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山爆破飞石伤人事故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矿山爆破中飞石伤人事故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了飞石伤人的致因,建立了爆破飞石伤人事故的故障树模型,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风险分析和演算,得出了影响爆破飞石伤人事故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控制这些因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某水电站厂房边坡开挖爆破设计及钻爆施工过程控制为例,对爆破产生飞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爆破技术的广泛应用 ,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爆破工程中的飞石、地震、空气冲击波等安全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工矿企业的改扩建工程中,室内建筑设施(如基础、墙体、料仓等)越来越多的需要采用控制爆破的方法进行拆除。尽管这类工程的爆破方量都很小,但由于其作业场所的特殊性,爆破施工的安全问题非常突出,作业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室内进行爆破,作业点距室内机械设备、物料、管线及不能中断生产线的工作人员的间距都很小,使其易受爆破飞石的危害,爆破所产生的地震波也可能危及厂房与设备基础。同时,厂房本身又是一个相对封闭体,爆破时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受到约束,不能自由扩散,遇到墙壁时发生反射,会增加冲击波的压力,加剧它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钻爆开挖法洞室的施工点临近新完成结构体.爆破地震波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根据爆破试验中的监测结果和经验公式确定最大单响药量。结合二次减振和微差爆破技术的控制爆破方案.密集钻孔形成的孔排有效地削弱了穿越的地震波,单发单响的导爆管微差爆破方案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避免了地震波的叠加。根据施工中的爆破震动监测结果调整施工参数.提高了施工效率并确定爆破震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工程的实践表明结合爆破实验、控制爆破震动的施工方案和震动监测能保证保护目标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爆破作业是矿山井下采掘作业中的重要环节,如何不断改进爆破技术,做到安全可靠,是化学矿山的一大课题。两起爆破事故引发了金河磷矿一次起爆技术改革,非电秒延期一次起爆技术被成功地研制并推广。  相似文献   

7.
1 引言目前,我国大口径药筒压底是在压力机、水压机等设备上完成的。压底时,考虑设备吨位、工装模具寿命及药筒底部不同区域的机械性能要求等,采用多次压底。如:83式152mm加农炮杀伤爆破榴弹药筒压底,在35000KN曲轴压力机上需二次压底,在14700KN水压机上需四次压底。设备经过几十年的使用,重要部位严重磨损,已接近  相似文献   

8.
我厂生产的某产品活塞杆,如上图所示:系用φ9冷拉50B钢经镦头,正火后车削而成。生产之初,所用的镦头模完全按常规经过局部镦粗分二道工步。第一次聚积、第二次成形。虽然能生产出合格的锻件,但由于工件细长(l/D=6.7)冷却速度快,一次加热不能完成二道工序。这样,工作效率不高,个别锻件在成形工步前加热到成形工步过程中,由于动作不够快,经聚积后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大学爆破开发研究中心实施的郧西小寨山硐室大爆破,经过周密设计、专家组审查通过,广大师生的辛勤施工,400吨炸药控爆一次成功,该工程采用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值得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近日,邱县环保局集中组织开展了全员年度谈话调研活动。自邱县环保局成立以来,每年至少安排一次这样的全员谈话调研活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局务会,每周至少召开一次领导班子碰头会。本次谈话调研活动为期一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局长和全体工作人员的一对一全面谈话;二是主管领导和分管人员的个别座谈。局长谈话按照中层干部、一般人员、主管领导这一总体顺序,分科室轮流进行。  相似文献   

11.
外源水对碳酸盐侵蚀速率研究——以桂林毛村地下河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桂林毛村地下河流域,进行了野外监测与室内分析研究,详细研究了外源水与岩溶水对碳酸盐岩侵蚀速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在岩溶水与外源水中的侵蚀速率存在较大差异,雨季碳酸盐岩侵蚀速率:外源水外源水补给的岩溶水岩溶水空气;旱季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外源水外源水补给的岩溶水空气岩溶水;外源水中的灰岩侵蚀速率白云岩侵蚀速率;碳酸盐岩试块的侵蚀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控于方解石饱和指数、pH值与水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闽东南地区土壤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的结果。调查布点基本与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布点同位。该调查结果表明 :闽东南地区由花岗岩、混合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就地分化残留物沉积而成的酸性红壤土中的2 38U、2 32 Th、2 2 6 Ra、4 0 K放射性核素平均含量分别为 62 .3Bq/kg、73 .2Bq/kg、1 1 5Bq/kg和 872Bq/kg ;2 38U、2 2 6 Ra含量 ,花岗岩类 >中酸性火山岩类 变质岩类 >基性岩类 ;2 32 Th、4 0 K含量 ,中酸性火山岩类 >花岗岩类 变质岩类 >基性岩类 ,与不同岩石所在地区原野γ辐射剂量率、室外空气中2 2 2 Rn及其子体浓度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在工程实践中,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众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不相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尤为关键。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岩质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首先阐明了如何建立模糊评判体系以及权重和隶属度的确定方法,然后以某岩质边坡为实例,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糊评判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说明该方法真实、有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岩溶坡地土壤空间异质性的表述与调查方法,选取了地表石质土地面积比例及空间分布和土壤厚度及空间分布两个方面作为土壤空间异质性的表述内容,引入了地块破碎度、离散度、变异函数等指标;以王家寨为例,研究发现岩溶坡地土石比、破碎度、离散度、土壤厚度等指标从坡顶到坡下逐渐增大;石质地块破碎度在微观地块上表现为值越大地块越完整,是否与研究尺度有关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土壤厚度变异系数基本在1~1.5之间,与土壤厚度变程和土壤平均厚度有关;最后用土壤侵蚀的原理解释了岩溶坡地土壤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对岩石边坡进行绿化防护,可以削弱雨水溅蚀,防治坡面被风化而剥落,缓解生态压力,满足景观需要。提出将生态环境防护工程技术应用到岩石边坡的绿化防护中,面对当前岩石边坡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利用喷射厚层基质绿化植被,对岩石边坡进行生态绿化,分别对选择岩石边坡开挖率和固定网与锚杆与绿化基材,以及植被种子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岩石边坡生态环境防护施工流程;对喷混植生技术进行规范化及标准化。  相似文献   

16.
确定岩体斜坡滑动面抗剪强度的动态反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动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在岩体滑坡的稳定性计算中是最重要的参数,也是最难以确定的。基于岩体抗剪强度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随机变量这一认识前提下,本文以西柏坡“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旧址滑坡为例提出了确定岩体斜坡滑动面抗剪强度的动态反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获得的抗剪强度的实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分析方法是获得岩体斜坡滑动面抗剪强度的最经济、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郑玉元  王增琪  何敏 《地球与环境》2005,33(Z1):551-555
采用钻探、超声波测井、抽水试验、水质分析、地微震测量、室内岩土力学室验等综合勘探测试方法,确定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夹泥岩、页岩组成的软质岩与硬质岩互层状岩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结合地区的建筑经验合理的评价和充分挖掘软质岩与硬质岩互层状岩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和基坑边坡设计参数C、Ф。  相似文献   

18.
岩石溶蚀的表现特征及其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微晶白云石大理岩和黏土质长石砂岩为研究对象,以现场实测及室内试验资料为基础,对岩石溶蚀的表现特征及其对表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在岩石发生溶蚀的区域,由表及里易溶性矿物成分和易迁移元素氧化物的含量逐渐增加、黏土矿物含量和烧失率逐渐减少,岩样的微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岩石表层溶孔、溶隙发育,易溶矿物颗粒表面出现溶孔、溶坑、颗粒间出现溶蚀裂隙等;2)溶蚀使岩石表层强度降低、吸水率增大,溶蚀愈严重表层强度越低、均匀性愈差,吸水率愈大;溶蚀还使岩石的孔隙度及孔隙尺寸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9.
陆锡铭  应志民 《地球与环境》2005,33(Z1):399-402
某隧道进口段滑坡的发生是由于隧道开挖过程中破碎围岩向隧道开挖临空面位移,进而引发的坡面岩土体的失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因隧道开挖引起的洞顶区边坡岩体应力水平下降的区域一直延续到地表,这种应力场的变化会直接导致边坡表面的变形和破坏,表现在以隧道轴线为中心,向两侧呈扇形展开的坡体产生了一定的沉降变形。对比结果表明滑坡区与由隧道开挖引起的坡体附加位移较大的区域基本相当,说明此滑坡是由于隧道开挖引起了围岩应力场调整,导致围岩产生向洞内的位移变形,从而使岩体发生松动而引发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松散岩体的围岩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龙胜  常铮  李广  范文 《地球与环境》2005,33(Z1):32-35
对于软弱破碎岩体,在埋深较浅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太沙基理论计算围岩压力。破裂面两侧作用着摩擦力,采用统一强度理论考虑破裂面两侧的摩擦力,从应力传递概念出发,推得了作用于衬砌上的垂直围岩压力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强度理论的效应是明显的。本文给出了围岩压力的范围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