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环境伦理学坚持内在属性的理论,把价值看成是自然价值。自然价值被事物的内在属性所决定。它的存在,乃是自然自身创造性的一种结果。自然价值表现着自然自身的特质关系,它是一种客观价值。与人的评价系统无关。另一方面,环境伦理学又坚持了人的主体性,在罗尔斯顿那里,审美价值是需要人的主体介入才可以形成的,而人们的情感体验又是价值产生的基本条件。这样,环境伦理学也就确定了双重的价值关系,它的理论也就具有了二元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顿把价值评价关系引入了自然系统,想从自然的创造性关系引出价值的关系,并把价值最重要的属性看作是创造性,因而,他也就偏离了主体设定的价值取向,把价值的生成看成是自然本身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3.
陈也奔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3):192-194,94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矛盾形成与其理论内部。一方面,他把价值形成的关系归属于自然的创造性关系,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了价值判断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些价值本身也需要主体的认知者来确定。这样,他的自然价值的观点便发生了矛盾,双重价值的观点使他陷入了二元论。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顿坚持机体哲学的观点,即价值本身是某种自然资料所形成的。其属性是由自然创造的,而非人所给予的。自然资料所形成的价值是第一性的,属于自然价值。它是人意识判断的基础。由于自然资料被生态系统本身所承载,它也就是一种客观价值。  相似文献   

5.
环境伦理学的目的性理论有其内在的矛盾。一是它没能说清自然的整体目的与个体目的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从属的关系,还是各自独立的关系?二是它在坚持自然目的性的时侯,忽略了人的精神目的性。当它去解释自然事件时,用的是前一种关系,而当它去解释人类的精神事件时,又用了后一种关系.在这个地方,罗尔斯顿的理论陷入了二元论。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受机体哲学的影响,他的创造性理论,是对怀特海创造性概念的运用和发展。他扬弃了怀特海的神学形而上学的原则,吸收了机体哲学的有机联系的原则,并把创造性引入了自然的发生系统。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顿关于自然价值的哲学认知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尔斯顿超越了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关于人是世界主宰的片面认识,提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罗尔斯顿有关自然价值的思想实质是要将内在价值的对象由人扩展至自然,从而为人类保护自然寻找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顿的环境价值理论强调了自然的创造性,把自然本身看成是价值的产生者和创造者。这样,他的价值就偏离了主体设定的维度,而把价值的所予性基础抽离掉了。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环境伦理学接受了后现代哲学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接受了有机哲学的观点,把自然看作是自成一体的有机系统,主体是一个建立经验联系的活动者,而不是客体的对立物,二是它打破了价值确定的传统原则,把自然的创造性引入了价值系统,这也就设定了新的价值关系,为后现代环境伦理学价值理论的构建,奠定了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进化伦理学用自然主义的路径解释道德规范与先天问题,摒弃了传统理性主义伦理学中的形而上学的先天预设,为道德规范的来源寻找一个蕴含经验的先天基础。继而道德规范是否有先天的来源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先天的问题,逐渐成为进化伦理学以及相关哲学研究的焦点。通过划分多个层面的道德先天论,对进化伦理学中的先天程度进行辨析,运用"道德认知能力的先天论"(简称"能力先天论",capacity nativism)论证弱先天论,运用"道德规范内容的先天论"(简称"内容先天论",content nativism)论证强先天论,从而对进化伦理学中的弱先天论进行辩护,拒斥反先天论,探讨强先天论成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第三范畴在哲学的认识论上是一个新颖的概念,它从康德的那种认识论的维度中脱离出来。同时,它也不具有胡塞尔的那种现象学的意象关系的介定。它相当于一个独立的范畴,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一个中介点上。在齐美尔的第三范畴的概念中,环境伦理学的二元论的倾向被排除了。它也为价值关系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2.
I/M制度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着脆性源,如果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控制不好脆性源,则其有效实施将受到影响。利用系统脆性理论对该制度进行分析研究找出L/M制度系统的脆性源以及解决措施是其分析研究的目的。在系统子因子中从业人员素质、仪器设备是最大的脆性源,但是其均被维修企业和检测企业所包含。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其在维修企业的脆性度比在检测企业的脆性度大,所以维修企业是该制度最重要的脆性源。用系统脆性理论分析方法分析I/M制度的脆性是一种科学、有效和实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保障更好的运行I/M制度以有效的控制在用车的排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风险控制理论,分析采油队日常操作的不安全行为,提出派工单设计思路,探索建立适合采油队日常安全管理的派工单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垦利县耕地资源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其面积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耕地资源日益减少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对1995年到2004年十年间东营市垦利县的耕地资源变化数据进行分析,指出造成其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耕地保护政策不够完善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区经济现状,提出要实现垦利县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在开源节流的同时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赖政策体系的完善和科技因素的加强。  相似文献   

15.
The German biologist August Weismann (1834–1914) proposed that amphimixis (sexual reproduction) creates variability for natural selection to act upon, and hence he became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Neo-Darwinian theory of biological evolution. He is perhaps best known for what is called “Weismann’s Doctrine” or “Weismann’s Barrier” (i.e. the irreversible separation of somatic and germ cell functionalities early during ontogeny in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This concept provided an unassailable argument against “soft inheritance” sensu Lamarck and informed subsequent theorists that the only “individual” in the context of evolution is the mature, reproductive organism. Herein, we review representative model organisms whose embryology conforms to Weismann’s Doctrine (e.g. flies and mammals) and those that do not (e.g. freshwater hydroids and plants) based on this survey and the Five Kingdoms of Life scheme; we point out that most species (notably bacteria, fungi, protists and plants) are “non-Weismannian” in ways that make a canonical definition of the “individual” problematic if not impossible. We also review critical life history functional traits that allow us to create a matrix of all theoretically conceivable life cycles (for eukaryotic algae, embryophytes, fungi and animals), which permits us to establish where this scheme Weismann’s Doctrine holds true and where it does not. In addition, we argue that bacteria, the dominant organisms of the biosphere, exist in super-cellular biofilms but rarely as single (planktonic) microbes. Our analysis attempts to show that competition among genomic variants in cell lineages played a critical part in the evolution of multicellularity and life cycle diversity. This feature was largely ignored during the formulation of the synthetic theory of biological evolution and its subsequent elaborations.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公众旱灾风险认知的灾害风险沟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中,风险沟通被作为一种工具以提高政府与公众风险消息交流成功的概率。公众的风险认知情况是影响灾害风险沟通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洞察到公众对风险的感知与理解,有效的风险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评价了公众的旱灾风险认知水平,针对性别、受灾经历和风险消息传播媒介等对公众风险认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淮河上游干流及其主要支流为例,基于对河流环境容量、污染排放量及浓度耦合机制辨析,以建立河流水体污染物浓度概率模型为基础,应用污染物综合衰减理论和系统控制理论,建立由入河口上溯到污染源的河流污染应急控制系统,以点源的污染贡献量及其万元产值排污系数为依据,分别计算各个污染源的环境损益值,按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对污染损益比值大的点源废水限制排放,优化得到控制目标下的污染控制方案,实现河流水质的可控性。在流域水体污染概率控制、点源对河流的污染响应、河流水质限制点源系统优化控制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解决因城市发展而带来的自然水体(如城市湖泊)污染及其治理问题是一项耗资巨大而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就中国的经济实力而言,污水处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往往是选择方案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且处理后的出水排入水体后仍将引起"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而人工湿地具有投资省,处理效果较好的优势,因而是一种非常值得探索和尝试的全新的处理方法。以该湖泊的人工湿地处理前后的水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今后相似的城市湖泊的生态治理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