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且多地震的国家,老旧城市多、危旧房屋数量大,基础设施抗震能力差。由于城市的这些特点,地震时建筑物破坏严重,人员伤亡数量大。为了加快震后修复重建,提高城市综合抗震防灾能力,本文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震灾害的区域性和破坏性特征,特大地震发生后单个城市面临的困难往往超过其自身的应对能力,需要从更广域的范围研究特大地震灾害防御的规划方法与措施。首先根据区域地震环境、地震影响相关性及行政区划等因素给出了区域性防灾组团的划设原则,其次按照“城市常态中心性”和“地震灾害风险”两方面因素构建了城市抗震防灾中心性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潜力模型和最大引力联结线等提出了区域抗震防灾空间结构体系构建的定量化方法,最后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区域防灾空间结构体系构建和防灾资源配置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次生火灾风险快速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次生火灾风险评估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引起地震次生火灾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综合多因素进行地震次生火灾风险评估。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研究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的评估方法,引入分类地块的概念,建立了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的模型,以火灾荷载和人口密度作为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衡量指标,评估承灾体易损性,并借助GIS的分析手段,发展了一套在抗震防灾规划中快速评估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的方法。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估结果能更全面地反映城市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宋建学  黄伟东 《灾害学》1996,11(3):53-57
首先从历史震例中次生火灾的巨大破坏作用出发,介绍了美国旧金山市专为次生火灾控制而设置的辅助供水系统和移动供水系统;然后,根据这两个与市政供水系统平行的供水保障系统在洛马普里埃塔地震中的反应,结合开封市的总体规划和旧城改造方案,具体介绍了开封市的地震次生火灾控制规划。  相似文献   

5.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辅助决策信息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地进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我国城市抗震防灾的特点,编制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和功能结构。系统采用面向对象语言Visual C++6.0在ArcGIS提供的COM组件集ArcObjects上进行二次开发,应用了多种信息技术(GIS和数据库)和辅助决策理论进行空间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计算,并编制了与查询、空间分析、决策分析和规划管理相应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6.
城市防震减灾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城市抗震减灾的目的是为了给城市的抗震防灾工作提供相应的行为依据。这些工作依赖于不同的决策分析方法和相应的城市基础数据。本文综合了几种常见的决策方案,建立了相应的决策分析方法;分析探讨了防震减灾决策综合支持系统的特点和内容。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规划》的主要内容,叙述了编制《规划》的目的、指导思想、编制依据及设防目标。通过对县城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与震害预测,提出了土地利用、场地区划、旧城改造、新建设防、避震疏散和生命线工程等方面具体要求。对震前应急准备与震后抢险救灾作出了可行对策,对《规划》实施提出了分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一旦灾害发生.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开展城市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教育.对城市减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多城市灾害的发生.除自然灾害外.往往是由于人们缺少防灾知识引起的.如城市火灾、爆炸等。另外不合理开采地下资源也可能引起地面的沉降、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公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很多灾害的发生。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和地区.由于平时接触的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和宣传很少.人们缺乏对灾害防御知识的了解.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城市灾害的潜在威胁.因此在城市灾害来临时.蒙受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盆地效应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及资料搜集,统计分析了汶川地震中地貌以及局部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根据受灾城市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将城市分为盆地内部(成都)、盆地边缘(都江堰、绵竹、江油、什邡)、盆地外部(北川)3类,分别统计了震害情况,分析了震害原因。发现在这次地震中盆地效应尤其明显,盆地边缘震害比较严重;盆地中部震害较轻;山区的震害比平原的严重,尤其是在两个距离比较近的山体之间的地区,除了地震灾害之外,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也很严重。最后对建筑抗震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辉  宋峰  孙旻  卢振恒 《灾害学》2004,19(Z1):61-66
城市防震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同时应考虑火灾、危险物品的溢泄等次生灾害问题.另一方面是科学有效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系统、通信系统、生命线设施系统、物资交流系统、城市开阔空间、防灾活动中心体系建设和推进现有市区的改造等.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震应急救援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方世萍  张芝霞 《灾害学》2004,19(1):31-33
在分析城市地震灾害及典型震例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地震应急救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通过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分析研究,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思路,结构设计和功能等内容,该系统的建立既可用于城市防震减灾的日常工作,也可用于应急救灾的紧急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对日本关东、阪神二次大地震作了概述 ,并将其灾情作了比较与分析。进而提出了日本首都的地震危险性问题 ,针对东京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高度集中的大都市的特点 ,提出几点防震减灾建议。并希望以上分析工作能对中国大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日本阪神震害的主灾区神户市与中国沈阳市在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及地震背景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了沈阳市潜在的地震灾害危险,并参考神户在防震灾规划中所存在的失误,提出了沈阳市应采取的防震减灾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卫东 《灾害学》2002,17(2):42-45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发生的几次著名大地震的震害资料和震时现象,讨论了与其相关的工程地震问题,并对西安市工程地震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城市震后救灾系统救灾决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论述了震后救灾系统模型及评估方法,采用Monte Carlo模拟和最优化技术理论,建立了城市震后救灾、救护、运输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和以失效概率为控制参数的最佳路径优化方法,并以某城市网络系统为例通过分析研究,给出了震后救灾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城市防震减灾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地震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及重点工作。“九五”期间,我国先后在部分大中城市开展了防震减灾的示范研究,建立了先进的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本文全面介绍了该项示范研究的城市之一-合肥市震害预测与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下系统的主要内容、研究特色和取得的工作成果。该技术系统的完成,对推进我国城市防震减灾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和实现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规划中抗震与应急救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张芝霞 《灾害学》2002,17(1):37-40
根据国内外震害教训和抗震经验,从震灾防御和应急救灾诸方面讨论了城市规划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震灾害紧急救助的时序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苏幼坡  刘瑞兴 《灾害学》2000,15(2):33-37
基于唐山地震和阪神地震 ,从理性认识的高度分析了城市地震灾害紧急救助的主要时序特性。这些特性是地震救灾的一种规律 ,它们取决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 ,多种灾害的叠加性、综合性和不能自发复原性 ,灾民性命救助的急迫性和救灾内容、步骤、方法的雷同性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地震灾情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1949年以来的中国大陆地震及地震灾情数据为主要资料,在地震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中国地震灾情的特点,总结得出了中国大陆地震灾情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增大的时间分布规律。由此,运用区域灾害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中国地震灾害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