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经济中心的不断东移,东北亚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依托港口优势发展腹地经济也成为各大港口研究的重要课题。引入因子分析方法,以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统计数据对影响港口竞争力指标进行处理并横向比较,得出港口竞争力排名,同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天津、大连三大港口竞争力最强,但大连港稍显落后。在三大子港口群中,山东子港口群综合优势显著,辽宁子港I:3群存在腹地经济落后、恶性竞争等问题,津冀港口群受行政区划限制,港口资源整合困难。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区域港口群的内部结构以及明确各港口在港口群内的功能定位,需对港口综合竞争力进行准确客观地评价.以环渤海港口群为例,建立多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港口运营条件、港口生产能力、港口腹地条件,利用多层因子分析法计算各港口因子得分,全面揭示各港口在特征指标上的性能表现及在港口群内的综合竞争力排序.  相似文献   

3.
港口经济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辽宁省4个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大连、营口、丹东、锦州2000-2009年港口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其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辽宁省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生产率退步,而港口经济略有进步;城市经济和港口经济均显现无效性,但城市经济效率略高于港口经济.在趋势方面,城市经济发展呈现暂时退步情况,港口经济则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青岛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处于重要地位,目前已与大连港、天津港形成了我国北方地区“三港鼎立”的格局.从分析青岛港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比较评价了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的竞争力,分析青岛港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与不足,探寻提升青岛港港口竞争力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如何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实现港-城互动发展,对港口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甚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新兴计量方法,对连云港市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发现:1990年以来,连云港市港口发展对连云港市经济的带动作用相当明显,但连云港市城市经济增长对港口发展的带动作用却不明显.从港口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支撑港口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港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引力模型的我国沿海港口群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港口众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港口经济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基于引力模型对我国东部沿海规模以上港口之间的引力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港口城市引力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用第一主成分得分作为评价港口竞争力的核心指标,由此得出我国沿海三大核心港口,并依据其他港口与核心港口之间的引力大小将规模以上的港口分为三大港口群:第一是以天津为核心,包括大连、营口、秦皇岛、青岛、烟台构筑的环渤海港口群;第二是以上海为核心,包括日照、连云港、宁波—舟山港的长三角港口群;第三是以广州为核心,主要由汕头、湛江、海口、三亚港组成的珠三角港口群。这些对港口群的规划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港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城市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以营口市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营口市1995-2009年以来城市相关产业与港口吞吐量进行关联度分析,其结论为:港口经济与城市工业、建筑业关联度较高,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关联度相对较低;在城市经济的促进下,港口临港工业正在形成,但是港口经济对城市服务业带动较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整体竞争力,发现统计期间内其竞争力不断增强,交通配套设施在此期间始终停滞不前甚至下降,是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一个消极因素.将计算结果代入DEA方法评价其效率,发现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管理较好,在2004年之后效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仍然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要建成现代化港口城市,必须具备发达的港口经济与和谐的港城关系。从实现上海市港城经济联动发展的目的出发,将港城经济系统划分为城市经济子系统和港口经济子系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2001—2010年间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保险业、信息业对港口经济的联动性较强,城市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和金融业对港口经济的支撑不足,且港口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不高,因此上海市需加快基础设施、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东省7大沿海城市港口运输业的发展概况,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全省沿海7个城市港口运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在给出各城市港口运输业竞争力排名的同时,分析各市港口运输业发展的优劣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并对山东省港口运输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