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污泥资源化利用系列泥质标准的编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污泥处置问题,防止二次污染,维护良好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建设部提出完成污泥系列泥质标准的编制工作.文章结合广州市排水监测站的泥质标准研究工作,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污泥系列泥质标准的现状以及最新的泥质标准研究工作进展,重点对八个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焚烧用泥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中的控制项目、部分限值以及项目特点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土地处理系统是在干旱 -半干旱过渡区实现污水无害化、资源化的有效技术。内蒙古霍林河矿区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设计与运行结果表明 ,该区具备推广土地处理技术的良好条件 ,土地处理系统应以慢速渗滤和污水资源利用型为主 ,实现污水处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结合。污水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增加镶嵌型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加速人工林的成林郁闭 ,增加林木蓄积量 ,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土地处理技术在干旱—半干旱过渡带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处理系统是在干旱-半干旱过渡区实现污水无害化、资源化的有效技术。内蒙古霍林河矿区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设计与运行结果表明,该区具备推广土地处理技术的良好条件,土地处理系统应以慢速渗滤和污水资源利用型为主,实现污水处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结合。污水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增加镶嵌型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加速人工林的成林郁闭,增加林木蓄积量,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模拟实验及现场考察,研究了天津污水土地处理试验工程中慢速渗滤系统对优先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效率以及该系统经处理污水后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化学分析和发光细菌生物毒性联合检测方法评价了上海地区7处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分别用S1~S7表示)中主要污染物水平和毒性大小.结果表明,污水污泥样品S5和S7的重金属超过CJ/T 30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标准和全国平均水平,主要超标重金属为Cd、Hg和Cu;污水污泥中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和二(噁)英类含量与组成则处于安全水平;样点S1~S6的多环芳烃(PAHs)平均含量低于CJ/T 309-2009中A级标准与欧盟和美国关于污水污泥的土地倾倒标准,但样点S7的w(ΣPAHs)达到34.61 mg·kg-1,超过CJ/T 309-2009最高允许限值的6倍.污水污泥浸出液化学分析结果表明,PAHs和重金属含量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和欧盟EN 12457.2-2002 《废弃物表征浸出颗粒废弃物和污泥浸出一致性试验》标准,但所有样点的溶解性总有机碳均超过欧盟EN 12457.2-2002标准.发光细菌综合生物毒性结果表明:样点S3的综合毒性最高,S1、S6和S7次之,S2、S4和S5较低,以生活污水为主要来源的污水污泥的综合生物毒性较高.该结果可为污水污泥的后续处理和处置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旅游型村镇生活污水的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投资少、处理费用低、运行管理简便的多介质土壤层(multi-soil-layering system,MSL)技术处理旅游型村镇———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石岭村生活污水,该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处理能力约为60 m3.d-1,系统稳定运行半年后的监测结果表明,整体系统对COD、TN、NH4+-N、TP及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7%、92.2%、94.1%、89.4%及97.1%,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污水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对城镇生活污水除磷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PAFC用量对模拟污水和实际生活污水除磷效果的影响,污水经PAFC处理后pH值的变化情况,污水酸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PAFC用量对模拟污水和实际生活污水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铁复合絮凝剂有良好的除磷效果,除磷处理后磷含量可低于0.5mg·l-1,能达到生活污水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后pH值较稳定;除浊效果好,除浊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城镇粪便、易腐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传统排放和处理模式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城镇粪便、易腐性生活垃圾、污水新型分类收运及快速制造有机复合肥系统,对其流程、原理、技术指标和社会、生态、经济意义做了简明的介绍,并与传统重力冲水排污系统从多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厌氧水解 -高负荷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附着在塑料模块填料上的微生物系统对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处理的绿色环保技术。厌氧水解池和高负荷生物滤池采用的塑料模块填料具有高空隙率、高附着面积、高布水性能和抗堵塞的优异性能 ,并无须回流。当厌氧水解池水力停留时间为 4h ,生物滤池水力负荷为 30m3/ (m2 ·d) ,该系统处理城镇污水的CODcr去除率达 75 % - 85 % ,BOD5去除率达 85 % - 95 % ,SS去除率达 85 % -95 % ,处理后出水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国家二级生物处理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VisulaBasic,在对污水土地处理工程工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污水土地处理工程工艺规划化软件,污水土地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生成器,LmakerforwinV1.00。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类型废弃物的数量也日趋增多。土地处理作为高效低成本处理废弃物的代用方法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但是由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废弃物种类的多样性,合理地设计和管理土地处理系统是比较困难的。《有害废弃物的土地处理》(LandTreatment of Hazardous Wastes)一书有针对性地为土地处理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废弃物治理工作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是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处农业环境质量研究所James  相似文献   

12.
华南地区11种高等水生维管植物净化城镇污水效益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定标,单项评分和综合评价的方法,从净化功能力,抗逆性,管理、资源化程度和景观5方面,对华南地区筛选出的11种高等维管植物净化城镇污水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黑藻,假马齿苋和水筛对污水的净化能力与风莲相当,而综合效能优于风眼莲,评价结果为城镇污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毛细管渗滤沟污水处理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污水渗滤处理系统,它以生态原理为基础,利用了大自然的天然净化能力,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小规模污水土地处理工艺,适合于污染源分散的农村地区的牛活污水处理.传统的毛细管渗滤沟虽然能够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去除,但足装置长时间的运行会出现氧气不足、土壤层板结和滤料下漏等问题,影响装置的稳定性和去除率,进而限制了毛细管渗滤沟的推广运用. 本文提出了新型改进型毛细管渗滤沟,通过添加蚯蚓改善土壤层结构,防止板结和提高通气率.滤料下面通过铺设新型无纺布材料防止下漏,同时对改进型毛细管渗滤沟的污水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定标、单项评分和综合评价的方法,从净化能力、抗逆性、管理、资源化程度和景观5方面,对华南地区筛选出的11种高等维管植物净化城镇污水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黑藻、假马齿苋和水筛对污水的净化能力与风眼莲相当,而综合效能优于风眼莲。评价结果为城镇污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京津地区城镇污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滤膜法从粒径分布角度分析了城镇污水中总有机物与蛋白质、糖类、脂类及挥发性有机酸等有机组分的浓度水平,进而利用统计学手段解析其赋存特征.结果表明,蛋白类有机组分所占比例最高(46.9%—48.3%),而糖类(4.7%—11.0%)和脂类(3.4%—11.8%)含量相对较低,并且蛋白质类在不同粒径范围内均为占优组分.另外,调查区域的污水样品中富含颗粒态(100μm)及超胶体态(100—1μm)有机物,而胶体态(1—0.15μm)有机质含量最低;Spearman相关分析亦指出颗粒态和溶解态(0.001μm)有机物在污水中存在类似的环境归趋.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该区域污水处理厂可在保障水质达标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固液分离及碳质转化手段,提高大粒径态有机物的资源化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污水中氮在氧化塘、土地处理的生态工程中变迁和归宿相当复杂,易于混淆与误解。本文参照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就此专题作了综述,分别阐明了氧化塘、水葫芦塘和土地系统的除氮机理,澄清了是非,以期使读者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生态工程的除氮规律。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由一级垂直流湿地、连续的4级沉水植物氧化塘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组成的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结果表明,在0.13 m3.m-2.d-1水力负荷条件下,模型出水仅ρ(CODCr)和ρ(氨氮)(以NH4+-N计)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GB 3838—2002);但当进水ρ(TP)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时,出水ρ(TP)亦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当二级垂直流湿地水力负荷调整为0.06 m3.m-2.d-1时,出水ρ(TP)和ρ(TN)最终都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认为水体中TN主要通过一级垂直流湿地的过滤吸附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的反硝化作用去除,而TP则主要以一级垂直流湿地中石灰石的吸附沉降方式来去除。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污水回用是解决城市缺水的一条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我国城市污水回用的现状和计划筹建的部分污水回用工程,探讨了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的新技术、新模式。根据我国西北地区的地域特征和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作者认为高效低能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土地处理、稳定塘和强化一级处理,是适合西北地区污水再生回用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9.
污水湿地处理工艺优化组合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污水湿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作物、微生物自然净化功能的生态工程技术。主要有水面湿地和渗滤湿地两种类型,在天津城市污水土地处理与利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两种工艺的优点进行优化组合,并应用于大港油田等污水湿地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将水面湿地和渗滤湿地工艺优化组合设计的示范工程,具有提高水力负荷、减少运行费用、节省工程投资、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有利于处理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潮汐流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处理含双酚A污水.研究结果表明,潮汐流人工湿地的最佳淹没反应时间和空床闲置时间均为24 h;在最佳运行条件下,芦苇床湿地对污水中COD_(Cr)、NH_3-N、NO_2-N、NO_3-N、TP、SS各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比香蒲床湿地略高,而对双酚A的去除效果要略低于香蒲床湿地,其中芦苇床湿地对双酚A的去除率在74%—96%之间,香蒲床湿地对双酚A的去除率在70%—83%之间.芦苇和香蒲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在1.47—3.19 mg·g~(-1)之间,其中香蒲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芦苇,芦苇床和香蒲床潮汐流人工湿地系统都适合含双酚A城镇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