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废渣中氰化物对地下水污染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淋溶试验,研究了含氰废渣中氰化物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含氰废渣中氰化物可被天然降水淋溶,对地下水产生污染。新排放矿渣初次淋溶液总氰化物浓度可达104.85mg/L,易释放氰化物浓度可达61.0mg/L,总氰化物浸出量为36.8mg/kg矿渣,易释放氰化物浸出量为18.7mg/kg矿渣;新排放矿渣经曝晒处理后,初次淋溶液总氰化物和易释放氰化物和易释放氰化物浓度可分别降至31.29m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介绍含氰化物废渣及以活性炭处理废弃物的方法,本法尤其是可使存在于废渣及活性炭废弃物中的氰化物容易分解的方法.氰化物大量用于电镀行业.为了除去电镀液中的杂质,通常采用活性炭过滤法,则产生大量含氰化物的废活性炭.对这种活性  相似文献   

3.
一、盐浴废渣的生成和目前处理状况: 热处理工艺中采用氰化钠作为渗加剂。目前虽有一些工厂用尿素和加了渗碳剂替代氰化钠,但在盐浴炉中经高温反应后,仍生成相当数量的氰根(CN~-),所以操作过程中热处理工人仍受到NaCN气体的危害,要更换新的盐浴,老盐浴冷却后即成含氰废渣。废渣中NaCN含量视各个原始配方中NaCN含量多少而异。少者含0.5%以下,多者在3~5%左右。盐浴废渣内除氰化物外,其它成份为NaCl、BaCl_2,还有少量碳黑、铁屑和其它污染物。上海市一些工业生产部门每日产生大量的有毒的含氰废渣,但目前尚无一家专门处理含氰废渣的单位。某些乡镇企业承接含氰废渣处理业务,但它们的处理方法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设备过份简陋,跑、冒、滴、漏严重,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多半没有解决,直接排入大气,在当地造成污染。他们采用的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4.
<正> 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测定地面水和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浸出液中的氰化物常见有报道。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下限较低,适用于测定氰化物含量较低的样品,但干扰因素较多,且操作繁琐,费时,所需试剂种类较多,不适于测定氰化物含量较高的样品。氰离子选择电极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测量范围宽,对有色甚至浑浊的样品也可以测定,已逐渐开始被广泛应用。但用于固体废渣浸出液的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提出了用氰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工业废渣浸出液中氰化物的方法。工业固体废渣成分复杂,其浸  相似文献   

5.
焦亚硫酸钠—空气法处理含氰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焦亚硫酸钠和空气处理含氰废水,就是在废水中二价铜离子存在和在pH=7~10的条件下,废水中能解离出亚硫酸根离子的固体药剂与空气中的氧起协同作用,选择性地把废水中的氰化物分解为碳酸盐和氨,达到去除氰化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镀银工艺有含氰镀银与无氰镀银两类。含氰镀银的镀液稳定,镀件质量较好。因此,目前在镀银工艺中广为应用。镀银废液及漂洗废水中含有银及氰化物,若任意排至下水道,不仅损失贵金属银,并将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从环境保护和卫生学方面考虑,必须控制氰化物和银的排放,对含氰镀银废水进行除氰处理和回收银。  相似文献   

7.
废水中氰化物氧化水解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研究含氰废水在常压回流条件下的氧化水解反应,以氰化钾溶液试验,证明氰化物在常压回流条件下的氧化水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进而测定了不同pH下氰化钾溶液及含氰造气废水氧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在不同铁氰比条件下,对氰化物氧化水解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际试验,证明在一定量亚铁离子存在下,可通过控制适当的处理液pH来提高氰化物氧化水解反应速度,也可按原来的pH,用调节亚铁离子浓度的方法来提高氰化物的氧化水解反应速度,从而为提高含氰造气废水处理效率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中无机氰化物一般分为简单氰化物和络合氰化物两类。简单氰化物如钠、钾、铵盐等,溶解度大、属剧毒物质。而铜、锌、铁、镉、银、金等络合物则被认为毒性很小或无毒。在一定条件下络合氰化物亦将不同程度地分解为简单氰化物。目前我国关于水中氰化物测定的法定方法主要测定简单氰化物和部份易分解的络合氰  相似文献   

9.
综合治理金精矿氰化废水的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着重介绍了金精矿浸金氰化废水治理的净化法和再生回收法。净化法是用强氧化剂氧化含氰废水中的氰根,破坏氰化物,消除其定期部分排放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回收法是把含氰废水中氰化物再生循环使用,并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化废为宝。目前,应用各种新工艺对氰化废水综合治理,有效地利用了氰化废水中的氰化物,回收金、银、钢等有价金属,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实现氰化厂含氰废水的零排放,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国家黄金管理局长春黄金研究所与山东省新城金矿合作采用焦亚硫酸钠一空气法新工艺处理酸性含氰废水获得成功,并通过省级鉴定.新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在适宜pH条件下加入适量催化剂,加入废水中的焦亚硫酸钠与空气中的氧起作用,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分解为碳酸盐和氨,达到去除氰化物的目的.该工艺自1991年9月在新城金矿应用证明:  相似文献   

11.
利用碱性水溶液,通过开展淋洗作业,将土壤中氰化物富集到水溶液中,然后利用碱性氯化法单独处理含氰废水,结果表明,淋洗作业可使土壤中氰化物含量由36.16 mg/kg降至6.38 mg/kg,含氰废水在漂白粉用量为12 g/L,p H值为12.5,反应时间为1 h条件下,其中所含氰化物由49.47 mg/L降至0.301 mg/L。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的是关于处理含氰离子废液的新方法。它适用于所有的含氰离子废液,而且无论对高浓度还是低浓度的氰离子均适宜。其主要过程是,首先用银离子使之沉淀,然后再在沉淀的氰化物上添加浓硫酸,加热分解,使之生成硫酸铵[(NH_4)_2SO_4]。银离子可再次作为沉淀剂使用。该装置是由左右两个用做离心分离用的烧并,连接在两个烧瓶之间进行过滤器、以及作为沉淀剂使用的硫酸银(Ag_2  相似文献   

13.
《重庆环境科学》1993,(2):60-60
含氰盐浴废渣是一种剧毒工业废渣。本项技术利用氰渣加水浸出后,滤液中含有NaCN,BaCl2和NaCl;滤渣中主要成分是BaCO3和砂土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氰化钾为目标底物来驯化活性污泥,使之适应并有效降解含氰废水,通过对比试验探究在不同条件下氰化物的降解试验,测定了微生物降解氰化物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氰化物测定方法报道甚少。目前,主要是比色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由于土壤中大量存在硫化物和腐殖质的分解产物,干扰氰的定量测定。本文着重研究了沉淀剂和添加剂抑制干扰的效果,利用氰根与  相似文献   

16.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规程规定,水中氰化物含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升,“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规定,排放污水的含氰量不能超过0.5毫克/升。冶金、炼焦、化工、制药、电镀、金属热处理等工业,都不同程度地排出含氰废水。为了保护水体,需要一种简易、快速、灵敏、可靠,并能自动连续的监测仪器。据报导,国外近  相似文献   

17.
1前言随着石油化学、人造纤维及冶金等工业的发展,含氰废水日益增多。含氰废水污染湖泊、河流,对水生动物有很大的毒性,并渗入地下,造成污染环境的严重后果,所以含氯废水在排放前必须将氰化物破坏和去除。然而,目前破坏或除去氰化物的工艺如碱氯化、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离子交换等法,不是成本高,就是效率不高,或可能形成需进一步处理的其它毒物’‘’。生物处理法可以克服化学处理过程所伴随的问题,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生物降解含氰废水的研究工作,选育和分离到高效菌株应用于含氰废水的处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化工厂排出的含氰废水,浓度高,水量大。用一般的方法处理比较困难,不易达到排放标准。本文提出利用化工厂同时排出的甲醛废水和含氰废水,使高浓度的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和游离氰化物定量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毒性低,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腈化物,再利用驯化的微生物菌种进行生物处理,使废水中的游离氰化物和甲醛同时得到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提出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果。在含氰废水处理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仕源  周珉  王晓青  许妍  瞿贤 《环境工程》2013,(Z1):25-27,53
实验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处理低浓度含氰废水,考察了过氧化氢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pH值对于总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研究参数均存在最佳值。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总氰化物初始浓度为3.7 mg/L,过氧化氢浓度为0.96g/L,反应pH值为9,反应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总氰化物去除率达91.2%。实验室小试对比实验表明,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均能有效处理低浓度含氰废水,但过氧化氢氧化法的药剂成本费比次氯酸钠氧化法的药剂成本费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氨钠法生产纯度>95%的国体氰化钠,每生产1t 固体氰化钠产生含氰废渣70kg 左右,这种含有剧毒的氰化钠废渣,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