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环境保护领域的社会主义法制,是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护和改善我国环境的一个必要条件。法律是国家管理社会生活,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有力工具,只有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加以合理调整,才能保证各种旨在保护环境的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的和社会经济的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发挥实际作用,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 问:什么是环境保护法?为什么要制定环境保护法? 答:环境保护法是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法规,是我国整个法律体系的一个独立部门。它是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组织、事业单位和公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和其他环境纠纷,主要是由于行为人不遵守国家保护环境的法律规定,违反标准排放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以其他形式对相邻的他人(包括公民个人、公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造成损害而引起。因此,要保护环境,就有必要正确认识相邻关系的内容,从而妥善处理好相邻各方之间的环境保护关系(简称“相邻环保关系”)。  相似文献   

4.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环境,就是按照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通过监督管理,促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依法有序地进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统一,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我们在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中,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执法职能,严格执法程序,不断加大环境法制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强化环境法制建设方面,做到了“执法机构一体化,执法管理目标化,执法宣传经常化,执法队伍专业化”,使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高。1健全法制工作机构,落实行政执法责任环境法制建设是整个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5.
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宏 《环境导报》2000,(5):42-43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是有法律保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物 ,管理社会事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  相似文献   

6.
关键词:宪法法律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首次在宪法中对环境保护做出明确规定,为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此为依据,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于同日公布实施.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相似文献   

7.
<正> 李鹏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制,光说环境保护重要还不行,还要靠法去制约。国外环境保护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环境。”作为上层建筑的环境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调整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法律杠杆,是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步发展的法律保证;它是加强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它是人民群众同一切染污和破坏环境的现象和行为作斗争的法律武器,是解决各种环境纠纷、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法律依据。环境法的重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矿业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矿区生态协调稳定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由于矿山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且现行的矿业环境法律体制不健全,产权不明晰,法律制度不完善,使法难以有效实施。对此,本文提出应确立良好的产权制度,严格矿业权许可,强化市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加强行政引导和调控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自《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以来,我国环境立法的步伐加快了,许多有关的重要法规正在草拟当中。环境保护法的内容除了有一部份涉及到经济法、民法、刑法、劳动法和行政法以外、其余大部分都具有独立的法律形式,足以构成独立的法律部门。为了更有效地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发挥法制手段,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加强环境执法机构的建设——设置环境审判庭,我们认为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工业企业逐步改变了只管生产,不管环境污染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生产的协调、保证关系,将环境保护摆上了议事日程。为  相似文献   

11.
徐汉友 《环境工程》2012,(Z2):420-423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不受恶劣环境的侵害,就必须对依法保护环境进行相关研究。提出了环境与健康是人类健康生存头等大事的观点,总结中国主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不足,提出新的修订措施。提出6条保护环境的新法规建议供环境保护法修订时参考应用,主要包括:1)环境与健康及保护法规的宣传教育立法;2)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环境医学防治学科立法;3)国家普及设立环境污染监测和预报系统立法;4)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扩展和延伸立法;5)国家在任何单位均应设立环境污染保护行政主管科室立法;6)国家设立外国在华企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立法。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关于“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是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造成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方性环境法规是我国环境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新课题。加强和完善地方性环境立法,对于保证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和落实,强化地方环境管理,因地制宜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而要保护环境首先要监测环境,它是评价环境的基础,两者相互影响,保护环境的策略要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制定。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法律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社会制度.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在许多地区已超出了环境容量.在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不断完善和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环境保护法与俄罗斯的环境保护法在环境的定义、环境保护的内容与措施、科研教育与宣传、执行与监督机构以及法律框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作为借鉴,提出了增加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内容、改革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加强执法力度等进-步完善中国环境保护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一世纪,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要求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体系。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保证当代人和未来人能否享有真正福利的基础,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阶段,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法的体系,从一个国家的总体说,通常是指这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某一个法律部门来说,它既是整个国家法规总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它本身又是一个按照一定内在联系而结合起来的完整体系。所谓环境保护法的体系(简称环境法体系),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的系统,它是各种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和环境保护法规的综合。一、研究并建立环境法体系的意义我们说环境法学以研究环境法规为主要对象,实际上是指环境法学以环境法体系为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经验主要有: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保证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注意推动自愿性行动来保护环境,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运用经济手段,制定激励奖惩措施,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合理划分环境治理权限,建立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大量发展环境教育,通过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形成民族心理;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这些经验及其教训留给人们诸多启示,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汪劲 《环境保护》2013,41(7):35-37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违法行为制裁的规定不符合惩戒与威慑环境违法行为的立法目标,使得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得到全面实施。只有创新环境保护法律有关环境违法制裁条款,才能全面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近年来,国家立法机关一直在组织对《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但这两部法律的修改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立法上,除《宪法》外,俄罗斯还制定和颁布了大量保护环境的专门性联邦法律;管理体制上,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联邦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关,负责在相应的区域内保护环境;生态监督上,俄罗斯实行严格的生态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