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俗话说:“三违”不反,事故难免。如何有效地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新千年伊始,兖矿集团唐村实业公司在遏制“三违”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该公司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警言移植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实行“三违累计积分制”,凡在工作中违章指挥、违章劳动纪律的“三违”人员,公司根据违章性质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分数,得“满分”者,自动下岗自找工作。此举大大强化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施倚 《劳动保护》2009,(4):119-119
编辑同志: 我是企业的一名安技干部。我们在组织开展反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简称为“三违”)的安全教育活动中,有的工人问我们,我国的反“三违”最早是在哪年、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特向你们咨询此事。  相似文献   

3.
煤矿“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据大量数据统计分析,煤矿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多是由于“三违”行为引起的。目前,煤炭企业大多采用对“三违”人员进行经济处罚的方式,这种做法其实并不能真正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三违”人员处理轻了,好象麻醉药,只管用一阵子,收不到长久的效果;处罚重了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反而不利于安全生产,并引起人员思想波动,继而引发队伍不稳定。因此,如何加强对“三违”人员的管理,减少“三违”行为的产生,是杜绝煤矿伤亡事故、创建平安和谐矿区的关键。一、“三违”产生…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谁是事故责任者,谁是重复“三违”者,谁的饭碗就会被砸烂。国家一级企业晋城矿务局,在强化安全管理中又推出新招。该局把破“三铁”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促进了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三违”是煤矿事故的主要根源。要降低事故发生率,首先要制止“三违”的发生,这是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是不易解决的一个难点。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强三项建设的进程中,晋城局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特点,对如何制止“三违”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讨论。局长办公会议作出一项决定:强化安全管理,把破“三铁”贯彻实行到反“三违”活动中。具体办…  相似文献   

5.
生产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简称为“三违”),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反“三违”是各行各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事故强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提出反“三违”的10项对策。  相似文献   

6.
川煤集团达竹柏林矿业有限公司在“安全生产月”推出“八个一”活动,在全公司掀起了宣传教育活动高潮。柏林矿业的“八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安全合理化建议征集活魂开展一次工伤人员、“三违”人员现身说法活动;筹办一场安全文艺表演;开展一次以工亡家属倾诉失去亲人的心酸为主题的“情系安全”亲情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单位对事故的统计分析都表明,因“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诱发的事故明显增多,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且呈上升趋势。因此,狠反“三违”,以此促进安全工作已成为企业各级领导、安全工作者及多数职工的共识。然而,实际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两种情形却发人深思。 (1)长时间以来,查反“三违”的呼声日益强烈,对“三违”人员的处罚也一再升级,但“三违”现象仍屡禁不止,并且随着生产发展、人员构成的变化、设备的更新,其表现形式也  相似文献   

8.
说起“三违”现象(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许多人把它看作是一种违章、违纪现象,很难将在“禁火区”内吸烟,不按规定穿着等现象与“违法”相提并论。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三违”现象在企业甚为普遍。“三违”是“违章”不是“违法”,也导致了对“三违”现象处理的软弱无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某某作业队不服从处罚,在作业面跟安管人员吵了起来"、"因为不满违章罚款,某某班员把安管人员告到了矿里"、"这些作业队员素质不高,真是不好管"……在矿山,听到这样的消息与报怨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了。面对"三违"现象,违章人员对处罚后的态度不外乎有这么四种情况:口不服心不服、口服心不服、口不服心服、口服心服。只有口服心服才能达到最好的“三违”帮教效果,既让违章人员接受违章处罚,违章人员自己又认识到违章危害性,杜绝类似违章行为再次发生。然而,想要让违章人员在接受处罚时口服心服却并非易事。为什么本若为他人安全着想的“三违”处罚,往往会受到处罚对象的排斥呢?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实时钻井远程监控技术支持平台,对钻井现场"三违"、人员履职情况进行安全审核,提高操作性违章、管理性违章的震慑力度,有效减少违章行为,严格钻井作业参数预警,开展钻井复杂、故障远程技术支持,强化钻井现场安全风险防控,促进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1.
四面八方     
民航总局举办通用航空安全法规培训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利用本矿电视台开办“警钟长鸣”节目 ,让职工在荧屏上讲安全 ,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矿一方面请安全监察人员上电视轮流主持节目 ,以一事一议的方式与职工恳谈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采取“三请三讲”的办法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即请安全标兵上电视讲经验 ,请事故责任者上电视讲教训 ,请老工人上电视讲传统。他们还让职工自选安全话题上荧屏讲自己对安全生产的体会 ,有效地深化了安全思想教育。(傅玉祥)华丰煤矿让工人走上荧屏话安全安庆石化热电厂蓝天碧水工程见成效通用…  相似文献   

12.
煤矿违章行为就是祸根,大多数出现重大事故都是违章因起的,而且发现一些单位的区队领导遇到与自己关系不错的“三违”人员,不仅不严格对待和处理,也不配合安监部门对其事进行严肃的处理,反而为之到处为“三违”者说情,经图大事化了、小事化了甚至私了。这样的说情当自刹是严重地干扰了矿山的安全监督,也给“三违”人员造成事故苗头、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1988年,湖南郴州地区在矿山安全监察工作方面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中心,认真抓好反“三违”活动,抓好现场安全监察、矿长安全资格审查等三件事,使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新的转机。全区矿山1988年的伤亡事故,比1987年次数下降15%,死亡人数下降21.8%,重伤人数下降8.3%,是1983年以来最少的一年,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特大伤亡事故下降幅度更大,起数和死亡人数比1987年分别下降54.5%、58.5%。 反“三违”促安全 我区矿山企业伤亡事故,有80%以上是由于“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下同)导致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真开展…  相似文献   

14.
幻灯宣传好     
苇河林业局为了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把几年来的安全生产经验和事故案例汇编起来,分为木材生产(采伐集材)、森铁运输、汽车运材、木材加工、防火五个方面,制成八十一幅幻灯片。安技科的两名人员背着幻灯机、喇叭、扩大器,到林区给职工放映。去冬以来共放映了五十二场,受教育的有九千二百多人,很受工人欢迎。有的工人说:“旧社会谁给工人讲安全,只有共产党关心工人,才向咱们宣传安全。”有的说;“真不知道违章发生这么多事故,过去放树不愿意打安全道,不喊山,这回可得遵章了。”有的领导干部说:“幻灯宣传就是好,大家也应该都看看,看了懂得怎样…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主要是由于人失误或物失控造成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违”行为是人失误的主要原因,而逆反心理又是形成“三违”行为的重要因素。当前,企业职工队伍成员新、素质低、更应该剖析安全生产中的逆反心理,找出规律,加以正确引导,这是消除精神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矿工不安全行为致因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和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及控制已成为预防矿难发生的热点问题。针对现场获得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三违”)事件,从生理和心理效价、经济效价、时间效价、法规执行成本、危险压力成本五个方面进行致因分析,采用模糊聚类方法,选取适当的阈值λ,将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分为三个基本要素,即: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技能不够、安全意识淡薄。鉴于目前对“三违”人员通常采取行政处罚,以及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流于形式,未能杜绝三违的重复发生,提出了针对不安全行为成因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绝大多数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因此,开展“个别谈心”活动,增强了“三违”人员帮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和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对建设“平安矿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的农民工涌向中小企业,这些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流动性大。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工人岗位调换频繁,导致企业安全教育难度大,工作量大。相当部分的企业根本没办法实现完整的“三级安全教育”或者“三级教育”内容和方式陈旧,由于安全生产意识教育与安全生产知识、技能的教育不到位,导致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差,“三违现  相似文献   

19.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绝大多数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因此,开展“个别谈心”活动,增强了“三违”人员帮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和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对建设“平安矿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违”是指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企业中发生的工伤事故,有60%-70%是由“王违”行为引起的。目前,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由于存在着一些误区,因而严重影响了反“三违”的效果,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反“三违”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1.反违章操作,无的放矢。有些企业在强调反对违章操作的同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的把其他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拿来照搬照抄,其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差;有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