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近年来,尤其是1976年7月10日在意大利Seveso发生了生产三氯酚工厂的爆炸事件(这次事故向环境中释放了大量的2,3,7,8-T_4CDD)以来,氯化二苯并二(品恶)(品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dioxin,PCDD)和氯化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PCDF)引起了世界各国环境科学家和人民的关注。PCDD和PCOF已成为众多环境科学家的研究课题,正在对它们的分析方法、毒性及其环境行为和效应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对PCDD和PCDF的毒性、结构、来源、污染及职业暴露和中国状况的估计作一介绍,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建立了鱼中从四氯到八氯的二苯并二(口恶)(口英)和二苯并呋喃的分析方法。鱼样品经消化后以己烷提取,提取液经两套层析柱净化后,用反相HPLC进一步净化并分为两个级份。采用GC/SIM-MS测定各PCDD和PCDF。  相似文献   

3.
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及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是化学结构相象的二组剧毒化合物.1976年意大利的Seveso发生污染事件后,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了世界上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广泛重视.PCDD和PCDF各有75个和135个异构体,其毒性差别可达1000—10000倍,其中的十个异构体(包括2,3,7,8-四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TCDD)已被列入对动物具有最大毒性的一批天然和人为毒物之内,它们会引起肝损伤、氯痤疮、神经系统损伤及致突变、致畸、致癌.急性皮肤毒性的LD_(50)值为1—100μg/kg,对猴子的LD_(50)值,TCDD是30—70μg/kg,TCDF是1000μg/kg,Kara-sek建议人体(50kg体重)对TCDD和TCDF的允许暴露水平是2 pg/day(致癌性).这类化合物具有脂溶性,易被土壤吸附,在自然环境中代谢降解速度缓慢,从而增加了环境  相似文献   

4.
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及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是化学结构相象的二组剧毒化合物.1976年意大利的Seveso发生污染事件后,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了世界上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广泛重视.PCDD和PCDF各有75个和135个异构体,其毒性差别可达1000—10000倍,其中的十个异构体(包括2,3,7,8-四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TCDD)已被列入对动物具有最大毒性的一批天然和人为毒物之内,它们会引起肝损伤、氯痤疮、神经系统损伤及致突变、致畸、致癌.急性皮肤毒性的LD50值为1—100μg/kg,对猴子的LD50值,TCDD是30—70μg/kg,TCDF是1000μg/kg,Kara-sek建议人体(50kg体重)对TCDD和TCDF的允许暴露水平是2 pg/day(致癌性).这类化合物具有脂溶性,易被土壤吸附,在自然环境中代谢降解速度缓慢,从而增加了环境.  相似文献   

5.
氯化二(口恶)英,一般指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口恶)英(2,3,7,8-TCDD)。其70余种异构体中,2,3,7,8-TCDD 的毒性最强。TCDD 最初是在除草剂2,4,5-T 中发现,最高量可达2,117±9μg/g(ppm),含量低的也达到 ppb 的数量级。其后在五氯酚钠和2,4-D 中,也发现有微量存在。业已确认,TCDD 是各种商品氯酚  相似文献   

6.
致癌物质TCDD(2,3,4,8-四氯二苯-P-二喔星,通称二喔星)中含有的PCDD(聚氯二苯-P-二喔星)及PCDF(聚氯氧芴)已为人们所注目,近几年美国环保局(EPA)组织力量对二喔星进行了研究,但其考虑方法有失偏误。  相似文献   

7.
多氯二苯并-对-二噁(口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and dibenzofurans,简称PCDDs/PCDFs)是二类人工合成的长效有机氯化合物的副产物或天然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它们结构相象,属卤代烃类。主要来源于1):化学药品的制造;2)城市有毒废弃物焚化处理;3)造纸业的木浆漂白;4)石油精炼;5)天然来源等。2,3,7,8—PCDD/PCDF等十多种异构体是致癌物,其毒性比666、DDT、PCB大得多。十多年前国际上开始注意到它对环境的危害,特别是那些受污染较重的局部区域。国产的PCP中已鉴定出3×10~(-6)TCDF。本文就它们的性质,来源及环境危害进行初步讨论,并提出研究,监测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西南地区再生铝冶炼行业二(口恶)英大气排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现场监测方式调查了西南地区5家再生铝冶炼企业废气中PCDD/Fs排放情况.结果表明,5家再生铝企业废气中PCDD/Fs浓度范围(以TEQ计,下同)为0.015~0.16 ng·m-3,平均为0.093 ng·m-3;PCDD/Fs排放因子范围为0.041~4.68μg·t-1,平均排放因子2.01μg·t-1;其中,坩埚熔炼炉的PCDD/Fs排放因子最高.各家再生铝冶炼企业废气中17种PCDD/Fs异构体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另外,仅安装了布袋除尘装置企业的废气中R PCDF/PCDD最低,为1.7;而其他安装了水冷或水喷淋设施企业的废气中R PCDF/PCDD为3.8~12.6(平均7.7).以上结果表明,再生铝冶炼企业PCDD/Fs生成机制与废气处理装置类型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为我国制定再生铝行业排放标准和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导规范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上海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中二(口哑)(口英)类化合物的长期监测,分析了它们的含量分布和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以探讨飞灰中二(口哑)(口英)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飞灰中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中1,2,3,4,6,7,8-HpCDF和1,2,3,7,8-PeCDF百分含量之和为36%~39%,2,3,4,7,8-PeCDF对PCDFs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最大(>50%);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口哑)(口英)(PCDDs)中OCDD百分含量为46%~ 58%,1,2,3,4,6,7,8-HpCDD百分含量为28%~32%,而对PCDDs毒性当量浓度贡献最大的是1,2,3,7,8-PeCDD(55%~61%);多氯联苯(PCBs)中以3,3',4,4'-TeCB和3,3',4,4',5-PeCB百分含量较高,而且3,3',4,4',5-PeCB对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占PCBs的94%以上.尽管不同取样时间的飞灰中二(口哑)(口英)毒性当量浓度变化较大,但二(口哑)(口英)类化合物却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对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最大的是2,3,4,7,8-PeCDF (29%~33%),其次是1,2,3,7,8-PeCDD(21%~26%).  相似文献   

10.
从多氯代二苯并二噁■(PCDD_5)及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_s)的结构与毒性关系,毒性效应及二噁(口英)类化合物对人体毒性及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评述了二噁(口英)类化合物的毒性。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暴露可引起人体某些不利影响,强调了二噁(口英)对人体的致癌性及其他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协同探索了五氯酚钠(Na-PCP)、二(口恶)(口英)类物质联合作用对血吸虫病流行区和正常生活区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实际用药区居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以及用五氯酚钠与二(口恶)(口英)类物质联合作用处理过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其彗星率与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剂量效应关系;基本的联合毒性作用推测为Na-PCP中的杂质PCDs与PCDFs等多种化学物质会损伤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其毒性作用比单一的二(口恶)(口英)类物质作用强.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PRI)报告,在盛有多氯联苯(PCB)的变压器和电容器中,发生严重击穿破坏时,不生成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EPRI雇用两个公司和一个研究所,对多氯联苯在发生类似于变压器击穿破坏期间的击穿过程之后的样品进行分析,并用碳-13标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中的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_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_s)是当今最受重视的污染物之一,其中PCDD_s有75个异构体而PCDF_s有135个异构体,它们的毒性大小显著地依赖于氯原子的取代数和取代位置,由于这类污染物的低溶解度和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主要分布在土壤(85%)和沉积物(14%)中,只有1%进入空气、水和生物体.在自然环境中这类污染物代谢降解速度缓慢,从而增加了环境污染的复杂性.而鉴别这类污染物就成为一个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集了3种生活垃圾焚烧炉产生的飞灰或熔融炉渣样品,分析了其中的二(口恶)(口英)含量及其毒性当量,并讨论了17种2,3,7,8位氯取代的二(口恶)(口英)分布特征及其对总毒性当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机械炉排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二(口恶)(口英)最多,总浓度为319ng/g,毒性当量为6.7ng I-TEQ/g;其次为流化床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二(口恶)(口英)总浓度为38.7ng/g,毒性当量为0.8ng I-TEQ/g;气化熔融焚烧炉产生的熔融炉渣中二(口恶)(口英)很少,总浓度为38.7pg/g,毒性当量仅为1.1pg I-TEQ/g;所有的2,3,7,8位氯取代的13C同位素标记内标化合物回收率在39%~156%之间.尽管不同的垃圾焚烧炉在二(口恶)(口英)的生成量上有明显的差别,但是产生的二(口恶)(口英)同类物的归一化浓度以及对毒性当量贡献的归一化结果分布特征十分相似,表明3种垃圾焚烧炉在垃圾焚烧过程产生二(口恶)(口英)可能具有相似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垃圾焚烧飞灰或炉渣中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环境科学》2004,24(5):524-527
分别采集了3种生活垃圾焚烧炉产生的飞灰或熔融炉渣样品,分析了其中的二(口恶)(口英)含量及其毒性当量,并讨论了17种2,3,7,8位氯取代的二(口恶)(口英)分布特征及其对总毒性当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机械炉排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二(口恶)(口英)最多,总浓度为319ng/g,毒性当量为6.7ng I-TEQ/g;其次为流化床焚烧炉,产生的飞灰中二(口恶)(口英)总浓度为38.7ng/g,毒性当量为0.8ng I-TEQ/g;气化熔融焚烧炉产生的熔融炉渣中二(口恶)(口英)很少,总浓度为38.7pg/g,毒性当量仅为1.1pg I-TEQ/g;所有的2,3,7,8位氯取代的13C同位素标记内标化合物回收率在39%~156%之间.尽管不同的垃圾焚烧炉在二(口恶)(口英)的生成量上有明显的差别,但是产生的二(口恶)(口英)同类物的归一化浓度以及对毒性当量贡献的归一化结果分布特征十分相似,表明3种垃圾焚烧炉在垃圾焚烧过程产生二(口恶)(口英)可能具有相似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中的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_s)是当今最受重视的污染物之一,其中PCDDs有75个异构体而PCDF_s有135个异构体,它们的毒性大小显著地依赖于氯原子的取代数和取代位置,由于这类污染物的低溶解度和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主要分布在土壤(85%)和沉积物(14%)中,只有1%进入空气、水和生物体.在自然环境中这类污染物代谢降解速度缓慢,从而增加了环境污染的复杂性.而鉴别这类污染物就成为一个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系统中二英的生成与质量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一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炉,调查了2种工况条件下二(噁)英(PCDD/F)在烟气、飞灰和底灰中的分布,并且计算了PCDD/F的质量平衡.在锅炉出口,工况1(RUNl)和工况2(RUN2)条件下烟气中PCDD/F的含量分别为2.602 ng·m-3和1.236ng·m-3.在酸气中和塔(SDS)和旋风除尘器(CP),PCDD/F有一明显的低温生成机制(260~180℃).与锅炉出口烟气相比,RUN1和RUN2条件下的CP出口烟气PCDD/F总量分别增加了82.2%和17.6%,并且增加的PCDDIF主要分布于PCDF.在布袋除尘器(BF)部分,约90%的PCDD/F被捕获进入BF灰.锅炉灰、CP灰、BF灰和各部分烟气中PCDD/F同系物的分布模式大致相同.高的烟气O2含量导致了较多的PCDD/F生成,但烟气中PCDD/F同系物的分布模式并不随O2含量的变化而改变.以四氯~八氯取代PCDD/F总量计算,RUN1条件下生成的PCDD/F分别有10.4%、3.2%、9.3%、64.1%和13.0%分配进入底灰、锅炉灰、CP灰、BF灰和排放到空气中的烟气,相应的值对于RUN2分别为8.6%、8.0%、9.4%、66.7%和7.3%.  相似文献   

18.
对河北省某生活垃圾焚烧厂(固定源)飞灰中二恶英(PCDD/Fs)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美国、欧盟和国内排放标准限值和3种常见垃圾(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和工业危险废弃物)以及PCDDs/PCDFs比值,分析了焚烧飞灰中PCDD/Fs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10月—2015年11月PCDD/Fs的TEQ变化范围为0.00322~0.671μg I-TEQ/kg,同时O8CDD(5.020%~34.19%)、2,3,7,8-T4CDF(0.764%~9.696%)和1,2,3,7,8-P5CDF(0.273%~8.575%)均在PCDD/Fs浓度中占据主要贡献率,2,3,4,7,8-P5CDF(12.12%~68.53%)在PCDD/Fs毒性当量中占据主要贡献率,并且均低于美国、欧盟和国内排放标准限值,同时发现PCDDs/PCDFs TEQ比值与焚烧垃圾类型存在一定关系;本研究样品中PCDD/Fs的合成机理符合从头反应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人接触二(口恶)(口英)的途径和程度。测算了人长期接触二(口恶)(口英)的日平均吸收量是0.05ng/d。结果表明,食物链是人吸收二(口恶)(口英)的主要来源,而城市废物焚烧不是人接触二(口恶)(口英)的主要源。  相似文献   

20.
张莘民  姚超 《上海环境科学》1993,12(2):26-28,31
阐述了气相色谱法在我国大气有机物监测中所取得的成果。重点介绍了在监测大气中多环芳烃,氯化二苯并二(口恶)(口英)和氯化二苯并呋哺,碳氢化合物、苯系物、硝基苯、苯胺、恶臭、有机硫化物、农药、酚类、有机酸、肼和偏二甲肼、丙烯腈、卤代烃、多氯联苯等物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