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灾害易损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跃 《灾害学》2005,20(4):92-96
近十余年来,易损性研究成为灾害学术研究和国际社会发展减灾策略的一个主题.本文概述了易损性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评述了易损性的三类概念,总结了易损性的四个性质,阐述了易损性识别和测量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指出了易损性分析在灾害研究和减灾防灾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震害信息遥感获取技术历史、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基于遥感进行的震害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各个遥感技术发展阶段所采用的震害识别技术,对震害识别技术进行了分类,给出了每种分类方法的划分标准和原则,并对每一种震害识别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其各自的技术关键、优势和不足.根据现行各种识别技术的特点,结合遥感技术发展状况和地震灾害的特点,分析了震害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阔  唐川 《灾害学》2007,22(1):106-111
综述了国内外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国内单沟泥石流和区域泥石流的危险度研究方法,针对单沟泥石流和区域泥石流的不同特征,提出了其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并对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晓玲  李岩瑛  成华  李玲萍 《灾害学》2005,20(3):103-107
河西走廊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主要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等.本文利用河西走廊酒泉、张掖和武威三地区的降水、暴洪灾害和地质灾害等资料,分析了该区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结果表明,强降水是引发滑坡、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构成了这些灾害的发生.分析了它们的主要出现地,圈定了落区,为今后准确预报地质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提出了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分类、RM R分类和Q系统分类等3种分级法的具体使用和评价标准,并以西南某水电站为例,将这3种分类方法对其坝区围岩分类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该水电站围岩合理、科学的评价分类结果。依据此评价结果,绘出了坝区岩体质量分级图,准确显示了坝区的岩体质量特征,证实了3种分级法在该类岩体分级的适用性和统一性。在充分调查和资料掌握的基础上,对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和实际的操作法。  相似文献   

6.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阐述了实施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其应用,信号采集与处理以及损伤检测的方法和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神经网络法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和概率神经网络等新型网络的损伤诊断方法,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目前城市桥梁通常采用的独柱墩连续梁桥的受力和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两跨T形刚构桥梁结构形式,并对两种桥梁结构形式在构造、静力行为和抗震性能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与连续梁桥相比,独柱墩T形刚构桥通过墩梁固结节省了支座,简化了伸缩缝的构造,增加了桥梁的横向稳定性,大大减小了横梁的受力。静力研究表明,两种结构在自重、温度及活载作用下,弯矩和变形基本接近,但T形刚构预应力损失小,且预应力次力矩对于主梁抗弯产生了有利效果。地震反应分析结果显示,墩梁固结能够显著降低地震力作用下桥墩和桩基的弯矩,提高了桥梁的抗震能力,简化了抗震构造。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材料,全面概述了长江三峡地区大型岩崩和滑坡的分布区域、发育情况和基本特点,重点分析了新滩地区岩崩与滑坡的历史与近况,并指出了对三峡工程和长江航道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列出了2013年中国大陆5.0级以上地震的目录,总结了这些地震事件的相关资料和震害信息。结合2013年地震发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所上报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的相关结论,列举了全年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的经济损失结果和灾害特点,总结了2013年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列举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年地震灾害的人员伤亡和损失数据,并作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从人才和人才特征的分析入手,概括了衡量、判断人才的三条基本标准,重点提出了合理使用人才的三条基本原则,指出胸怀和胆识是合理使用人才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前提。最后,分析了地震系统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984年和1996年。南黄海发生6.2级和6.1级地震时,南通地震台在地震速报及震后应急诸方面表现突出,受到当地政府和省地震局的嘉奖记功的奖励。 在漫漫的30年中,南通台的历任领导和职工深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淘汰了一些落后的观测项目,逐步实现了数字化技术和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地震观测资料、信息的传送和共享;改善了观测环境和生活条件;承担了相邻台站的仪器维修工作。 辛勤耕耘的汗水,浇灌出了骄人的成绩。自1991年以来,南通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风灾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树木和城市绿化的管理和保护凸显出重要性。对树木风灾机理和树木倒伏应用进展作了综述分析,包括国内外树木风灾机理的实验研究和模型研究,以及树木倒伏的评价参量和应对措施;进而分析了树木风灾研究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精细化有限元建模的重要性和考虑风荷载与树木参数随机性的必要性,特别指出了如何将树木倒伏这一自然灾害管理提高到风险管理的水平,做好树木抗风对策的研究,将是城市建设系统工程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嘉陵江上游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流域气候和地理特征,分析了流域降水、径流特性和泥沙特点;通过对历年暴雨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了流域内暴雨洪水形成的规律;对干流段灾害性洪水的重现期及大洪水发生的周期和季节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对丹江坝闸墩结构进行了动力分析,监对结构采用了十种不同的简化模型,着重研究其中的三种。通过计算求得了结构前五阶振型和频率。在地震反应的计算中,输入了(一)新丰江、(二)丹江、(三)印度柯依那等三条实测地震波记录。求得了结构在上述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和应力分布规律。文中对选用地震记录的波谱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比较。並在谱烈度和能量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计算中所出现的某些差别和原因。最后,对闸墩的抗震分析,提出了某些建议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技术的海塘防洪减灾信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塘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和管理,对沿海省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十分重要,历来受到政府和沿海居民的高度重视.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海塘防洪减灾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逻辑结构,分析了海塘数据库的特点,详细讨论了海塘属性和空间数据库的建库内容及方法.最后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系统技术路线的合理性、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数值分析方法在岩体工程问题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工程中的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数值分析方法。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分为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两大类,归纳和总结了前人关于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对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评述,并作了岩体工程问题的现代数值分析方法总的概论,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地质学方法的概念和原理,回顾了80年来的经历,指出了地质学方法的潜力和优点。并进一步讨论了影响地质学方法发展的三个问题。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沈晓娟  徐向阳  崔韩 《灾害学》2007,22(1):134-137
从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城市非常供水的原因。构建了城市应急供水系统的框架,将其分成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部分,并阐述了工程措施的类型和实施方法,以及非工程措施的各项应急机制,对建立、健全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研究对象,在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车站基坑、隧道等工程规划情况,识别了可能对工程造成影响的风险因素,构建了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风险评估矩阵,依据工程风险分级规范制定了风险等级和接受准则,构建了轨道交通的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指出了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主要施工风险因素和风险集中的地理区域,可为工程的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松花江干流洪水预测和影响评估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了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水位变化的历史规律和典型洪水年洪水的成因,计算和分析了其与松花江、嫩江、二松流域面雨量的相关性,统计和分析了其与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等的关系.利用方差周期和均生函数方法,建立了2004-2013年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及松花江、嫩江、二松流域面雨量的预测方法,并进行了预测,建立了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最高水位趋势的综合预测方法,得出了2004-2013年的预测值.提出了相应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