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3.
4.
5.
血铅生物半衰期较短,只能反应人体短近铅中毒状况,存在一定局限性;骨铅生物半衰期较长,能够反应人体铅负荷的累积效应,有必要进行检测。体内X射线荧光骨铅检测系统从发明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文章根据激发源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系统进行分析讨论,作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海区一次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就长江口海区一次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赤潮发生过程(1990年6月9~15日)的环境因子与赤潮生物量数据,运用SAS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赤潮发展与维持期的环境因子呈相似性;赤潮消亡时,水域环境因子向正常水平恢复。相关、变量聚类及主成分分析三种方法求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影响本次赤潮形成的重要因子是气压、水温、盐度pH、NO3^--N、PO4^3--P与Fe。逐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分别选取了不同生长时期、不同温度培养以及低硅条件培养的玛氏骨条藻(Skeletonema marinoi),以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共获得39,098个转录本。通过NR注释、GO注释和KEGG通路注释等一系列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该转录组进行了基因注释和代谢途径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玛氏骨条藻的氮代谢途径,发现共存在20种酶和蛋白及6条相关代谢途径。对38个编码这些酶的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与假微型海链藻同源基因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对这些样品进行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获得不同生长时期氮代谢途径中酶和蛋白的编码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与对数期相比,在稳定期参与硝酸盐同化过程的两种酶(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的基因和参与氨氮代谢的两种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和氨基甲酸激酶)的基因均有明显的上调表达,这是玛氏骨条藻对所处的不同生长状态下氮元素存在形态的变化所做出的分子响应。由转录组测序构建的代谢途径及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信息有助于对玛氏骨条藻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调控过程的解析,为进一步研究赤潮藻氮素营养限制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奠定了基础,可为深入了解赤潮藻对营养元素的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苎麻麻骨掺杂后餐厨垃圾堆肥的腐化规律和对养分保留能力,并以厨余垃圾单独堆肥作为CK,对堆肥过程堆体的温度、p H值、电导率(EC)、阳离子交换量、C/N,TN和TP进行动态监测,为探讨堆肥过程的物料转化机理提供前期参考。结果表明:与CK相比,苎麻麻骨掺杂对堆体p H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温度变化更加频繁,提高了堆体的最高温度,降低了EC和CEC;苎麻麻骨的掺杂提高了堆体的C/N,较CK组堆体中的TN和TP含量分别提高了12.60%和85.37%。可见,向餐厨垃圾中掺杂苎麻麻骨有助于改善堆体的理化环境,且能保留养分,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9.
陈进容 《环境》2004,(1):33
厦门市中山医院课题研究组最新发现:“老厦门”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比外地迁入厦门的“新移民”要低得多! 课题组研究人员之一,中山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陈治卿说,此次研究发现“环境中噪音,饮水中金属元素铅、镉、砷、汞、铬,空中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都对人体骨密度有影响并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富含这些元素的环境对骨骼不利。由中山医院老年科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近年来从事这项课题研究,王要研究厦门岛中老年人群腰椎、髋骨骨密度、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变化规律。他们分别对40岁以上、在厦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生物质材料吸附重金属过程中溶出物的溶出规律及成分,以苎麻麻骨为材料,在实验室模拟其吸附Cd2+废水条件下,考察溶出时间、温度、pH、苎麻麻骨粒径及ρ(Cd2+)对苎麻麻骨水溶物DOC溶出量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溶出物成分进行鉴定,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等技术对溶出物溶出前后苎麻麻骨表面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在弱酸性(pH为5)条件下,苎麻麻骨DOC溶出量高于65.90 mg/L. 各因素对DOC溶出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以粒径及温度的影响最大,随着粒径由1 mm增至20 mm,DOC溶出量由78.37 mg/L迅速降至60.14 mg/L,降低了18.23 mg/L;升温可促进苎麻麻骨DOC溶出量的增加,随着温度由5 ℃升至55 ℃,DOC溶出量增加了13.63 mg/L. 提取液pH、溶出时间、ρ(Cd2+)对DOC溶出量的增加量分别为5.08、4.60、3.11 mg/L. 溶出物溶出前后苎麻麻骨表面无显著变化,但溶出后的苎麻麻骨表面易溶于水的官能团数量显著减少. 溶出物中鉴定出9类物质(共19种化合物),以酮类和酯类居多,表明苎麻麻骨表面不带电.   相似文献   

11.
通过乙醛酸与壳聚糖形成西佛碱,用硼氢化钠还原制备N位取代的羧甲基壳聚糖,采用FT-IR、X-ray、NMR分析手段对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吸湿保湿性能研究发现取代度较低的N-羧甲基壳聚糖吸湿性能较好,保湿性能随着羧甲基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强。通过羟基磷灰石、骨胶原与N-羧甲基壳聚糖制备了新型的复合生物材料,与没有添加N-羧甲基壳聚糖的复合材料相比较,发现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溶涨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慢性铝暴露致大鼠骨与软骨损伤胶原途径的机制及胶原代谢水平,实验将100只4周龄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染铝组(430mg·L-1Al3+)与对照组(蒸馏水),通过饮水染铝,每隔30d处死染铝大鼠和对照大鼠各10只,设立5个观测点,最长染铝时间为150d.同时,用电子秤每30d称大鼠体重1次;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骨与软骨中铝含量;用固相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Ⅱ型胶原(collagenⅡ)和Ⅱ型胶原C末端肽(CTX-Ⅱ)含量.结果表明,大鼠铝中毒模型复制成功;随着铝暴露时间的延长,染铝组大鼠体重在染铝60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染铝组血清、骨与软骨中铝含量逐渐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ICP、Ⅱ型胶原合成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CTX-Ⅰ和CTX-Ⅱ含量持续维持在高水平,分别在铝暴露90d、60d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长时间铝暴露可致铝在骨与软骨中蓄积,并使骨与软骨中结构性胶原减少,引发骨与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发生在2006年8月11~15日胶州湾赤潮从鼎盛到结束过程中现场定点取样海水中所含有的六种生化成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赤潮从鼎盛到结束,海水中总脂含量平均降低了74.25%,是赤潮鼎盛时期的25.75%;而氨基多糖含量平均降低到赤潮鼎盛时期的54.3%;胡萝卜素含量平均降低到53.6%;氨基酸含量平均降低到46%;碳水化合物含量平均降低到72.3%;COD平均降低到46.4%;酚含量平均降低到55.2%,减少了近一半。相关数据为进一步了解、评价赤潮危害、赤潮过后海域"荒漠化"、环境营养的被掠夺性摄取以及生态系统破坏"度"的研究提供了一次现场实证。  相似文献   

14.
15.
hVDR原核表达及其与重金属镉、 铅的结合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焦健  张照斌  胡建英  王金水 《环境科学》2010,31(10):2469-2474
  相似文献   

16.
环球扫描     
《世界环境》2014,(1):6-6
<正>《自然》2014年1月2日夏威夷深海金珊瑚《自然》杂志本期封面展示了潜水器一次下潜过程中获得的夏威夷深海金珊瑚及其生活环境图景。这种珊瑚是一种非常长寿的物种,甚至能活数千年。它们会将下沉的浮游植物和其他微小颗粒转化成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珊瑚骨架,因此在其数千年漫长的生命周期中能提供一个独特的地球化学时间序列。因为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初级生产力在最近几十年有所提高,尽管营养供应下降了。研究者利用来自金珊瑚  相似文献   

17.
绿建空间     
<正>绿建分享:轻钢结构住宅轻钢结构住宅是以冷弯成型的薄壁型钢结构作为承重骨架,以轻型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所构成的居住类建筑。北美大陆有95%以上的低层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商场、学校、办公楼等均使用木结构或轻钢结构建造。美国轻钢结构住宅已占普通住宅的25%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