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文山州"十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了主要特征污染物变化趋势,"十五"期间,降尘为主要污染物,其次为PM10、SO2,NO2呈下降趋势,空气污染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黄晓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B06):58-60
根据昆明市“十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了主要特征污染物变化趋势。“十五”期间降尘、PM10是市区主要污染物,SO2、NO2亦呈上升趋势,市区空气污染特征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对此。提出了改善空气质量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南昌市城区“十五”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法评价其大气环境质量,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南昌市“十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降尘和可吸入颗粒物。S02和N02的浓度有上升的趋势,但不显著,PM10呈显著下降趋势。同时分析了南昌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原因,提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哈尔滨市区环境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都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降尘五年均值低于相对标准。空气污染呈现煤烟型污染特征,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01年~2005年度哈尔滨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年均值范围为2.45-2.72,呈逐年下降趋势。"十五"期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比"九五"期间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5.
铁岭市“十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市“十五”期间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及对策。不仅有效的控制污染物排放量,遏制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而且对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临沧市环境监测站对南汀河“十一五”期间水质监测情况,综合分析了河流主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以及水质的变化趋势。近年来经过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加大环保投资等一系列措施,使南汀河主要污染物浓度呈平稳下降趋势,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7.
黄晓 《云南环境科学》2007,26(Z1):58-60
根据昆明市"十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了主要特征污染物变化趋势."十五"期间降尘、PM10是市区主要污染物,SO2、NO2亦呈上升趋势,市区空气污染特征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对此,提出了改善空气质量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许昌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玉环  方恒 《环境工程》2002,20(2):69-71
“九五”期间 ,许昌市环境空气监测主要因子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市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排序依次为 :降尘量 ,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其季变化规律一般为冬 >春 >秋 >夏。主要污染物年变化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降尘量。“九五”期间均为波动下降趋势 ,除降尘量下降明显外 ,其余 3项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沈阳市煤炭消费与大气污染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沈阳市“十五”期间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煤炭消费量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可知,“十五”期间沈阳市煤炭消耗量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气环境质量均呈现为“负相关性”,经解析,“十五”期间由于沈阳市采取了煤炭管制、推行集中供热提高煤炭使用效率等手段,使得煤炭消费在增长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呈现为“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株洲市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和提升株洲市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对"十五"期间株洲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分析和评价,提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并预测了"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十五"期间株洲市区总体环境空气质量处于污染严重水平,SO2是市区空气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其次是PM10,而NO2年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模式预测表明,"十一五"期间,株洲市市区环境空气中SO2、NO2和PM10的年平均浓度呈缓慢下降,环境空气质量将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依据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十一五”期间太原市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均浓度值分析来看,除NO2外,SO2和PM10都存在超标现象,长期来看,三种污染物浓度下降趋势明显,这与太原市环境保护行动密切相关.月际间浓度值差异除PM10在春季出现波动外,SO2和NO2均呈现“U”型曲线,这种规律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污染指数都有所下降,但太原市区空气污染仍以SO2和PM10为主,说明烟煤型污染的空气污染特征没有改变.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空间浓度分布不均与地形和气象特征以及城市布局和污染源排放有直接关系.太原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中天津港的节能主要指标均达到了“十五”期的最好水平。实现综合能源单耗6.656t标煤/万t,装卸生产能源单耗2.923t标煤/万t,分别比2004年下降了1.07%和0.6%。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节能工作任重道远,认真分析“十五”期间天津港能源消耗情况并对“十一五”期间能耗趋势进行预测,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和节约型港口企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十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大气污染物产量预测的问题,对区域性大气污染物产生量的预测作了全面论述:提出了预测的假设性前提,基本方法、预测的路径、预测的程度和计算过度,“广义技术测度”。文中还一并对辽宁省“十五”期间大气污染物产生量的预测结果作了计算。该文阐述的方法对大气污染物产生量预测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从“十一五”开始,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开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按照规划,到“十一五”末,我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要比“十五”末消减15%,主要污染物减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环保工作的统领,整个环保工作都围绕“污染减排”这个目标来展开。这里所说的主要污染物,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实施总量控制的两顶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那么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具体含义什么,我省这两顶指标排放情况如何,“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减排目标实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文山城区空气污染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江林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72-175
1996~2000年,文山城区大气中主要污染物降尘、TSP、SO2均为平稳偏下降趋势."九五"期间大气质量比"八五"期间有明显好转,大气污染综合评价为重污染上升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16.
以神定河口2009—201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神定河口水质状况及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通过计算各污染物的污染分担率来确定研究断面水质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神定河口水质处于中等及以上污染状态,断面主要污染物为NH_3-N、TP和石油类;TP和COD_(Mn)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石油类浓度呈不显著上升趋势,NH_3-N、CODCr浓度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呈不显著下降趋势;但从2012年起,NH_3-N、TP、石油类等水质污染指标的浓度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下降较快,污染程度降低,水质有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24条主要入滇河道水质和主要污染物超标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对盘龙江水质影响。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主要24条入滇河道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劣Ⅴ类水质断面明显下降,由70.8%下降为8.3%;优良水质(Ⅰ-Ⅲ类)断面占比逐年上升,由0%上升为41.7%。滇池流域整体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断面超标率逐年下降,CODCr、总磷、溶解氧三项指标超标率分别下降了83.3%、45.8%、33.3%,LAS已不再是污染因子;但氨氮、总磷、CODMn等仍是入滇河道水质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盘龙江水质逐年向好,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是盘龙水质改善的影响因子,但不是决定因子,相应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完善优化排水系统、防洪调蓄、河道管理能力提升是水质向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水生态环境保护,基于海南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数据,对海南岛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三大流域“十三五”期间水质状况、主要污染物浓度、综合污染指数变化进行了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判其污染变化特征,并采用均值GM(1,1)模型(EGM)预测“十四五”期间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海南岛三大流域水质状况总体呈稳中向好趋势,南渡江、万泉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分别上升至96.3%、100%,昌化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100%;三大流域CODMn、CODCr、氨氮、总磷浓度年均值均处于较低水平,低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限值,其中CODCr年均值均低于Ⅰ类标准限值,“十三五”期间除氨氮浓度下降外,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或波动,上升幅度为6.7%~23.8%;干流综合污染指数均小幅下降,下降幅度为0.03~0.04,主要支流综合污染指数自上游到下游呈波动上升的空间变化特征。EGM预测结果表明,“十四五”期间海南岛三大流域干流和绝大部分支流水质综合污染...  相似文献   

19.
深入探讨城市新冠疫情管控期间大气环境质量及影响因素,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太原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克里金插值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HYSPLIT轨迹模型对太原市主城区2022年疫情前后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O3浓度呈逐月递增趋势。其他污染物在管控期间浓度有所下降,与2021年同期相比,PM2.5下降了23.6%,PM10下降了32.7%,NO2下降了2.6%。(2)在空间分布上,PM2.5、CO、SO2呈“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特点,PM10浓度则呈“西部低、东部高”的特点。(3)太原市污染物在疫情前及管控期间主要受来自西北方向长距离传输及山西省内晋中地区短距离传输影响。在常态化时期,气流轨迹更分散,来自晋中市和临汾市的短距离传输占比最高,为21.45%。(4)管控期间重点工业企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用电量达到28.33亿kW·h,工业活动受管控影响较小;但移动源污染排放减少,缓解了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十五”期间本溪市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的现状,对2005年的排放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