里他总不定时、不定点地去现场查看安全情况,并对查找出的问题从不放过,这种不近人情的处理方式使大家在工地上都喊他"铁面包公"。张军于2006年来到普光气田上班后,现实工作情况着实让他出了一  相似文献   

2.
"人性化"不拒"得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企业都在安全工作中推行人性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的在这方面陷入了误区.企业加强安全制度管理,严格考核,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就有人认为太死板,不近人情,违背了人性化管理.在这些论调面前,有的干部唯恐"得罪人",该说的话不说,该管的事也不管了.茂名石化大乙烯安全环保部副部长杜丕祥不是那样,他经常说的话是:"宁可罚得你哭爹叫娘,也不愿看到你家破人亡".为了秉公执法,他没少得罪人,其自行车轮胎甚至被人刺破扎坏,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坚守安全监管的职责.一名年轻职工在施工中所戴的安全帽帽绳不紧,被他毫不客气地开出了50元罚单.  相似文献   

3.
胡楫 《环境》2001,(10):35-35
一天早上,隔壁的陈老师拍开了我家大门,说昨晚浑身发痒,睡在另一房间的儿子也不例外,边说边把裤管捋起来;“你看!就是这些小红点,痒痒钻心,不知是撞了什么邪?”我戴上老花镜细看,果然有一些针鼻大的红点。我认定是尘螨叮咬,叫他返回家里,检查一下床铺,将一些会移动的粉尘或头屑之类小东西找出来,再来找我。  相似文献   

4.
上班穿戴要求严,劳动防护走在前。领口袖口下摆紧,打扮利索方安全。风衣长裙脚手绊,生产操作禁止穿。纱巾围巾美而暖,上班围戴更危险。长发飘飘虽然美,致伤致残致命源。手套本是劳保品,机床操作戴则反。防护眼镜莫小看,防砂挡屑防射线。登高莫穿硬底鞋,高空易滑登攀难。易燃区域忌钉掌,胶底皮帮最保险。检修记戴安全帽,保护首脑是关键。橡胶手套防酸碱,操作不戴害非浅。长管过滤氧呼器,进入毒区防身利。劳保用品好处多,配而不用目光短。劝君尊重劳保品,你得平安全家欢。劳动防护安全歌@孙文件  相似文献   

5.
2006年11月7日是安庆石化丙烯腈部丙烯腈四班职工程炎最高兴的日子,这个轮班轮到他当"安全员"了.在上班前的交接班会上,班长龚荣庭为他戴上了写有"安全"字样的红袖章后,程炎开始了一天的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刘文林:蒸馏车间主任 我曾经对一个不戴安全帽的职工进行了现场批评,结果第二天在装置碰到他,他依然如故.小伙子挺机灵,见到我不好意思地捂着脑袋说:"主任,我真不是故意的,可这个习惯我总是改不掉."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     
<正>谁最合适妻子:亲爱的,我想在钢琴上放一座音乐大师的塑像,你看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之中谁最合适?"丈夫:当然是贝多芬了!妻子:为什么?丈夫:因为它是聋子。公民权利法律课上,老师布置作业,让大家回去熟读关于公民权利的内容。第二节课上,他叫一个学生说出10项公民权利。学生站起来,没回应。老师说:"好吧,你就列举5项吧!"这个学生仍不出声。老师无可奈何地说:"只要你讲出你身  相似文献   

8.
因为太熟悉了就好象看不见一样 ,这叫作熟视无睹 ,这是安全工作的大忌。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枯燥的事。每天往返于家里和厂里 ,每天对着那二三平方米的仪表盘 ,每天面对的还是那几个工作伙伴…… ,一切再熟悉不过了。有的职工曾戏言 :闭着眼睛我都能把车开好。对于一些违章现象 ,大家也就不太计较 ,被问起来 ,就说习惯了 ,以前不也这么干的吗 ?没事。于是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老毛病、坏习惯一直就这么“坚持”下来了 ,一旦发生事故才追悔莫急。常言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人形象地比喻 :事故就象是弹簧 ,你弱他就强。如果我们在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9.
微言微语     
《环境》2014,(5)
正@阳光生活012:戴不戴口罩,是你的自由,戴了口罩不代表空气质量差,不戴口罩也不代表空气质量就好,一句话:空气质量的好坏不是由你嘴上有没有口罩来决定的!@公治冠楠louv:【卫生部原副部长:雾霾天我不戴口罩,戴也没用】3月6日,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洁夫被问及如何看待口罩对雾霾的作用时,他表示,"我不戴。因为戴一般的口罩是无效的。PM2.5很微  相似文献   

10.
向往     
吕定 《环境》1998,(12)
忽有一日,我对他说:“我想住一个打开门窗就能听到鸟儿鸣叫的房子”。他说:“那我把你送到动物园去吧,让你住在鸟笼里,不用打开门窗就能听到鸟儿叫,还省事儿了。”我说:“你不觉得我们现在就像被囚禁的鸟儿吗?”他这才认真起来:“你今天怎么啦?”我也不知道怎么了。不是今天怎么了,而是很久以来就怎么了。我就是想住一个打开门窗就能听到鸟儿叫声的房子。对了,也许就是农庄吧!可是,我又觉得那是我受用不起的奢华。  相似文献   

11.
2003年3月14日 ,湖北枣阳某化工厂发生了一起生产操作工盲目操作错开阀门 ,导致一正在检修压缩机气缸活塞的维修工眼脸受伤的事故。1事故经过3月14日早8时 ,白班操作工L接班时 ,上班讲六放阀堵。维修工T、Q二人接受检查或更换六放阀的任务来到7号机 ,叫L充压试一下看看 ,L就急忙赶到操作台前打开六出阀 ,再开六放阀 ,发现压力能卸掉。后回到操作室 ,T说 :“会不会是七放阀堵 ?”Q说 :“接受任务时是六放阀 ,不如再试一遍。”L二话没说又来到操作台 ,刚微开阀门 ,有气体从七段缸出口管冲出 ,意识到错开了七出阀 ,立即关住。这股气把正在…  相似文献   

12.
提醒幸福     
<正>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  相似文献   

13.
据新华社报道,近几年来,每到秋冬之际,基本都出现过批零倒挂导致的“柴油荒”。这种“柴油荒”的成因有点蹊跷。因为你说市场缺油吧,柴油荒了,汽油却不那么荒;你说市场不缺油,是两桶油垄断造成的,可是两桶油却有鼻子有眼地指责一些民营加油站对柴油搞囤积居奇。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 ,安全规程就是约束我们在具体作业中按照程序安全操作的规章制度 ,也可以说是制止大家违章违纪的“硬框框”。但总有人认为安全规程是“纸上谈兵”,认识不到其本质的重要性 ,在作业时盲目操作 ,最终酿成事故。 现实生活中 ,视安全规程为耳旁风、纸上谈兵者大有人在。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 ,觉得不要紧 ;进入生产区域不戴安全帽 ,认为没关系 ;塔罐内存残留气体分析不合格就要往里钻 ,嘴里说的是差不多就行了……这些人安全意识淡薄 ,工作中的一举一动远远脱轨于为他保平安的“安全规程”。笔者对一个悲惨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前几年…  相似文献   

15.
我的学名叫个体防护装备,人们都习惯叫我劳保用品.我的作用大家也都知道,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经常研究我的专家说,当预防措施还不能在绝对程度上杜绝和消除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时,佩戴好我就成为防御外来伤害、保证个人安全和健康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一、忌场地淤泥深,枕木下陷桩机偏;二、忌起放塔架多人指挥,步伐紊乱动作不一致;三、忌配电框搁置在路边,人来车往撞倒电柜电路烧坏;四、忌电缆布设不科学,车压人踩压破电缆易触电;五、忌安装上下同时作业,上掉工具螺杆螺帽砸伤人;六、忌穿背心拖鞋上班,铁钉、钢绳稍戳脚又挂伤;七、忌施工人员不戴安全帽,上掉重物砸伤和碰撞;/\、忌卷扬操作敞襟开柏,襟带齿轮袖带开关;九、忌搬运枕木大力抛丢,弹跳伤人误砸脚;十、忌移机枕木不垫平,机偏极斜走机难。基础桩安全施工十忌@张维福$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  相似文献   

17.
<正>首拜莫扎特约翰一直想把贝多芬培养成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不仅光宗耀祖,还能风光门庭,所以,在贝多芬的耳朵里早就灌满了莫扎特的大名。1787年的一天,贝多芬还没起床,就被兴致勃勃的聂费叫了起来。他一把拉起还在睡梦中的贝多芬说:"快起来,有好消息告诉你!"贝多芬揉揉惺忪的眼睛,他昨晚练琴到深夜,一夜都没睡好,看到老师在叫他,极不情愿地起来了。聂费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大声喊道:"你就要见到莫扎特了。""真的吗?"  相似文献   

18.
熟知岗位环境 ,是实现安全自保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熟知操作环境 ,就是对自己岗位周围的人、事、物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遇有紧急情况时 ,能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也许有人会说 ,我天天上班的地方 ,难道还有不清楚、不了解的吗 ?这恰巧正是笔者所要提醒的“得意忘形”或“忘乎所以”之所在。笔者手头所掌握的案例便足以证明由于他们对操作环境不甚了解而造成的严重伤害事故 :案例一 ,1999年 3月 2 5日 ,某企业放料工操作破碎机时 ,不慎将右脚踩入绞笼观察孔内被绞伤 ;案例二 ,2 0 0 0年 7月 18日 ,某企业吊料工在吊料时 ,起初感觉头痛 ,但…  相似文献   

19.
安全与伞     
早上上班的时候,我随手把伞带上了.刚走出家门,一位同事就笑着跟我说:"你脑子没问题吧,大晴天的拿什么伞,根本就没有下雨的迹象."我随口说:"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冬日的凌晨     
他的名字叫冬生,他说他最喜欢冬天.他妈妈曾生了四个孩子,其他三个都没满过两岁.只有他最长命,已经超过二十五了.他是一个挺标致的小伙子.身高1.78米,体重72公斤,发型、穿着、举止都象电视里的歌星.尤其唱起"冬天里的一把火",那一招一式,准能让你真假难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