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均方差决策方法确立指标权重,构建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综合承载力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力供需指数比普遍偏低,14个地级市中环境承载力供需指数比大于1的比例不足10%,资源承载力比例不足30%。不同城市各要素承载力及综合承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连、沈阳综合承载力最高,本溪、丹东资源承载力最高,辽阳、盘锦环境承载力较低,沈阳和大连经济承载力较高,各城市社会承载力总体较高。此外,资源与经济承载力对研究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影响最大,但是研究区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环境,未来应着重根据各市环境短板确定未来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与管理体制,有效提升城市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董越  徐琳瑜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9):3171-3179
随着城市的发展,其对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经济等各种承载的需求同步增长,单一承载力逐渐无法满足对城市发展可持续状态的综合全面评估.城市综合承载力是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协调作用和协调程度的具体表征.综合承载力与人口规模、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带来的压力之间存在动态互动关系,只有承载力和压力维持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双向复合动态可持续评估方法,量化负向城市压力(UP)和正向城市综合承载力(UCCC)及其二者之间的复合动态关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蒙特卡洛模拟,从经济、资源、社会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相互作用,实现逐个单点时间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率分布模拟,进而通过复合动态关系判断模型实现单个区域单点时间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判断.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应用.结果表明,2004—2016年,广州市的综合承载力和城市压力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城市发展整体呈可持续状态.但2012年以来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一定的下降,尤其是水资源承载力和大气环境承载力下降,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地质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是否协调的标准之一。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调节人类活动,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广受重视,硕果累累。该文综合总结、归纳、考量近30年来中国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的基本情况,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自主理论探索阶段、实践运用与理论深化阶段、"3S"技术与大数据综合评价阶段。从评价流程、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评价模型等方面进行简要回顾与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演化模型。最后认为国内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应包括:完善评价理论,更加客观地评价地质环境承载力;注重对敏感指标的研究;注重评价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几种主要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研究,对于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目前,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评价方法有:人口承载力、生态足迹和相对承载力。人口承载力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展开研究,以人口数量作为表征;生态足迹将人类所需占用的资源与排放的废物转换为土地面积,以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表征;相对承载力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当作一种能力或潜力,将评价结果无量纲化来表示其动态变化趋势。通过总结这三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可知,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在系统分析方法、阈值性、动态性以及空间分异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38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资源问题是涉及到包括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的一个复杂巨系统。在对水资源的概念及其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属性综述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水资源与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结构、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等的相互关系,并以黄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为例,说明目前阶段的水资源问题与人口、经济发展、社会与环境的联系愈加紧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刻画水资源与区域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复杂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分析途径,并进一步明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奎峰  许梦 《环境工程》2018,36(1):157-161
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最为重要的中心城市。该区生态环境脆弱,要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东营市2011—2015年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时空两维度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广饶县,东营区在4个年度排名第二,河口区及垦利区在2012—2015年综合得分始终较低,这表明东营市河口区及垦利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需要多加关注,应把河口区、垦利区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在空间尺度上,东营市5个区县历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综合得分在逐渐提高,承载力逐年增长、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应继续加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以促进东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及功能流,立足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生态系统内部资源、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承载约束机制,从城市生态系统客观存在性、弹性与扩展性、递阶性及相对性等方面,总结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的特点,在建立承载机制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承载机制的定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协调程度的标尺,我国西部城市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开发须在西部地区资源环境可接受的程度内进行开发建设。采用突变级数法应用于我国西部城市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该方法在针对多目标综合评价中更优,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制定权重的主观性,同时对评价指标标准进行优化。通过此方法得到我国西部城市的环境承载力现状对城市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避免因盲目开发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西部可持续开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探讨了城市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定义及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方法。并以秦皇岛市大气中TSP浓度,海水中COD浓度和DIN浓度以及水资源量和土地资源量为参数.计算了2000年及2010年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承载力。为制定秦皇岛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环境承载力分析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核心内容之一,可以在环境承载能力阈值的基础上真实地度量并以系统的观点表达一项规划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其根本目的在于确定规划开发强度能否与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归根结底是解决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以群力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实例,建立群力新区的综合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详细地阐述了环境承载力分析的一般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人口急剧增加、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严重、污染难以控制等问题.环境管理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应遵循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树立整体思想,结合整治环境的原则、树立预见性和长远性观念的原则以及树立大环境管理思想的原则,采取措施,加强队伍建设,运用经济手段,强化贫困地区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2.
从把握可持续发展观中的和谐环境伦理意蕴入手,就找到了解读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可持续发展观内涵中具有丰富的和谐环境伦理思想。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是趋同的;可持续发展观主张“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观主张“人类世代永续长存”与和谐环境伦理是相符的;可持续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应成为“全球性问题”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近几年经济建设发展速度较快,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成为江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江苏省环保厅颁布文件要求在各主要市大力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培养公众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在分析了绿色社区的基本内涵之后,指出绿色社区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合南京市社区环保建设考核标准,提出绿色社区环保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生态资本利用的空间关系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北部湾经济区2006—2019年面板数据为例,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规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资本利用的空间关系,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资本构成三E系统。(2)生态资本利用存在显著空间正自相关关系。(3)生态资本供需、流量利用及存量占用与环境规制显著空间正相关,环境规制抑制了存量占用及资本供需和流量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空间正相关,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提高了资本供给需求与流量利用,也增大了存量占用。(4)交互效应显著抑制了两者对资本供需与流量利用的影响、抑制了环境规制对存量占用的影响,也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存量占用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区域生态资本管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环境会计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是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实施环境会计制度,可以使企业准确掌握经营活动的资源消耗、环境负荷,促进其提供环境友好产品及服务,推进经济朝着低碳、绿色、可持续模式发展。日本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会计体系。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日本环境会计体系产生的背景、发展变化与作用,探讨我国环境会计体系构筑问题。  相似文献   

16.
柳耘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3):99-100,107
环境会计是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它是进行环境保护经济评估的理论基础.以一钢铁公司的污水处理项目为实例,介绍了环境会计在环保项目财务分析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包括常规成本、负债性成本和环境成本在内的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方法,可确定环保项目的成本与收益,为同类型项目的财务评价提供参考.运用环境会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环保项目财务分析,目的明确,方法简便可行,操作性强,对于环保项目财务评价及投资决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环境技术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个介手段。政府激励企业ESTs的手段有开展环保教育,制订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调整经济体制和结构,加强经济手段和实施环境法。政府激企业ESTs应兼顾多重目标、以及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来节约激励成本。  相似文献   

18.
对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环境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文中分别从相关法律法规、评价程序、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层次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其存在的问题加以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9.
常州市环保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保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并拥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它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文章介绍了江苏省常州市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常州市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重大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阐述亟待建立重大决策环评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大决策环评的特点,程序,方法,并以江苏省和第三次发展机遇-结构调整为实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