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质纤维素组分结构复杂,未处理的木质纤维素很难直接被微生物和酶降解。解决了木质素的降解问题,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性能,因此研究开发有效的预处理技术是一种合理利用木质纤维素的重要方法。经过预处理使木质纤维素首先降解成结构简单的组分,有利于进一步发酵生产乙醇或甲醇。预处理木质纤维素是提高原料利用率,缩短生产时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技术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卓  郑正  杨世关  李继红 《四川环境》2007,26(4):113-118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导致其不易降解。通过酸处理、碱处理、液态高温水技术、爆破处理、湿式氧化、超临界CO2处理、生物降解等预处理手段,可使后续过程的效率大大提高。较为全面地对国内外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近况做了总结,主要对国外学者的试验方法和现象分析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对萼合于我国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以天然纤维素为基体进行改性可以得到活性更强的改性纤维素。文章简述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纤维素常用预处理方法,按不同的反应方式对纤维素改性技术作了介绍。本文还对改性纤维素在水处理和空气净化领域应用作了介绍,并对改性纤维素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白腐菌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纤维素和木质素是潜在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对它们进行降解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纤维素较木质素易降解,但其被木质素包裹,故降解的关键问题就是木质素的降解。本文从木质纤维素的生物可降解性出发,重点讨论白腐菌降解木质素酶系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纤维素类物质厌氧发酵产清洁能源的研究现状,包括不同纤维素类物质的产气率,以及预处理方法、酶解、接种率、温度、pH值、粒径大小等对产气率的影响,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经过实验分离到一株纤维素降解真菌CD-Q1,通过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真菌为匍匐根霉。该菌能够以滤纸、秸秆和脱酯棉为唯一碳源生长,8 d内可将26.5%的秸秆降解,可将7.5%的滤纸糖化。当以滤纸为唯一碳源时,pH=5条件下,滤纸失重及还原糖产生量最高,45 h内可将3%滤纸降解,生成0.845 mg/ml的还原糖(以葡萄糖计)。该纤维素降解真菌的分离为纤维素糖化及进一步利用提供了较好菌源,为纤维素降解性能的基因改良提供了理想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7.
制备并研究了改性纤维素对Cu2 、Zn2 、Ni2 3种重金属离子的捕集效果.研究了反应时间、药剂用量、pH值、反应温度对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中性或碱性,反应温度为25℃时,改性纤维素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捕集效果.今后可进一步根据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天然高分子进行改性,并加强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的构建及其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纤维素培养基和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为初筛和复筛培养基,从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得到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20株。选择其中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12个菌株与2株自生固氮菌和EM菌进行正交实验,得到3个组合表现出协同降解纤维素的作用,对滤纸降解效果为组合12〉组合8〉组合5。选用组合12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碳源为微晶纤维素+CMC-Na时CMC酶活最高,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最适pH6.5,最适培养温度为30℃。培养第6天CMC酶活最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比尔-朗伯定律的使用紫外光谱法测量水中离子液体含量的方法。我们考察了7种常见离子液体的紫外光谱,找出其最大吸收波长,计算了吸光系数。利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建立了工作曲线,并测量了模拟水样中离子液体的浓度,加标回收的结果能够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诱杀害虫的杀虫剂是由 1 0 %~ 60 %的纤维素、1 0 %~ 60 %膨润土、1 0 %~ 30 %糊精、1 0 %~ 50 %蔗糖、1 0 %~ 50 %饴糖、3%~ 1 5%的植物杀虫剂以及 5%~ 30 %的液体引诱剂构成。纤维素和膨润土主要是吸附液体引诱剂 ,使其缓慢挥发 ,糊精、蔗糖、饴糖是食物引诱剂  相似文献   

11.
废钻井液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废弃物,目前多采用就地掩埋方式处置。准确测定废钻井液中氟化物的含量,对于评价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选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废钻井液中的氟时,对预处理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了蒸馏-离子选择电极法、碱熔-离子选择电极法、碱熔-蒸馏-离子选择电极法。结论是:碱熔-蒸馏预处理法综合了碱熔法和蒸馏法各自的优点,能将氟从钻井液中最大程度地蒸馏出来,消除了基体对氟测定的干扰。因此,此法以回收率表示的废钻井液全氟准确度为最高并达到了文献要求,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优化人工湿地中美人蕉净化硝态氮的最佳组合条件。该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湿地系统中甲醇浓度(A)、硝酸盐浓度(B)及处理时间(C)对美人蕉吸收硝态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并采用CCD设计三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美人蕉净化硝态氮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当甲醇预处理浓度为2.75mM,预处理时间4 h,硝酸根离子浓度为38mg/L时,美人蕉吸收硝酸根离子的效率可达最大,最大吸收效率为0.062mg/(L·g)FW。在实际应用中,可依据试验结果对种植美人蕉的湿地系统施用甲醇,调整系统中硝态氮的浓度,以促进美人蕉对湿地系统中硝态氮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8):752-752
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由玉米和甘蔗、秸秆制造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由纤维素制造的燃料乙醇以及其它生物燃料,因此甘蔗是一种高产量的热带植物,在茎部积累了大量的蔗糖;玉米是美国产量最大的农作物,2005年总产量约2.82亿t,玉米种子中约60%为淀粉。  相似文献   

14.
含有机氟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闽  周琪 《环境技术》2002,20(6):31-35
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处理含氟代有机化合物废水。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可将含氟废水的B/C比由0.258提高到0.396%;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通过物化预处理及生化处理可以脱除氟代有机化合物中的氟原子,使该有机物成为可供微生物利用的基质。含氟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中BOD5为7.5mg/L,CODcr为75mg/L,氨氮未检出,总磷小于1mg/L,氟离子浓度为8.6mg/L。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保产业》2014,(8):70-71
正由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效微生物秸秆腐熟剂技术,适用于传统种植业废弃物的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利用可溶性秸秆腐熟剂处理秸秆的生物处理技术,以秸秆生物发酵替代部分化肥,以拮抗菌代替部分农药,腐熟剂内含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米曲霉、放线菌、生物酶、纤维分解菌、半纤维素分解菌、木质素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氨、硫化氢分解菌等多种活性菌,能快速分解农业秸秆中所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将秸秆堆料中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的高分子捕集沉淀剂—DTC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保产业》2003,(9):45-45
由陕西福天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陕西省环保局推荐的重金属的高分子捕集沉淀剂DTCR可应用于电镀、电子、石化、金属加工、皮革工业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主要技术内容该技术属化学沉淀法,DTCR是一种液体螯合树脂,在常温下与废水中Hg2+、Cd2+、Cu2+、Pb2+、Mn2+、Ni2+、Zn2+、Cr3+、Cr6+等重金属离子迅速反应,生成水不溶性的螯合盐,并形成絮状沉淀,达到捕集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目的。含重金属废水中DTCR对离子的选择性:Hg2+>Ag+>Cu2+>Pb2+>Cd2+>Zn2+>Ni2+>Co2+>Cr3+>Fe2+>Mn2+。主要技术指标及条件要求一、主要技术指标:外观:棕红…  相似文献   

17.
于清华 《四川环境》2012,31(3):9-12
为改进现有二滩库区垃圾处理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絮凝—吸附法预处理工艺,试验以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最佳投放量为600mg/L,以粉煤灰作为吸附剂,最佳投放量为200g/L。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达到79.64%;NH3-N去除率达到83.23%;悬浮物去除率达到58.75%;色度去除率达到92.56%;重金属离子去除率为60.37%~96.33%;研究证明:渗滤液经预处理后可以与城市生活污水合并处理。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活垃圾中可生化单基质的厌氧消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消化系统中,发酵细菌最主要的利用基质是淀粉、纤维素、脂肪和蛋白质等。本试验分别选取米饭、黄豆、芹菜和肥肉为上述四种基质的代表物质,通过对各物质进行的厌氧消化试验,探讨了它们的厌氧消化性能。结果表明。米饭在发酵初期降解速率最快,酸化也最明显。同时将消化初始阶段的pH控制在6.5时能使消化进入产甲烷阶段,没控制的只能停留在水解产酸阶段。将黄豆厌氧消化初期的pH控制在6.5并不能使消化顺利进行。将芹菜厌氧消化的初始pH值控制在6.5时可以加快它的降解速率。肥肉的厌氧消化也只有在对其消化进程控制pH值时才能顺利被降解。同时肥肉在厌氧消化进程中表现出了高产甲烷性能,产甲烷阶段累积产气量达13758mL,占总产气量的93.59%.  相似文献   

19.
一步法合成一种离子液体(Ionic Liquid,IL)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C_(14)MIm]Br,作为萃取剂替代有机溶剂用于油基钻屑的萃取处理。考察IL种类、加量、萃取时间及pH值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油基钻屑与萃取液质量比为1∶1、pH值大于7时,萃取在20min时可以达到平衡,油基钻屑中油去除率大于88%,IL吸附损失率小于0.9%,分离后的IL可直接重复利用7次。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纯水、Na2CO3-NaHCO3NaOH3种不同的吸收液吸收爆轰气体产物、离子色谱进行样品分离、外标法定量,建立了爆轰气体产物中HF、HCl、HCN无机污染物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表明,炸药爆轰气体中合有一定量的HF、HCl和少量的HCN,选择3.2mmol/LNa2C03与1.0mmol/LNaHCO3混合溶液作为爆轰产物中无机组份的吸收液,吸收效率均值太于90%;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0%,相关系数达到0.9990以上;进样量为100μL时,HF、HCl、HCN的检测限分别为0.04mg/m^3、0.03mg/m^3、0.05mg/m^3。该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好,且样品预处理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