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田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油田联合站中含油污泥处理难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含油污泥开展深度调剖技术,通过对含油污泥组分和颗粒粒径分布测试分析,研制出合适的含油污泥深度调剖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调剖剂抗剪切能力强,热稳定性好,适用于80℃以下油藏,可提高驱油效率31.8%,不仅提高了注水开发效果,而且为解决油田含油污泥污染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内含油污泥泥质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是近年来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研究重点。文章从含油污泥中泥质部分利用的角度对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了总结。含油污泥泥质可以用来生产调剖剂、建筑材料、燃料、吸附材料和橡胶填料剂,其中生产调剖剂技术已在许多油田得到应用。但各项技术仍不够理想,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3.
河南油田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河南油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外排后造成土壤板结和碱化,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此,利用化学剂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使其变成活性稠化的调剖剂。处理后的含油污泥作为调剖剂须达到的技术指标为:含油污泥粘度低(≤0.3Pa·s),可泵性好;加入悬浮剂后含油污泥的悬浮性能好,沉降时间超过3h。在该油田3口注水井进行了调剖试验,处理含油污泥5309m3。截止2003年1月底,累计增油796.5t,投入产出比为1∶3.6,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含油污泥回注技术开辟环保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含油污泥的处理或再生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各油田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含油污泥产于地层、与油层有良好配伍性的有利因素,对其进行化学处理,使之成为含油污泥调剖剂进行回注,用于高渗透注水井调剖。室内试验表明,含油污泥调剖剂能够进入油层深部,起到较好深部调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陇东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陇东油田含油污泥及其处理现状,重点介绍了陇东油田在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上的探索与实践。一种方法是将含油污泥经过化学剂处理后作为调剖剂用于注水井调剖,达到了增油降水效果。另一种方法是对大量的含油污泥采取规模化的焚烧集中处理,最终达到含油污泥的规范、合理处置。  相似文献   

6.
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庆油田通过含油污泥深度调剖剂的室内配方研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得出最佳含油污泥调剖剂配方,并选择杏10-1-W472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为:深度调剖后2个月,周围连通油井开始见效,平均日增液27m3,日增油1.6t,综合含水率下降0.5%,平均流压上升0.93MPa,说明低出液、低含水部位的出液比例得到了大幅提高,实现了对这部分剩余油的挖潜目标。该实验表明:含油污泥经过处理后复配成调剖剂,回注到地下,既可提高采收率,又可解决长期以来含油污泥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工艺成熟性和处理程度方面简述了化学热洗技术、热分解技术、焚烧处理技术、溶剂萃取技术、含油污泥调剖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的现状,并对几种工艺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的指标、处理流程工艺的优化、无害化处理的效果。通过分析含油污泥组成及粒径,进行了含油污泥复合堵剂性能试验及含油污泥冻胶体系性能试验,对含油污泥堵剂性能进行室内评价,并进行调剖现场试验,分析了措施效果,评价了经济效益情况,为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依据稠油污泥的组成、特点及性质,开发了稠油污泥综合处理技术。利用稠油污水及其余热,采用适宜的预处理工艺实现含油污泥减量处理并回收其中的矿物油。预处理分离的残渣送入层燃热解气化焚烧炉中进行处理,焚烧产生的热能再用于含油污泥前期预处理和稠油污水处理产生的浮渣底泥的干化减量处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油污泥处理困难的问题,文章研究将含油污泥应用于注水井调剖。重点评价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及封堵率3项物模实验指标,通过实验初步确定含油污泥颗粒粒径与储 层渗透率的匹配关系:500mD—0.02mm;1000mD—( 0.02~0.06mm);2000mD—(0.1~0.3mm),对储层 具有较好的封堵及耐冲刷性能;同时含油污泥在水驱油藏具有较好的注入性能,在地层条件下能够充分利用颗粒对孔隙结构进行封堵,含油污泥用于注水井调剖,不仅是含油污泥再利用的有效方法,也为油田综合治理、降 低生产成本提供了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含油污泥再利用与注水井调剖有机结合,将含油污泥添加一定的悬浮剂、分散剂,形成活性调剖体系,适用0.20%~0.30%的SDBS乳化剂,0.05%~0.1%的悬浮剂,30%的含油污泥加量,室内岩心封堵效率大于96.0%以上,适合在用注水井调剖,封堵裂缝大孔道,扩大注水波及体积,经过现场验证,技术经济可行。含油污泥调剖回注油层能较好地解决含油污泥的利用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含油污泥不同调剖方式可行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油厂在原油脱水和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处理难题,选取两种有代表性的样品A含油污泥、B油土开展含油污泥不同调剖方式可行性研究。以含油污泥为原料,考察了其在水中、聚合物HPAM中的分散性,进行了室内悬浮性能评定实验,得出两种样品形成悬浮体系的最佳配比;同时对两种样品进行了成胶实验。发现热处理后的B油土在HPAM中的分散性优于A含油污泥。A含油污泥可以采用HPAM携带直接注入的回注方式;B油土采用合适交联剂,成胶后可以均匀分散在凝胶体系中,可用于注水井调剖。  相似文献   

12.
含油污泥是石油开采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量高、脱水难、水溶性小的固体废物。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物化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包括洗脱、萃取、调质分离、热洗、调剖等。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需要在微波、超声波和调剖剂上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含油污泥调剖技术在陇东油田悦29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长庆陇东油田悦29区注水平面矛盾突出的特点,优选了含油污泥调剖技术。详细介绍了调剖体系的配制,调剖体系性能测试表明其相关性能指标满足要求。进行了驱替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其封堵作用可以维持较长时间,通过对不同注水井组进行现场应用,显示该技术能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可以满足油藏深部封堵大孔道的技术要求,有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稠油泥砂综合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琦  仝坤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4):13-16,27
稠油污泥作为含油污泥的典型代表,其成分极为复杂、处理难度极大,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工艺可完全实现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给油田生产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严重影响。文章分析了稠油污泥的组成及性质,根据稠油污泥来源不同实施分类预处理,利用热风干化技术将其减量,经热解气化焚烧和热能利用,为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稠油罐底泥碳化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稠油罐底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在分析含油污泥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了稠油罐底泥碳化处理工艺及配套装置。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在小试、中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化应用,稠油罐底泥的处理效果表明:油气回收率可达90%以上,轻质油品占回收油总量的78%以上,焚烧处理后的残渣未检出矿物油;烟气和废水相关项目的监测值符合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含油污泥颗粒的特征,探索含油污泥颗粒堵剂在油藏孔隙中的运移规律,可用于注水井调剖,封堵水流通道,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实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物理模拟压裂裂缝实验结果表明,颗粒堵剂在运移过程中提高注入压力能够突破孔道向深部运动。选用不同粒径的石英砂填制人造岩心,渗透率级别300~500μm2,注入过程中注入压力先平稳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突然下降,含油污泥在外力的推动下,逐步向地层深部运动,随着注入量的增加,含油污泥颗粒在地层孔隙中堆积,阻力增加,注入压力增加,这种现象说明含油污泥颗粒堵剂在孔隙中具有较好的运移性能,能够进入地层深部,实现深部封堵的目的。开展含油污泥与凝胶体系对比实验,含油污泥颗粒堵剂与常规应用调剖体系(0.2%聚合物+0.2%酚醛树脂交联剂)相比具有优势,颗粒堵剂的注入压力、提高采收率幅度优于凝胶体系,含油污泥堵剂注入压力达1.32 MPa,采收率达到50.9%,封堵强度对比提高了0.42 MPa(凝胶压力0.9 MPa,含油污泥堵剂压力1.32 MPa)。含油污泥颗粒堵剂在裂缝性油藏具有较好的注入性能,在油藏中能够实现深部运移,进入地层深部实现油...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含油污泥绿色环保、高效经济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态势,可为今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提供科学支撑。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作为目标数据库,通过发文数量、发文机构、发文学者、关键词共现、聚类及时间线图谱分析,梳理了国内含油污泥处理的研究现状及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处理研究领域的关注热度处于稳定上升期,研究热点分别为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热解、焚烧、脱水及调剖,结合聚类分析及时间线图谱分析,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处理后尾渣铺垫井场及路基、制作建材、作为燃料、填埋场封场等利用方式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稠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其成分复杂、稳定性高、处理难度大,已成为影响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因素,因此寻找出合理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十分必要。文章综述了稠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和不同油田针对其污泥采用的工艺流程,着重介绍了热解处理的原理和试验方法,并且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采用"筛选流化—热化学清洗—离心脱水"处理工艺建设的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分别调研了A油田、B油田以及C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站采用此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的现状、效果,指出了该工艺在不同油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总结了原因;提出开发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的预处理筛选设备;依托已建含油污泥处理站配套后续电化学、生物或者热解等深度处理技术,实现已建站高效、稳定、达标处理的同时,满足国家日益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疆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油田在借鉴并结合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新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含油污泥处理的技术研究应用。通过研究分析新疆油田含油污泥特点,针对新疆油田区域地理气候特征,结合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新进展,先后开展了热洗法、"回转炉"热解处理工艺、萃取+生物处理法、多级热洗+助溶剂等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探寻出高效且实用性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