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夏云春  王清安 《火灾科学》2002,11(4):206-210
通过对火焰受到旋转磁场作用下微分方程的分析,确定在磁雷诺数Rm<1的情况下,由于磁场的旋转而产生的旋转火焰的稳定性条件,使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在磁场作用下旋转火焰燃烧的规律性。这样,就可以根据旋转磁场中旋转火焰的燃烧规律而了解实际火灾中火旋风的燃烧特性。从而在实际的火灾发生过程中有意识地对产生小的旋转火焰的某些特性加以控制,以避免火旋风的发生。这在实际火灾发生时,对于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夏云春  王清安 《火灾科学》2002,11(3):137-141
通过对旋转火焰受到磁场作用情况下微分方程的分析,确定旋转火焰在磁场中的稳定性条件,使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旋转火焰发展的规律性,从而在实际的火灾发生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小的旋转火焰的某些特性加以控制,以避免火灾过程中火旋风的发生。这在实际火灾发生时,对于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会为人们研究地球磁场对实际火灾中形成火旋风的影响程度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磁场中旋转火焰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云春  王清安 《火灾科学》2002,11(3):137-141
通过对旋转火焰受到磁场作用情况下微分方程的分析 ,确定旋转火焰在磁场中的稳定性条件 ,使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旋转火焰发展的规律性 ,从而在实际的火灾发生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小的旋转火焰的某些特性加以控制 ,以避免火灾过程中火旋风的发生。这在实际火灾发生时 ,对于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同时 ,这也会为人们研究地球磁场对实际火灾中形成火旋风的影响程度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密闭容器内甲烷-空气不均匀分布对混合气体燃烧的影响,将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发现在重力作用下混合气体浓度分布不均匀,长径比越大的容器,混合气体浓度分布梯度越大。混合气体浓度分布影响气体火焰传播规律。宏观浓度为5%的甲烷与空气混合后,容器上部甲烷浓度高于5%,在该处点火时非均匀混合甲烷-空气火焰传播较快,非均匀混合气体的爆炸压力比均匀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快,且分层混合气体的超压峰值高于均匀混合气体的值。由于浓度分布不均匀,点火位置影响甲烷/空气火焰传播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小型水射流旋转喷头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类型清洗的装置。它利用泵加压后水能产生的力,通过行星轮系及喷嘴偏心使喷头自转,产生旋转射流,扩大清洗面,对提高清洗效率的研究及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CFD软件AutoReaGas建立典型的物理模型及数值模型来研究管道内障碍物对可燃气体爆炸火焰传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障碍物间距、阻塞率的改变会对爆炸场内的火焰传播速率产生巨大影响。障碍物间距的改变对火焰传播速率的影响是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低阻塞率下,火焰传播速度较低。但随着阻塞率的增大可燃气体爆炸火焰传播速度得到明显的增大。为障碍物对可燃气体爆炸传播规律的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姚红 《劳动保护》2002,(3):48-49
焊接与气割是现代工业生产制造及设备维修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加工工艺。由于工艺需要,焊接中的金属元素、焊药、保护气在高温火焰作用下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和焊接烟尘,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见表1)。焊接作业工人的呼吸防护要结合作业特点,选择适合的呼吸防护设备。过滤型  相似文献   

8.
气体爆燃火焰在狭缝中的淬熄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周凯元 《火灾科学》1999,8(1):22-33
通过叙述可燃气体爆燃火焰在平行板狭缝中传播时产生淬熄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给出了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四种可燃气体与空气的预混气作为实验介质所进行的爆火焰淬熄实验中,火焰传播速度与淬熄直径、淬熄长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气体爆燃火争的淬熄理论模型进行了探讨,得到了有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过程中,水泥厂煤粉制备、原料煅烧等工艺环节会产生大量烟尘、粉尘。同时,由于碳的不完全燃烧还会生成少量一氧化碳(CO)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在原料磨、收尘器、煤粉库以及窑尾、窑头等密闭空间内积聚,检修过程中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火灾环境下纤维缠绕大容积气瓶安全性能,开展气瓶火烧试验,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气瓶火烧试验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燃烧温度分布、气瓶外壁热流密度分布及瓶内气体压升、温升变化。对比分析试验和仿真结果,发现正对火焰的气瓶瓶体底部热流密度高,且易导致局部失效,气瓶内气体温度分布不均匀;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说明用数值仿真技术可得到较准确的气瓶等压力容器火烧试验过程中容器内流体的热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多火源条件下火旋风的相互作用,利用四面边墙夹缝式实验装置对3种不同直径油盘形成的火旋风进行实验研究。由电子天平记录的燃料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得到准稳态阶段火旋风的质量燃烧速率;利用摄像机记录的火焰连续图像,获得火焰高度;基于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对质量燃烧速率、火焰高度和火焰形态的分析,提出多火源火旋风质量燃烧速率和火焰高度的半经验线性关系式。研究表明:大直径油盘形成的火旋风比小直径油盘更容易受到拖拽力和涡量的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进气口宽度对火旋风燃烧特性的影响,利用自然驱动的四面边墙夹缝式装置对不同进气口宽度使用150,200,250 mm 3种直径进行实验研究。由燃料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得出准稳态阶段火旋风的质量燃烧速率;利用摄像机记录火焰的连续图像并获得火焰高度。结果表明:针对实验室小型火旋风(150~250 mm),在进气口宽度为35 mm左右时,火旋风的燃烧速率最大,即火旋风的燃烧强度存在1个最佳的进气口宽度;当火焰高度达到最高时,环量也存在1个临界值。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来流下火旋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表明:火旋风存在一种中空燃烧的状态.本文通过燃烧风洞,对不同来流影响下的火旋风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一个置于大型燃烧风洞中的边角开有切向进风口的六边形小尺寸火旋风发生模型,应用热电偶测温和皮托管测速以及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对该模型内的温度分布数据和速度分布数据进行采集.通过燃烧风洞改变来流速度的大小,分析不同来流速度下火旋风内部的温度分布、速度分布和持续时间,研究来流速度对火旋风内部燃烧结构的影响、火旋风旋转速度的影响以及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来流改变了火旋风内部的燃烧结构,促进了中空燃烧状态的形成.中空燃烧状态有一个中心的低温区域.在中心低温区域温度最低时,火旋风持续时间最长.来流增强了火旋风的整体转动,并且加剧了火旋风的螺旋状上升.  相似文献   

14.
火旋风是森林火灾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火行为。作为一种复杂的包舍化学反应的有旋流动,火旋风在不同的可燃物种类和物理条件,以及不同的环境流场条件下,会表现出复杂的动力学特征。本文设计了一个在边角对称开有缝隙的六棱柱体火旋风发生装置,探讨了火旋风特征参数的测量方法,实验模拟了火旋风的发生与发展,对火旋风的温度分布、速度和燃烧时间随燃料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火焰旋涡形成机制和运动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火焰旋涡研究在防火中是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涡量输运方程出发,讨论森林火灾中火焰旋涡形成机制、类型和运动形态,其结果可作为进一步研究飞火传播2规律和防止火灾蔓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FAC2程序,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森林野外火区上的浮力流动随火区参数及环境气象因素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我们考虑的火区因素有:人口速度、人口温度、及火区尺寸,考虑的环境气象因素有:大气静力稳定度和侧风。作者较为系统地计算了一些算例,通过这些算例可以初步给出森林野外火中,火区上的浮力流动与火区参数及这些气象因素关系的粗略图像。  相似文献   

17.
火旋风模拟实验中热电偶测温辐射误差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璞  刘乃安 《火灾科学》2009,18(2):51-58
辐射传热误差是浮力火羽流和火旋风热电偶温度测量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误差来源.该文利用火旋风模拟实验台开展火旋风温度测量实验并进行辐射误差分析,通过在同一测点布设多根不同直径热电偶,基于不同热电偶测温误差的对比,分析了几种多测量端温度误差修正方法,并通过两种粗细热电偶组合来检验不同修正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爆震雾化射流用于灭火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冲细水雾灭火技术在国内外已获得成功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其灭火效果和简化装备 ,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爆炸推进原理的爆震雾化射流发生装置 ,对其工作原理、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与初步实验结果表明 ,爆震流体动力源可获得极高的能量密度和输出功率 ,爆震雾化射流具有直流水与雾状水的双重灭火性能 ,其灭火机理是脉冲雾化水的强水力冲击、高效冷却、隔氧阻燃、吸收热辐射及火焰拉伸的共同作用 ,该技术适于开发高效、清洁的便携式个人消防装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