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引言套长石是指 K 长石被斜长石所包围或者相反。它们通常是浅成和半深成花岗岩及安粗至流纹质火山岩的成分。对于火成岩中的套长石已提出四种成因:附生(Tuttle 和 Bowen,1958),出溶(Gates,1953),交代(McDowell,1978)和熔蚀(Stull,1978)。每一种成因意味着有一个不同的岩浆史。因此,套长石的鉴定和正确解释,对了解岩浆作用是至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引言 温克勒等(1975和1977)测定了在5和7千巴水压下SiO_2-NaAlSi_3O_8-KAlSi_3O_8-CaAl_2Si_2O_8-H_2O体系内三个等压共结面和等压共结线上的等温线。他们指出,作为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主要组分的石英、碱性长石和斜长石的结晶历史,可由QZ-Ab-Or-  相似文献   

3.
紫苏花岗岩是产在麻拉岩相地体中的一种含有紫苏辉石的特殊花岗岩。与一般花岗岩相比较,它的形成条件除具有高温(750~1000℃)、中高压((6~12)×108Pa)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贫H2O富CO2流体相的特征。紫苏花岗岩矿物中大量的贫H2O富CO2高温液态包裹体的存在肯定了这一事实。五相体系Mg2SiO4-KAlSiO4-SiO2-H2O-CO2中富SiO2部分的部分熔融实验表明,在高温条件下,(750°~1200℃),其高CO2/H2O比值的体系在低压下(<3×108Pa)熔出的熔体成分类似于一般花岗岩成分;高压下((8~15)×108Pa),则熔出类似紫苏花岗岩成分的熔体。该体系在富CO2流体时,当温度超过1000℃,压力大于15×108Pa也熔出类似紫苏花岗岩的熔体。  相似文献   

4.
<正> 正如Winkler、Boese和Marcopoulos(1975)所表明的那样,SiO_2~NaAlSi_3O_8-KAlSi_3O_8-CaAl_2Si_2O_8-H_2O(Qz-Ab Or-An-H_2O)体系完全可以近似代表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熔融结晶时的相关系。 本文对罗多普地体中的天然花岗岩岩石的熔融实  相似文献   

5.
文摘选登     
<正> 过铝花岗岩(Peraluminous granites)——G.B.Clacke,《The Canadian mineralogist》,1981,Vol.19,Part Ⅰ,PP.1—2(英文) 过铝花岗岩构成花岗岩类的一个化学分支,在这种岩石中,氧化铝与氧化钙、氧化钠和氧化钾的全岩摩尔比值[Al_2O_3/(CaO+Na_2O+K_2O),简写为A/CNK]大于1。具有这种成分的硅酸盐熔体必然要结晶出一组特征的矿物,它们可能包括白云母、高铝黑  相似文献   

6.
岩石的熔化实验研究开始于十九世纪末期。当时仅限于在常压高温条件下进行实验。从本世纪三十年代起,开始进行高温高压的实验研究。塔特和鲍温等人对花岗岩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布朗、皮温斯基、希塔罗夫、温克勒等人对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做了大量的熔化实验,并发表了不少专著。根据实验资料他们认为,花岗岩的成分、挥发份的含量(CO_2、P_2O_5、HF、HCl、NH_3等)以及所受压力对岩石的熔化温度都有明显影响。 我国在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对花岗岩类岩石进行系统的熔化实验工作。近年来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单位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7.
铁-硅岩石占整个铁矿建造岩层的很大部分,在同一化学组成下具有各种不同的矿物组成。例如,碧玉铁质岩和片岩,其矿物成分很不同,但按硅和全铁的含量却很相近。其他造岩组分的含量是次要的,因此在矿物形成时不起重要作用。一般SiO_2为40—50%;Fe_2O_3为30—50%;FeO为1—25%;MgO为0.1—8%。象Al_2O_3、Na_2O、K_2O这  相似文献   

8.
<正> 表明,花岗岩类中含钛副矿物(磁钛矿、钛铁矿、榍石)的不同共生,取决于下列参数——温度、氧化还原电位和体系的总成分(主要是Al_2O_3和Ti的  相似文献   

9.
李福清 《环境工程》2019,37(5):117-121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具有不同TiO_2外壳厚度的Fe_3O_4@TiO_2复合纳米材料,并探究其对砷及染料的去除机理。通过材料表征发现:Fe_3O_4@TiO_2复合材料为典型的核壳结构,Fe_3O_4与TiO_2通过化学反应结合形成Ti~(3+),材料感光范围展宽>600 nm;通过吸附等温线实验,n(TiO_2)∶n(Fe_3O_4)为0. 5时,Fe_3O_4@TiO_2复合材料对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30 mg/g);可见光下,Fe_3O_4@TiO_2复合材料对染料甲基橙具有高效的光催化效率。Fe_3O_4@TiO_2复合材料是一种既可去除砷又可光催化降解染料的多功能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模拟了Fe_2O_3-FeO-MgO-O_2体系中二价金属氧化物(RO相)的形成过程,包括不同成分、不同温度和不同氧分压对RO相形成过程的影响,并对RO相中各组元的活度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原料中Fe_2O_3含量的增加,RO相的开始熔化温度逐渐降低。模拟形成的RO相由MgO、Fe_2O_3和FeO组成,并且随温度升高,体系中Fe_2O_3逐渐失去O转变成FeO。在1650℃条件下,原料中Fe_2O_3含量的增加能够提高RO相中Fe_2O_3和FeO的活度,降低MgO的活度。降低氧分压能够加速Fe_2O_3向FeO转变,当氧分压从21.278 kPa降到1.013×10~(-6)kPa,RO相中的Fe_2O_3能够降到1.96 g以下,Fe元素主要以FeO的形式存在,模拟计算得到的RO相的成分更接近实际转炉渣中RO相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列举了与锡-钨矿床紧密伴生的两个花岗岩块在年龄、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新资料。指出了这两个花岗岩块不仅在稀有元素含量方面而且在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成分方面都与外贝加尔、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滨海地区及捷克斯洛伐克的标准稀有金属花岗岩十分相似。所研究的锡霍特山中部的晚白垩世稀有金属花岗岩,是从富含稀碱金属、挥发性元素和金属元素(Sn、W、Nb)的岩浆熔体中结晶出来的。花岗岩块具分带结构、该岩块周围存在接触晕,花岗岩的石英中含有熔融包裹体以及其他一些特征表明,所述花岗岩为岩浆成因。 锡-钨矿化与稀有金属花岗岩具有空间和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大气中SO2的固相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MgO、CaO、Al_2O_3、Fe_2O_3、V_2O_5、SiO_2、Mno_2颗粒和工业燃煤、民用燃煤、冶金工业和建材飞灰以及四川部分城市实际大气颗粒物对SO_2的固相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7种单组分颗粒对SO_2的氢化能力顺序为:MnO_2>MgO>CaO>Fe_2O_3>Al_2O_3>V_2O_5>SiO_2;污染源飞灰的氧化能力与该颗粒中所含强氧化剂和碱性成分有关,其氧化能力大小为:冶金工业飞灰>民用燃煤飞灰>建材飞灰>工业燃煤飞灰;四川不同城市实际大气颗粒物的氧化能力为:宜宾>自贡>重庆>蛾眉山>乐山>成都。该研究结果为弄清四川酸雨成因和研究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光助-二茂铁/H2O2非均相体系降解磺胺二甲基嘧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抗生素在废水和地表水中经常检出,因其可诱导细菌菌群的抗药性而备受关注,因而亟需发展新型高效的抗生素去除技术.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二茂铁(Fc)的光助非均相氧化体系,并选取水体中广泛检出的磺胺二甲基嘧啶(SMZ)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SMZ在该体系中的降解动力学、转化途径和产物.结果表明,相对于Fc、Fc+UV、H_2O_2、H_2O_2+UV、Fc+H_2O_2体系,SMZ在Fc+H_2O_2+UV体系中呈现更好的降解效率.自由基淬灭实验证实·OH是Fc+H_2O_2+UV体系中决定SMZ降解的最主要活性物种.电子自旋共振实验发现Fc+H_2O_2+UV体系中产生了超氧自由基阴离子,说明Fc在光照条件下可产生电子. H_2O_2接受电子后歧化产生·OH进而促进SMZ降解.采用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对SMZ在Fc+H_2O_2+UV体系中的降解产物进行了鉴定,发现有SMZ的羟基化、脱SO_2和C—S、S—N及N—C键断裂的产物形成.水中常见溶解性组分,如DOM、Cl~-及Br~-,可淬灭·OH而抑制SMZ降解,但离子强度对SMZ在Fc+H_2O_2+UV体系中的降解无显著影响,说明该技术对于含有高盐度抗生素废水的处理仍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是燃煤火力发电厂必须排放的废渣,很多地方没有很好加以利用,大量堆放、造成侵占大批良田,严重污染环境的恶果。粉煤灰除可直接用于建材、农业等方面外,近几年来,人们发现它含有相当数量的空心微球。这种空心微珠由煤粉在燃烧过程中形成,其数量多少由燃用煤种、煤质、炉膛燃烧温度和燃烧方式等因素所决定。据山东省电力局从济宁电厂粉选出来的玻璃微珠进行测试,其理化性能为:粒径2—200μm,空重310—340公斤/(厘米)~3;熔点1430℃;壁厚为直径的5~30%;比重0.529;抗压强度7030公斤/(厘米)~3;化学成分:S1O_255.4%,Al_2O_335.18%,FeO_33.18%,CaO1.5%,MgO0.86%及其他少量成分。由于空心微珠具有颗粒细、轻量、中空、耐高温、耐绝缘、热稳定性好、强度高等优良性能,是一种具  相似文献   

15.
利用凹凸棒石(PG)负载V_2O_5制得V_2O_5/PG催化剂并将其用于脱除烟气中的Hg~0.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V_2O_5/PG催化剂脱除Hg~0的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汞浓度、空速、烟气成分等对V_2O_5/PG脱除Hg~0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逐级化学提取和程序升温脱附实验分析了V_2O_5/PG上吸附Hg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V_2O_5/PG催化剂在120~210℃范围内、电厂烟气净化空速和所含汞浓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除Hg~0的能力.烟气成分对V_2O_5/PG脱除Hg~0的影响不同,O_2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SO_2和H_2O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O和CO_2的作用不明显.O_2、SO_2和H_2O共同存在时,促进了Hg~0的脱除.傅里叶红外光谱、逐级化学提取和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的结果证实,V_2O_5/PG上吸附的汞存在不同形态,主要是Hg~(2+)的化合物,表明Hg~0在V_2O_5/PG上的脱除是吸附和催化氧化的共同作用,V_2O_5在V_2O_5/PG脱除Hg~0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利用过硫酸钠(Na_2S_2O_8)氧化修复实际污染场地内高、中、低浓度的氯苯类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可行性研究。比较了Na_2S_2O_8和多硫酸复合盐对土壤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重点研究了2种药剂在不同剂量下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Na_2S_2O_8的修复效果更好,对不同浓度氯苯类污染物均有较好的效果。土壤与Na_2S_2O_8质量之比为100∶10时,修复效果最好,最高去除率可达到100%;土壤与Na_2S_2O_8质量之比为100∶3时,对中低污染土壤均能达到修复目标;而Na_2S_2O_8对地下水中的目标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由此可见,活化Na_2S_2O_8是修复氯苯类污染场地土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冶金废渣是指冶炼铁、钢、铬、铅、铜等金属时,所排放的废渣。从化学成份看,主要含有SiO_2、Al_2O_3、CaO、MgO等氧化物以及少量的FeO、MnO、Cr_2O_3、TiO_2等氧化物。若冶金矿渣中的铁含量不高,可以认为是优质的玻璃工业原料。这是因为矿渣中的SiO_2、Al_2O_2、CaO、MgO都是生产玻璃所必须的氧化物,而少量的FeO、MnO、Cr_2O_3、TiO_2,又能赋予玻璃某种特殊的性能。例如,氧化钛是良好的制造微晶玻璃的晶核剂,氧化铅能提高玻璃的折射指数;氧化铜和氧化铬能着色并可制成金星玻璃。 如果从冶炼炉排放废渣时,对废渣进行水淬或用气流急冷,就可得到粒化的冶金废渣。这种矿渣由于在熔融状态时急冷,故含有大量的玻璃相,同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活性,这无疑对玻璃的溶制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正> 引言在许多岩类和地体中,电气石是很常见的副矿物。电气石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稳定,常常作为重矿物产在许多碎屑沉积岩中,但也有在成岩作用的晚期阶段通过自生作用形成的。电气石见于具有各种各样总成分的变质岩中,实际上在所有级别的变质作用中都可以形成。此外,花岗岩类侵入岩以及与其有关的细晶岩、伟晶岩和热液接触变质带,通常都含有大量电气石。然而,对电气石的成分变化及其在岩石学上的重要意义所进行的研究,相对来说是很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应用污泥实测数据模拟计算了污泥掺烧过程中Cl/S/P与矿物质的交互作用,重点模拟研究了Cl/S/P/矿物质交互体系对Cd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泥掺烧过程含Cl、S及P逸出气体以HCl(g)、SO_2(g)及(P_2O_5)_2(g)形式排放.污泥掺烧含有CaO-SiO_2-Al_2O_3体系中,CaO可以抑制S以SO_2(g)释放,而SiO_2及Al_2O_3对SO_2(g)逸出有促进作用,同时CaO及Al_2O_3可以抑制P的挥发.污泥掺烧过程中SiO_2及Al_2O_3对Cd挥发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CaO及Fe_2O_3对Cd基本无影响;当Cl存在时,Ti O2和SiO_2对Cd吸附作用减弱,并使Al_2O_3吸附剂失效;当S存在时,可导致吸附剂对Cd中毒,而P可导致Al_2O_3吸附剂失效;Cl-S-P耦合体系中,单一矿物质对Cd迁移转化影响主要受Cl和S控制.SiO_2+CaO+Al_2O_3共存体系中,Cl的存在可导致固体吸附剂SiO_2和Al_2O_3失效;S、S+Cl、S+P、S+Cl+P的存在受控元素为S,并且可以抑制Cd的挥发;P、Cl+P的存在对Cd影响受控元素为Cl,可促进Cd挥发.  相似文献   

20.
在阿波罗12的12070,35号样品的显微角砾岩碎屑内发现了一粒与钛铁矿连生的并含有Nb_2O_5 6.4%,Cr_2O_3 3.2%及Ta_2O_5,V_2O_3,Ce_2O_3和La_2O_3各少于1%的金红石。其所含的成分在月球和地球的金红石中是独特的,因此它是月球岩石相月壤中迄今查明的第一个富铌矿物。 这个包在钛铁矿内部的透明非均质的黄褐色-黄色颗粒在显微角砾岩薄片中,被鉴定为铌金红石。它以单个晶体出现,直径约为60μ。其光性为一轴晶(+),多色性N_o=黄褐色-黄色,N_e=橄榄绿,两个折光率均高于2.10。 X射线衍射线谱表明为正方金红石晶格。单位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