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尔沁油田区域土壤石油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石油开发地区土壤石油环境容量的研究,预测出油田区土壤石油环境容量,并提出了本油区域土壤石油污染总量控制值,为防治油田土壤石油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红壤性水稻土铅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湖南省桃林铅锌矿区为试验区,通过水稻盆栽、田间小区、大田、农田地表径流和淋溶等试验以及土壤酶和微生物试验,研究土壤铅对土壤-作物(水稻)、土壤-微生物和酶、土壤-水体三体系的各种效应,得到各单体系中铅的临界含量并确定了红壤性水稻土中铅的临界含量,通过铅的平衡试验,建立了土壤铅环境容量数学模型,得出红壤性水稻土的铅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了解土壤环境容量状况,从焉耆盆地采集191个农田土壤样品,测定其中As、Ni、Cr、Cu、Pb、Cd和Zn 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基于GIS技术,采用综合容量指数法分析农田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农田土壤中As、Cd、Cr、Cu、Ni、Pb与Zn含量平均值均未超出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的土壤风险筛选值;2)农田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单项环境容量指数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As、Cr、Ni、Cu、Pb、Cd、Zn。As的环境容量指数处于高容量状态,Ni、Cr、Cu、Pb、Cd、Zn等元素环境容量指数均处于中容量状态;3)研究区7种重金属元素环境容量空间分布情况不同,研究区各容量区土壤面积顺序为:中容量区 > 高容量区 > 低容量区 > 超载区 > 警戒区。该结果可为研究区农田土壤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为阐明新疆乌鲁木齐市沿城市化梯度带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从代表性城-郊-乡-荒地梯度带采集88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各梯度带土壤中Cd、Hg、As、Pb、Cu、Ni和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基于GIS和综合环境指数(PI),分析沿城市化梯度带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沿城-郊-乡-荒地梯度带表层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有一定差异,各梯度带土壤中Hg明显富集。沿城市化梯度带土壤中重金属PI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乡村、郊区、荒地、城区,各梯度带均表现为中容量区。土壤中各重金属单项环境容量指数空间分布规律不同,PI低值区主要分布于城区梯度带,表明城市化对土壤环境容量产生明显影响。各重金属在各年限内动态年容量和静态年容量从大到小依次为Zn、Ni、Pb、Cu、As、Hg、Cd。各梯度带土壤重金属动态年容量均呈现20 a>40 a>60 a>80 a>100 a的趋势。各梯度带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在不同年限内平均动态年容量均大于静态年容量,土壤环境容量趋势好转。  相似文献   

5.
福州地区农业用地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GIS技术,依据福州地区土壤背景值资料,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福州地区农业用地进行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评价,划分出高容量区、中容量区、低容量区、警戒区和超载区5个等级,并依据所得评价结果,对福州地区农业用地的规划与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从新疆吐鲁番盆地葡萄园采集101个代表性土壤样品,测定其中As、Cd、Cr、Ni、Pb和Hg等6中元素的含量。采用综合环境容量指数法(PI),分析葡萄园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估算静态和动态环境容量,并预测其近百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吐鲁番盆地葡萄园土壤中As、Cd、Cr、Ni、Pb与Hg含量平均值均未超出《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中的土壤风险筛选值;(2)葡萄园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单项环境容量指数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Ni > Pb=Hg > As > Cr > Cd其中,Ni元素的环境容量指数处于高容量状态As、Cd、Cr、Pb与Hg等5种元素环境容量指数均处于中容量状态。研究区98.02%的葡萄园土壤处于中容量区,研究区中部葡萄园土壤重金属元素的PI值较高,研究区东部和西部葡萄园土壤重金属元素的PI值较低;(3)静态年容量和动态年容量排序相同大小依次为:Cr > Ni > Pb > As > Hg > Cd。20~40 年之内的静态和动态年容量变化速度大于其他年限的变化速度,各年限动态年容量均大于静态年容量。  相似文献   

7.
湖州土壤重金属污染趋势预测及环境容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湖州市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对各元素的累积趋势进行了预测,利用克里格插值法揭示了该地区土重金属环境容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累积增长率大小顺序为:Cd〉Pb〉zn〉Cu〉Ni〉Cr〉Hg〉As。不同元素的环境容量差别巨大,且消耗容量的速度也有很大差异,消耗最快的元素是Pb,最慢的元素是Hg。90%以上面...  相似文献   

8.
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土壤植物系统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文对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背景值,环境容量,迁移转化及污染的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国情提出了今后这一领域研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研究区域原“十一五”期间土壤背景值调查的监测点位进行复采复测,测定监测点位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根据区域土壤背景值、风险筛选值及重金属Cd的监测结果,分别计算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Cd平均年静态环境容量和平均年动态容量;以监测结果获得年(2019年)为起始观察年,分析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Cd环境容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并对2030年、2040年、2050年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Cd的累积残留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监测点位表层土壤重金属Cd的含量范围为0.05~8.97 mg/kg,平均值为0.29 mg/kg,约16.8%监测点位超出风险筛选值;研究区域监测点位表层土壤重金属Cd静态总环境容量和现存总环境容量分别约为0.349 kg/hm2和0.185 kg/hm2,约58.7%监测点位属高容量区,基本未受污染;2030年、2040年、2050年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Cd的预测残留量平均值分别约为0.363、0.401、0.424 mg/kg。研究区域表层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监测点位属于低容量区,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外源污染输入影响,需通过加强外源污染输入防治措施,逐...  相似文献   

10.
盘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旅游环境容量的综合实现的定量评价模型,结合盘山风景区环境特征,分析了盘山风景区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以及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心理感应环境容量.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和旅游设施环境容量是盘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景区开发管理部门应适当增加山体游览线路的长度,适当增加文化、娱乐设施,以充分开发景区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1.
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土壤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和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达到有效遏制土壤污染的加重趋势和实现土壤环境风险全面管控的目的,基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区域土壤污染物输入-输出通量分析和污染风险特征分析,以土壤净化缓冲功能为核心构建全面反映土壤性质、污染演变趋势和风险特征的土壤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评价指标的安全系数核算方法.以北京市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区域尺度的土壤重金属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验证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科学可行性.结果表明,北京市Cu、Zn、Pb和Cd的土壤环境承载力差异明显,Cd元素土壤环境承载力较其他元素低.明确土壤环境承载力概念与内涵、完善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框架、构建土壤环境承载力信息数据库和开展土壤环境承载力核算试点等4个方面对土壤污染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砖红壤、赤红壤、红壤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研究了砖红壤、赤红壤等土壤中重金属和矿物油对农作物、微生物、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效应及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制订了砖红壤等四种土壤中Cd、Pb、Cu、As和矿物油的土壤基准;在土壤环境中物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系境动力学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土壤容量数学模型,确定了砖红壤等四种土壤容量。提出了区域水质灌溉标准,污泥农用标准及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则;建立的土壤容量计算机模拟实验系统SCME,可进行容量数值模拟和土壤污染预测等,为推广应用土壤基准和容量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物质平衡原理,导出模拟土壤污染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可用于估算土壤环境容量、分析土壤污染动态和预测土壤超容年限.以测定残留率为基础的一类模型是本文提出的模型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土壤重金属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通过重金属对农作物、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影响试验,探索了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并以土壤生产力(农作物产量)的降低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破坏的主要标志拟定土壤容量。 在建立土壤容量的数学模式上,利用图论工具建立了土壤容量的结构模型,将已有的等比级数的模型作为一个特例包括在内,为土壤容量模型的研究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本文以As为重点,提出了北京地区农田土壤中As、Hg、Cd、Cr的土壤容量范围值,并对污染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为北京地区环境质量的控制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澳门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选择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同功能区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野外布点采样,调查分析了表层土壤中9种重金属元素(Cr、Ni、Cu、Cd、Pb、Cr、Zn、As、Hg)和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其次,利用累积频率分布曲线法估算了土壤重金属和PAHs的土壤污染背景;最后,基于...  相似文献   

17.
土壤铜污染的影响因素及其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污染引起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土壤中铜对生物的毒害作用主要取决于它的赋存形态。土壤组成成分、pH值、土壤中其它污染物以及环境因素都会对铜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和吸附解吸产生影响,因此,不同土壤对外来铜污染的缓冲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已经有学者研究出针对铜污染土壤的几种有效的修复技术,目前主要是植物修复技术。现有修复技术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引导着今后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