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复杂建筑结构下人员疏散特征,依据元胞自动机理论建立了多障碍物多出口条件下的疏散模型。该模型结合"静态场+动态场"理论能反映真实场景中的人员疏散过程。利用该模型分别对教室内不同人员密度和不同人员初始分布的疏散过程进行模拟,并重点分析走廊宽度、出口宽度和出口间距对人员疏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员疏散时间随着人员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合理的人员分布可提高出口的利用率及疏散效率。此外,人员疏散时间随走廊宽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趋势,房间的出口间距较出口宽度对疏散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Kikuji Togawa所提出的常用人员疏散行动时间经验公式,使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研究房间人员密度和出口宽度的不确定性对疏散行动时间的影响。得出二者服从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条件下,疏散行动时间的概率密度直方图和累积概率曲线。结果表明,人员密度和出口宽度的不同分布形式对疏散行动时间都有显著影响,二者服从正态分布时,计算得到的疏散行动时间范围比服从均匀分布小,且较为集中。而服从均匀分布时,计算得到的疏散行动时间在其范围内则较为均匀、分散。在小概率0~0.1区间范围内,人员密度和出口宽度服从正态分布时,计算得到的疏散行动时间累计概率值明显较均匀分布小,说明二者服从正态分布得到的疏散行动时间值偏于保守。二者均为不确定参数时,假定人员密度服从均匀分布,出口宽度服从正态分布时计算得出的疏散行动时间值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3.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疏散性能化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的特点和现行规范适用上的局限性问题,本文就公众聚集场所火灾条件下的人员疏散性能化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了以安全疏散为主线的性能化分析技术体系,确定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总体目标和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指标可接受阈值。通过火灾场景设计和烟气蔓延模型的运用,归纳总结可用疏散时间的计算模型;通过分析现有疏散需要时间计算模型的不足,提出利用当量疏散速度解决疏散模型中火灾对疏散过程影响的问题。研究结果对建筑火灾疏散安全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国的安全疏散性能化分析方法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房间结构下人员疏散的CA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艺  杨立中  李健 《火灾科学》2007,16(3):175-179
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分别对不同房间结构中的人员疏散进行了模拟,重点研究了人员密度和出口条件对疏散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散时间随着人员密度线形增加;根据建筑结构的不同,采用多出口对疏散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该模拟结果对于出口的设计和人员的安全疏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疏散模型在计算人员疏散时间时参数不确定的问题,采用离散算法和Fruin模型对传统的Togawa疏散模型进行改进,先将时间离散为多个微小单元,假设各时间单元内人流密度不变,然后通过Fruin模型确定Togawa模型参数值,并运用迭代法累计各单元时间得到疏散时间,提高了计算的精确度.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雅楼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Togawa疏散模型预测的人员疏散时间与实际疏散时间相对误差为3.6%,预测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宾馆火灾烟气扩散和人员疏散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首先基于客房的火灾可燃物分析,设定了火灾增长功率曲线.利用大涡火灾模型,计算了火灾发生后,起火房间、疏散通道及疏散出口内的影响人员疏散的温度、有毒气体浓度以及能见度发展趋势,给出火灾条件下可用安全疏散时间.通过精细网格人员疏散模拟,分析了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及安全疏散行为方式,研究表明人员可以安全疏散.该方法可作为宾馆火灾安全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量化评价城市道路在人员疏散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支持城市道路规划,以及有效开展应急疏散管理,提出1种城市道路的人员疏散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设定多种影响因素,构建道路疏散风险评价函数,并结合临界簇模型,运用实时交通态势数据与动态人口数据,评估不同时间的道路疏散风险。以上海市外环线内区域为研究区,开展道路疏散风险综合评价与突发事件情景下的道路疏散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空间量化表达道路的人员疏散风险。评价结果能够为城市道路设施规划提供帮助,为提升城市应急疏散管理效率,降低事故的伤亡与损失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孔媛  王瑜  马英楠  王亚飞  杜博 《安全》2015,(7):10-12
对景区公共场所这种复杂的人员疏散而言,必须分析人员分布时间特征,才能有效疏散。本文以调研数据为基础,结合客流监控数据的验证,研究城市典型风景区节假日人员分布时间特征,为设计合理人员疏散模型以及人员疏散的预测预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Pathfinder的某高校图书馆人员疏散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Pathfinder计算机安全疏散模拟软件(试用版),对典型人员密集场所某高校图书馆人员疏散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导入学校图书馆的建筑施工图合理简化建立疏散模型。然后通过Pathfinder软件进行人员疏散模拟分析研究了图书馆是否使用备用疏散楼梯对疏散时间的影响,量化了使用备用楼梯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楼梯内人员疏散速度缓慢是导致该楼人员全部疏散完毕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同时,模拟、分析、比较、计算出在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的条件下图书馆所能容纳的最大人流量。  相似文献   

10.
地铁车站站台火灾中人员的安全疏散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笔者分析了地铁站台火灾时火灾临界危险条件和人员的疏散特点 ,提出了地铁站台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模型 ,确定了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计算方法 ;应用火灾模拟软件SMARTFIRE4 .0对某地铁站站台着火时温度和烟气浓度的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据此得到人员安全疏散可利用的时间 ;结合该站台着火时的具体情况 ,计算了人员安全疏散所需要的时间。研究与计算结果表明 :该地铁站火灾时 ,站台至站厅的楼梯是整个疏散过程的瓶颈 ,而楼梯的疏散能力主要受人员流量和楼梯的有效宽度所制约 ,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桥梁裂缝宽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桥梁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裂缝宽度可以用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理论厚度和环境湿度等因素来控制。为了研究以上4个因素对裂缝宽度的影响,以贵州某空心板桥为例,使用Midas/Civil进行建模分析,并用均匀试验设计法来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配筋率以及环境湿度的影响较大,混凝土强度和理论厚度影响较小。所得结论为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出口宽度对人群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影响程度,以某礼堂为例,建立基于排队论的安全疏散模型,理论分析并数值模拟了出口宽度为2m和4m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发生火灾进行人员安全疏散过程中,当平均服务率大于等于平均到达率时,人群疏散有序,疏散效率较高;然而当平均服务率小于平均到达率时,使得人流不畅,出口过于拥堵。并且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获得的选取适当出口宽度结果一致。对于大型场馆的出口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细雾水与火焰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分析了细雾水滴与浮升火焰羽流的相互作用,推导出雾滴在火场下降过程中的运动方程,、汽化速率方程和热量衡算方程。采用龙格-库塔差分方法,数值求解所得到的有关方程。  相似文献   

14.
为正确估算矿柱承受载荷,运用普氏理论分析矿柱承载机理,指出矿柱承受载荷为上覆岩层拱形塑性区的重力,计算出矿柱体系中单个矿柱承受的平均载荷。建立矿柱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推导出矿柱能量方程,分析矿柱失稳力学机制,根据矿柱失稳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得出矿柱极限宽度值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主要因素对矿柱宽度极限值的影响规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矿柱宽度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矿柱宽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开采深度、采场宽度和矿柱高度;以冬瓜山铜矿为例,矿柱宽度的理论计算值应大于3.63 m,数值分析选取矿柱宽度为4 m时,矿柱处于稳定状态.现场工业试验表明,宽度为4 m的矿柱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我国现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并结合制氢装置实际对企业前期开展的重大危险源普查结论进行分析,提出辨识结论及监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ASME及国内压力容器相关标准的新旧版本关于焊后局部热处理加热范围的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某些标准对同类条款表达不准确,容易引起设计、制造和监检等各方争议。个别国内标准在新版中对加热宽度的规定欠妥。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present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variation in oil tank fire flame lengths for different oil tank sizes, top cover widths, and horizontal air flow velociti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t first, the flame length rises slowly with an increase in air flow speed. Then, once over a critical speed (0.6 m/s), the flame length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a further increase in air flow spe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length, a new dimensionless heat release rate is obtained, allow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lame length, air flow speed, and dimensionless heat release rate to be calculated, which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flame length of an oil tank fire under different air flow speeds, lip heights, and cover widths.  相似文献   

18.
首次将“控制论”中过程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重大工业危险源的安全控制,提出了“安全通道”和“事故临界状态”的概念,它不停留于对危险源的认识上(安全评价),而是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灾难性事故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防止事故的最具成效的研究方法。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大型、连续化生产的工业对身,用以防止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19.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对体育馆安全疏散时间有明确的要求,对于二级耐火等级的体育馆控制疏散时间定为3min~4min。以此作为某大型体育馆消防性能化设计中安全疏散时间依据,运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分别对体育馆安全疏散时间进行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了具体案例中如何确定和评估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安全水平,即消防性能化设计安全水平不应低于处方式安全水平的设计理念。研究结果表明,现行设计宽度可满足疏散要求,充分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