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明粉 《劳动保护》2011,(11):72-73
本文分析了一起起重机吊装砸人事故,从事故发生的情况、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业务技能、责任心等诸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4—2008年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采用柱状图和事故发生趋势图等方法对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获得了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的年度分布和发展趋势、不同事故类型发生事故次数、事故类型占总事故数百分比、地区分布、事故等级分布等统计特征。找出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下降趋势;事故类型以坍塌、物体打击、透水、冒顶片帮为主,其中坍塌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一要害;事故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则很少;多数事故为较大事故,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较少,但多为恶性事故。同时根据隧道施工事故发生规律,提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事故案例数据库,对我国2001~2013年间危险化学品企业所发生的较大以上等级的事故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和研究。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事故的发展趋势、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月份和时间段、发生区域等方面,对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进行了分析,探索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并从提高工艺本质安全、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事故应急处置以及健全事故报告和统计体制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统计分析及事故表征物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事故统计分析的角度,对2001—2006年我国化工企业发生事故的设备、事故介质进行分析;对设备发生事故的规律以及事故介质的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对在火灾爆炸事故调查中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事故表征物:爆炸抛射物、火灾爆炸容器、喷溅物和烟尘及烟熏痕迹的特征进行分析;从定量、半定量化的角度,对事故原因进行探讨,事故分析结果,对于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事故原因、有效预防事故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双庆  尤秋菊  张世杰 《安全》2019,40(1):62-66
为了预防和减少地铁运营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某城市地铁5年的运营事故资料,探讨了地铁运营事故的发生规律,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地铁运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统计年度内地铁运营事故年度总量较为平稳,事故的发生对月份变化敏感度较低,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小;信号故障、车辆故障是发生最频繁的事故类型,合计占事故总数的56%。事故原因分析显示,设备设施因素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7%;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根据地铁运营事故特点,从人、机、环、管4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事故调查的目的是分析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以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预防措施,防止今后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事故的心理原因调查,其重点在于弄清事故起因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因素、发生人为失误或差错的过程,以及事故直接责任人员及受害者在事故发生前的生理心理状态及其前驱因素。研究事故心理因素的性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可以为消除或减少这些因素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内容与方法根据对事故心理致因分析及事故预防应获取资料的需要,事故心  相似文献   

7.
1、引言 事故发生后调查、分析,必须弄清楚事故经过的全过程,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否则就无法分析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也就不可能用它来警醒世人,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分析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发展阶段及变化趋势,采用1995—2010年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时序数据,运用GIS技术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探讨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发生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分析流域水污染事故发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时间上,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发生频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空间上,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广西、湖南、四川、浙江等省,而西藏、青海、上海等省市发生频数较低;3)长江流域人均GDP和工业总产值等经济发展指标与事故发生频数之间呈现"N"形EKC曲线特征。长江流域水环境事故发生频数与经济发展之间未表现出期望的倒"U"形变化关系,表明水污染事故频数增加或降低并非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流域水污染事故风险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必须采用先进政策、制度和技术才可有效减少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年末年初,都是烟花爆竹行业生产和销售、使用的高峰季节,也是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多发的时段。如何避免事故重复发生?分析2007年底发生在湖南省一个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一起爆炸事故原因,制定控制事故发生的措施,可为同类企业避免事故发生带来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孙欣  聂百胜  余超  余金龙 《安全》2014,35(10):25-28
本文对国内近十年的重特大事故从其发生月份、时段、省份、行业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国内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一般性规律,即每年的3、10和11月份为重特大事故高发期;每天的下半天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概率要大于上半天;重特大事故主要集中在山西、贵州、湖南、山东、河南、广西等省;每年发生较多的事故类型是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多是由交通事故引起,在重特大事故中,发生最多的事故类型是瓦斯爆炸、透水;每年发生事故最多的行业集中在道路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防范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2000-2014年我国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规律和诱发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次数及人员伤亡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秋季踩踏事故发生次数及人员伤亡最多,冬季次之,春夏季节最少;拥挤踩踏事故主要发生在内陆中南部、西北和西南边疆等地区; 学校、商场及节庆场地和楼梯(台阶)是踩踏事故易发场所位置;人为因素、场所因素、管理因素和自然因素是拥挤踩踏事故四大诱发因素。根据踩踏事故发生规律和诱发因素分析,构建踩踏事故防控的PPC模型并提出具体的防控策略,为相关部门预防和处置事故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基于2005—2008年我国发生的1565起危险化学品事故,从事故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环节等方面分析事故的致因、特点以及规律,可以发现:近3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呈逐渐下降趋势;石化产业大省是危险化学品事故高发省份;每年3—8月是危险化学品事故高发时期;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是危险化学品事故高发时间;生产、运输、储存是危险化学品产业链六大环节中的事故高发环节。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指出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该事故现场的勘查分析,合理推断了事故发生的过程,分析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对事故直接和间接原因的产生进行了深入思考,总结了事故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避免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得到了杜绝重特大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启示,探讨了建立建设工程工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各年份发生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各年份发生事故等级、不同类型事故发生次数与单起事故死亡人数为指标,对淮南矿区2000~2012年间发生的281起生产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淮南矿区整体生产安全形势良好,但一般事故多发,其中顶板事故发生次数最多,而瓦斯事故造成的单起事故伤亡最大。据此提出,淮南矿区总体上应从深入贯彻现行政策措施、强化事故调查分析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加强日常管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总体事故防范控制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因安全距离问题引发的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收集、整理了国内外21起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发生在生产和储存环节,分别占总数的53.3%、26.7%;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主要有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和中毒事故等三种类型,爆炸事故类型最多,其次是中毒事故,分别占总数的63.3%、33.3%;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爆炸、中毒和火灾等事故时,对厂外人员、设施等的破坏性效应更加明显,易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周边的公共安全造成严重损害.这对吸取危险化学品事故教训,预防发生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鉴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笔者综述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鉴证工作的重要作用,针对分析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鉴证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即包括各种物证(含气态、液态和固态等物证)的采集、检材的提取、分析检验。在该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取得事故鉴证的结论——查明事故发生的真实原因,作为事故处理的技术依据。从而不仅查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且可以举一反三,了解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我国煤矿顶板事故一般性规律,从事故等级、事故地点、事故原因3方面统计分析近几年顶板事故的基本特征,并从地域、时间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顶板事故起数和总死亡人数最高;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的概率较大;工程质量差是顶板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四川、重庆、贵州、湖南、云南5省市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的62.3%和60.0%;春节前后及8月份顶板事故多发,且事故频数白天大于夜晚,交接班与交接班后2小时易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8.
建筑安全是建筑企业永恒的主题,从已经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预防事故的对策,尽最大努力避免各类伤害事故发生,是建筑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共同的责任。笔者从搜集和整理的七类事故案例入手,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预防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以拥挤踩踏事故为研究对象,结合系统安全理论和预警原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拥挤踩踏事故预警模型。以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为实例,通过热力图预警分析、人群流向预警分析和地图搜索量预警分析,在事故发生前进行监测、识别、诊断和评价,得出存在事故早期征兆,属于Ⅱ级预警范围,应启动预警对控措施;并将预控对策与当晚实际事故发生过程中采取的对策进行对比,进一步说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拥挤踩踏预警对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性,相关预警技术和方法可为大型活动科学预防和控制拥挤踩踏事故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事故分析作为事故处理的重要一环,目的是通过对事故原因的探寻,提出预防事故再发生对策。事故原因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事故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为了全面、深层次地探寻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以采取正确策略,预防安全事故再发生,笔者认为,应采用"五因素分析法",从人、机、料、法、环等5个维度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同时结合动机要因调查法,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背后的动机要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