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为促进隐身涂层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和推广,对毫米波隐身涂层在我国海洋、酸性污染、寒冷及沙漠环境中进行了环境适应性考核与评价。通过24个月的考核,得到了该涂层外观、力学性能及隐身性能变化不大,仍保持在技术指标范围内的试验结果。同时取得了环境对毫米波隐身涂层作用影响的强弱顺序为:漠河一海南一江津一敦煌。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隐身涂层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和推广,对毫米波隐身涂层在我国海洋、酸性污染、寒冷及沙漠环境中进行了环境适应性考核与评价。通过24个月的考核,得到了该涂层外观、力学性能及隐身性能变化不大,仍保持在技术指标范围内的试验结果。同时取得了环境对毫米波隐身涂层作用影响的强弱顺序为:漠河→海南→江津→敦煌。  相似文献   

3.
将描述光学漫散射现象的朗伯体概念和分析方法应用在兵器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计算上.通过对朗伯表面的散射强度计算和实例模拟分析.提出了利用散射一吸收型材料构造朗伯表面实现地面兵器目标雷达波隐身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隐身涂层海洋环境适应性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红外隐身涂层、雷达吸波隐身涂层在海洋环境下出现的外观腐蚀、附着力下降、隐身性能变化等环境适应性问题的剖析,为设计、研制部门降低环境作用影响提供依据,并进一步强调环境适应性是武器装备的一个重要质量特性。  相似文献   

5.
就我国海洋环境对厘米波隐身涂层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总结。得到了该涂层除外观颜色变化较明显外,力学性能和隐身性能均变化不显著的结果。为设计、研制部门掌握海洋环境对厘米波隐身涂层的影响规律,提高装备的环境适应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形状任意的超材料电磁隐身波长变换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形状任意的超材料电磁隐身波长变换器的设计方法。方法基于坐标变换理论,通过对空间中的不同区域先后进行压缩和扩张变换,设计出该装置不同区域的电磁参数张量。结果一方面,入射波经过该装置时,在其界面不产生散射,并且入射波穿过装置进入外部自由空间时又能恢复其初始传播状态;另一方面,该装置在特定区域改变了电磁波的波长。结论有限元软件的仿真结果显示波长变换器实现了预期的电磁功能,从而验证了该装置电磁参数张量表达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一种无奇异参数椭圆柱形电磁隐身斗篷的设计基础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无奇异参数的椭圆柱形超材料电磁隐身斗篷的设计方法。方法应用变换光学原理建立空间变换坐标表达式,推导出该斗篷的电磁参数张量,再采用Matlab软件验证所推导张量的无奇异性,最后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验证该斗篷的电磁隐身性能。结果椭圆柱形斗篷具备良好的电磁隐身性能,并且其电磁参数张量的各个分量均无奇异性。结论设计出的空间坐标变换方式能够从理论上实现无奇异参数的超材料电磁隐身斗篷,这种方法也拓展了变换光学原理在超材料隐身装置设计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稀土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吸波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特种材料,对解决电磁污染、电磁兼容以及提升武器装备的隐身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吸波材料的应用出发,介绍了稀土增强材料吸波能力的机理,然后分别从稀土元素掺杂铁氧体材料、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稀土锰基氧化物LSMO材料以及稀土掺杂磁性薄膜几方面,对吸波材料中这类重要的稀土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装备环境工程》2010,(2):102-102
为促进广大隐身材料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推动国内隐身材料技术的发展,《表面技术》拟于2010年5或6期(10月或12月)特辟1个专栏,对当前国内隐身材料(包括涂料涂层、多元材料、遮障材料等)领域研究的热点技术进行专题报道,欢迎广大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的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等踊跃投稿,我刊将择优采用。  相似文献   

10.
《装备环境工程》2010,(3):110-110
为促进广大隐身材料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推动国内隐身材料技术的发展,《表面技术》拟于2010年5或6期(10月或12月)特辟1个专栏,对当前国内隐身材料(包括涂料涂层、多元材料、遮障材料等)领域研究的热点技术进行专题报道,欢迎广大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的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等踊跃投稿,我刊将择优采用。  相似文献   

11.
武器装备吸波材料及谐振型吸波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隐身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入手,分析了当前电磁波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对不同种类吸波材料的特性和用途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国内外吸波球体的研究基础之上,对谐振型吸波球体的吸波原理和成形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一种雷达吸波隐身涂层在海洋大气自然环境下性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12个月不同阶段涂层的常规物理性能和电性能进行检测,其中常规物理性能包括宏观形貌、金相形貌、微观性能、附着力、抗冲击强度和红外光谱。结果 从宏观形貌看,涂层明度和色差值呈上升趋势,12个月明度增加1.22,色差值增加2.91,颜色向绿色和蓝色发展,失光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失光率为9个月时的34%。涂层附着力和试验时间呈现非线性关系,6个月时,附着力降低了18%,12个月时增大了24%。涂层在2~18GHz的频率范围内,吸波曲线大体呈“U”形,最低反射率随时间向低频方向偏移。涂层金相形貌、微观性能、抗冲击强度和红外光谱特征总体变化不明显。结论 在1a内,自然海洋大气环境对雷达吸波隐身涂层常规物理性能和电性能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试验时间相对较短情况下,海洋大气环境对涂层老化的影响作用尚未充分显示,需要结合更长周期的试验数据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磁探测技术的提高和电磁引信水雷的开发应用,腐蚀相关电磁场成为影响船舶隐身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没有系统的关于船体无保护、外加电流保护和牺牲阳极保护导致的稳态电场和腐蚀相关磁场特征研究的现状,采用数值仿真技术模拟了上述3种条件下的稳态电场和腐蚀相关磁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护状态导致的腐蚀相关电磁场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研究不敏感发射药,从全尺寸发射药不敏感性能试验、实验室感度试验及小型模拟试验三个方面,综述了发射药在各类刺激源下响应特性检测评估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具有发射药特点的小型模拟检测手段和方法。如热碎片传导点火试验、小规模慢速烤燃装置试验及发射药床临界直径试验方法等,提出了不敏感发射药检测与评估迫切需要发展的方向。研究发射药小型模拟试验及评估技术,该类方法可研究发射药配方组分、药型等对其敏感性响应规律及机理,有望减少或替代全尺寸发射药装药的外场响应试验;发展适用于发射药多孔离散状结构的试验方法、反应判据及评估标准,促进高能不敏感发射药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发射装药对弹药生存能力影响评估技术,结合典型弹药研究装药结构等对其反应等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冯光宏  张宏亮  张培 《环境工程》2012,30(6):113-115
在分析钢铁行业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范围与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循环经济3R原则、清洁生产技术评价的方法调研并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钢铁行业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的分析评价方法模型,并采用德尔菲方法进行专家多轮讨论修正,完善了模型的评价体系,为我国钢铁行业推行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污水紫外线消毒后微生物的光复活特性值得关注。文章综述了光复活的机理、具有光复活能力的微生物种类、影响光复活的因素以及光复活的评价方式等,以期为系统研究光复活提供参考。具有复活能力的微生物种类较多,主要和体内所含光复活酶相关。影响光复活的因素涉及微生物、污水特性、紫外线系统及光复活条件四方面。评价光复活的方式至今没有统一标准。光复活及其对污水消毒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太赫兹波在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中的衰减特性。方法 运用WKB近似法分析太赫兹波斜入射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后的衰减特征。结果 当入射角度增大时,衰减增大;当碰撞频率增大时,衰减变小;外加磁场强度增大时,衰减的最大值向着太赫兹波频率较高的方向移动;电子密度峰值增大时,衰减增大。结论 可以通过调节外加磁场强度、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使得太赫兹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过程中衰减发生变化,为太赫兹雷达反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环境技术验证评价是新环境技术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烟气超低排放是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控制的发展趋势。开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验证评价研究是环境技术验证评价在行业精细化应用的创新。在分析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构建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验证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验证评价指标获取方法、测试周期和样本量、采样频率、指标评价方法。以超低排放组合技术"SCR脱硝+干式电除尘+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为例进行应用验证,该技术利益相关方认为验证结果能够客观、科学、公正、有效地反映该技术的技术、经济、环境影响、维护管理等指标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各防护措施对电源车全过程总体战场生存能力的影响,探究提升电源车总体战场生存能力的途径方法 .方法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模型建立电源车战场生存能力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各指标权重.结合实例,根据电源车作战各阶段的使用特点,对某部现役和改进两型电源车作战全过程的总体战场生存能力进行定量评估与分析比较.结果 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