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让学生平时就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应引导、激发学生爱写、勤作。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他们天马行空般的思维。学生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出真情实感来,才能使文章更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2.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所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发展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因素。教学实践同样证明,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想象,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进行设疑引思地引导,才能使创造性思维得以良好培养。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高中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一、采用问题教学法,在探究中学数学问题教学法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奥秘。利用问题教学法,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主动学习与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相似文献   

4.
<正>美术课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给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给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一方沃土。引导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美术教师追求的目标。一、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课堂创新的重要环节观察是创新的前提,有敏锐的观察力,才会进行创新。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例如,在教学《多变的树叶》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在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同时应强调写话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象,鼓励有创意地表达。要淡化文体,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指导学生写话的突破口。一、以说导写,激发写话的兴趣说话是写话的基础。低年级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说话愿望。教师要重视孩子的说话,一定要给孩子创造说话的环境,搭设说话的平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话题要和所写内容一致,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和窍门。学生在面对"话题"时,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启发他们展开联想,给"话题"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将内容丰富地表达出来,并指导学生以话题为中心选材,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不管哪一类型的文章,都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够轻车熟路。无论哪一位学生,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在湛蓝的天空中翱翔,留下自己美丽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对于错误,教师需要宽容,更要善于利用,因势利导,把错误当成一种宝贵的资源,深入剖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大力挖掘错误背后潜在的教学价值,善于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错误成为灵动课堂的契机点。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各类阅读文本中设置了不少开放性的"探究题",要求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旨在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培养想象、创新能力。因而,构建语文个性化阅读服务型课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童话是儿童的梦,作为教师应该让孩子们真正理解童话,边学边感悟,不知不觉中体会人生的哲理,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人生教育。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没有异想,哪有天开?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问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为顺应时代发展,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由以往知识讲述者而成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者,思维启迪者;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同时转变,使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索真理的地方。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蹲下身来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鼓励学生思维碰撞,启发学生心灵交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带着一颗童心与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那么你就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就要对学生的认识水平进行改善,在日常生活中鼓励他们积累素材,善于观察,养成合理分析、善于概括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要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再次,要优化创新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最后,要捕捉创新的最佳时机,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创新活动。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传授基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创新,使学生能以创新型的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索,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富有创新精神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不断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以其快捷性、便利性、新颖性,悄悄地走进了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特点是: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教学任务,把图片、音频、文字资料、板书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创造新颖活泼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想象,诱导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激情。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教学是启发、联想、领悟、写作相统一的过程。创新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融会贯通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作文教学一般有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四个环节,这里仅从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两个环节谈谈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作文训练方式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师要恰当地选择作文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在命题作文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命题时应有所突破,必要时在时空上给学生留下"空白",把学生思维引向无限。全命题作文要"心理学化"。命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因  相似文献   

17.
<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着课堂上教与学的质量,教师随时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及时进行调控,对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好处的。一、多鼓励,缓和紧张的情绪情绪紧张使思维受到压抑,不能让学生正常发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以鼓励来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常用方法如下:(1)尽量使语言缓和。学生情绪紧张的主要原因是问题回答不上来,这时,多以鼓励"别慌,好好想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要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再次,要优化创新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最后,要捕捉创新的最佳时机,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创新活动。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具备了创新思维,其学习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要想让学生树立创新思维意识,教师应先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入手。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逆向思维的概念,其次是明确运用逆向思维的积极性,最后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有:1.培养逆向思维的意识;2.激发逆向思维的兴趣;3.提供逆向思维的基础;4.强化逆向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生物教师的语言应该达到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