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含固定化微生物的曝气生物滤池(G-BAF)处理炼油厂高浓度废水。当G-BAF池进水COD为298~11 278 mg/L时,出水COD为33.0~94.3 mg/L,COD平均去除率为97%;当G-BAF池进水ρ(NH_3-N)为12.1~188.0 mg/L时,出水ρ(NH_3-N)为0.9~49.4 mg/L,NH_3-N平均去除率为83%。经G-BAF处理后出水水质完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二类污染物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王飞 《化工环保》2016,36(4):439-442
以活性焦为吸附剂,采用预吸附—水解酸化—曝气生物固定床滤池—后吸附组合工艺中试处理稠油采出水。试验结果表明,当预吸附进水COD为408.6~526.7 mg/L、预吸附池活性焦泥回流量为25%(w)、水解酸化池上升流速为0.22 m/h、曝气生物固定床滤池气水体积比为10∶1、后吸附池投加新活性焦2 kg时,组合工艺对稠油采出水COD的去除率达到90.0%,出水COD均值为46.2 mg/L,出水水质满足DB 21/1627—2008《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滤池深度处理制革废水二级出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滤池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制革厂的生化出水.在臭氧加入量为25 mg/L,氧化时间为25min、生物活性炭滤池HRT为lh的条件下,处理后废水平均COD为51mg/L,平均TOC为15.1mg/L,平均UV254(波长254 nm处单位比色皿光程下的吸光度)为0.12,平均氨氮质量浓度为0.51 mg/L,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李述良 《化工环保》2012,40(5):551-554
对某炼油厂废水处理装置进行提标改造。在原炼油废水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将接触氧化池改造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将斜板沉淀池改换为高密度沉淀池,分别为新增曝气生物滤池(BAF)、催化臭氧氧化等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后装置运行平稳,出水各项指标的6个月平均值:COD 25.2 mg/L,ρ(NH3-N) 1.3 mg/L,TN 12.6 mg/L,TP 0.11 mg/L,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的排放要求。改造后每年COD和NH3-N消减分别约为240 t和44 t,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某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高含盐废水经过蒸馏后,废水中COD、总氮浓度较高,废水可生化性较差。针对废水这一特点,采用"一级预处理系统+二级生化处理系统+三级把关"工艺进行处理,包括废水收集池、预处理池、调节池、生化池以及混沉池等流程,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一级标准,且总氮≤45 mg/L(执行所在园区标准)。  相似文献   

6.
采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 BAF)联合工艺处理低温高浓度苯酚模拟废水.应用Design - Expert 7.1设计系统对臭氧氧化高浓度苯酚模拟废水进行了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5 ~ 10℃)、臭氧加入量为0.67 g/L、进水pH为9.85的条件下,臭氧氧化出水苯酚质量浓度为1 237.6 mg/L,苯酚去除率为38.12%;臭氧氧化后的废水经调节pH至7.00 ~8.00后进入BAF,经BAF处理后的出水苯酚质量浓度小于0.5 mg/L.该工艺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王森  李新平  张安龙 《化工环保》2013,33(3):230-234
采用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BAF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二氧化氯加入量为150mg/L,催化氧化时间为40min时,可生化性BOD5/COD最高达到0.316;二氧化氯氧化后出水经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后,BOD5低于20mg/L,COD低于90mg/L,TSS低于30mg/L,处理后水质完全达到国家新的排放标准(GB3544—2008)。  相似文献   

8.
曹国民  孙霄  盛梅  沈晓强  金磊 《化工环保》2015,35(6):609-613
针对江苏省某化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出水COD和TP高于DB32/939—2006《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的情况,采用Fenton氧化工艺对该污水处理厂装置进行升级改造。小试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污水pH 3.0~3.5,H_2O_2(质量分数30%)加入量0.8 m L/L,FeSO_4·H_2O加入量0.8 g/L,反应时间120min,Fenton氧化反应结束后中和反应的适宜pH约为7.0。升级改造工程包括2套并联运行的处理能力各为10 km~3/d的Fenton氧化系统,装置稳定运行后最终控制H_2O_2加入量为150 L/h,FeSO_4·7H_2O溶液加入量为700 L/h,相应的处理后出水COD和TP分别稳定在60 mg/L和0.4 mg/L以下,可达标排放。每吨污水的处理药剂成本约为0.9元。  相似文献   

9.
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油田钻井污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化学混凝-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钻井污水。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铁屑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0.5,反应时间为2h,污水pH为1.0,温度为常温,反应后用石灰乳调节污水pH至12。处理后钻井污水COD可由原水的8065mg/L降至430mg/L,COD去除率大于94%,色度去除率达100%,达到国家综合污水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A/O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经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工艺预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50%~60%,BOD5/COD提高到0.3以上;预处理后的废水与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采用生化法进一步处理,出水COD小于100 mg/L,BOD5小于20 mg/L,ρ(NH3-N)小于50 mg/L,SS小于70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赵雪娜 《化工环保》2016,36(2):189-192
对模拟碳纤维生产废水进行“厌氧-好氧”静态小试,根据COD的去除效果确定该碳纤维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二级厌氧-微氧-好氧”组合工艺进行动态中试,考察废水的处理效果及系统的抗冲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碳纤维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系统具有厌氧池出水pH增大的特点,且抗冲击能力较强;在厌氧池水温为28~38 ℃、好氧池水温不低于15 ℃、废水流量为100 L/h、进水COD为660 mg/L、进水ρ(氨氮)为4.9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稳定在50 mg/L以下,ρ(氨氮)稳定在5 mg/L以下,能够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天禄  杨琦 《化工环保》2019,39(6):641-645
采用混凝—A/O生物膜法处理乳液聚合ABS树脂生产废水,确定了混凝预处理工序PAC和PAM的投加量,考察了混合液回流比(R)和A/O段总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废水中COD,NH_4~+-N,SS,TN等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HRT为18~24 h、R为2~3的工艺条件下,A/O生物膜法好氧段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废水经处理后,出水COD小于60.0 mg/L,ρ(NH_4~+-N)小于5.0 mg/L,TN小于15.0 mg/L,达到了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仝坤  宋启辉  王东  任雯  张明栋 《化工环保》2017,37(6):661-666
为解决稠油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构建了半饱和褐煤活性焦(HSLAC)预吸附—生物降解—褐煤活性焦吸附组合工艺处理稠油废水的中试装置(5 m3/h)。稠油废水经已吸附生化出水的HSLAC吸附预处理后,生物降解出水COD均值大幅降至82.49 mg/L,总出水COD均值为39.22 mg/L,实现了出水达标(COD≤50 mg/L)。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经HSLAC吸附预处理后,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碳浓度较未经吸附预处理时大幅降低,石油类和腐殖质是生化难降解的有机物。HSLAC预吸附可大幅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掺杂少量过渡金属Sb和稀土元素Dy,利用复合电沉积—高温氧化法制备Sb-Dy-SnO2/Ti电极,并应用该电极对石化污水反渗透浓水(COD=120~260 mg/L、pH=6.5~7.5)进行电催化氧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n(Sb)∶n(Sn)=0.05、n(Dy)∶ n(Sn)=0.015、焙烧温度650 ℃、焙烧时间2 h的条件下,制备的Sb-Dy-SnO2/Ti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电催化活性;以在上述条件下制得的Sb-Dy-SnO2/Ti电极为工作电极,在进水COD 220 mg/L、电流密度15 mA/cm2、废水pH 7.2、反应时间90 min的条件下,出水COD为47 mg/L,COD去除率为79.1%,达到DB 21/1627—2008《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废水排放要求(COD≤50 mg/L)。  相似文献   

15.
采用零价铁(ZVI)活化过硫酸钠(PS)产生·SO_4~-,以·SO_4~-为氧化剂深度处理电镀添加剂生产废水。考察了废水p H、n(ZVI)∶n(PS)、c(S_2O_8~(2-))和反应温度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得出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废水p H为5.0,n(ZVI)∶n(PS)=1.00,c(S_2O_8~(2-))=15 mmol/L,反应温度为5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60 min,COD去除率达到76.8%,出水COD约为42 mg/L,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李莉  胡玉  曹俊 《化工环保》2019,39(2):142-147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厌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MBBR)—MBBR组合工艺处理高氨氮化工废水。反应器采用几何构型优化、比表面积大的新型YD-25生物载体和DNF-203硝化细菌,实现了同步硝化和反硝化,强化了脱氮能力。采用投加菌种和排泥的方式,经27 d的驯化培养即完成了反应器的挂膜启动。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操作条件为HRT 8 d、MBBR中DO 3 mg/L、进水pH 8.0;在进水COD 2 840~7 437 mg/L、ρ(氨氮)92~179 mg/L、TN 148~258 mg/L、pH 6~8的条件下,出水指标均值为COD 352 mg/L、ρ(氨氮)21.2 mg/L、TN 36 mg/L、pH 7.4,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MBBR)和厌氧生物滤池(AF)组合工艺处理高氨氮农药废水。考察了HRT、pH和DO等工艺条件对SMBBR-AF-SMBBR组合工艺运行稳定期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 408~7 440 mg/L、ρ(NH_4~+-N)为160.21~433.84 mg/L、TN为208.27~537.65 mg/L、HRT为8d、pH为8.0、DO为4 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平均COD为342 mg/L,COD去除率达92.3%;ρ(NH_4~+-N)小于4.0mg/L,氨氮平均去除率为89.2%;TN小于50 mg/L,平均TN去除达83.0%。出水各指标均优于原A2O工艺出水。  相似文献   

18.
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某石化厂炼油废水,制备了活性炭复合材料负载催化剂(Fe_2O_3/ACNT),与几种常见负载催化剂进行了物性和COD去除效果的对比,并对Fe_2O_3/ACNT的催化效果和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臭氧氧化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Fe_2O_3/ACNTFe_2O_3/活性炭Fe_2O_3/Al2O3Fe_2O_3/陶粒;Fe_2O_3/ACNT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强度和吸水率,使COD去除率由单独臭氧氧化时的约20%提高到66.8%。在催化剂填充量200 m L、废水pH 7.6、臭氧投加量200 mg/L、体积空速1 h~(-1)的条件下运行30d,COD去除率平均达65.1%,出水COD均值为40.8 mg/L,最高值为44.3 mg/L,满足外排水COD小于50 mg/L的指标。催化剂稳定性良好,运行30 d活性未见明显降低,具有在环保领域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王梅  王智潇 《化工环保》2017,37(2):243-247
在分析铁矿石烧结烟气脱硫灰成分的基础上,利用脱硫灰中的亚硫酸盐还原废水中的Cr(Ⅵ),再加碱中和,通过沉淀去除铬。在初始废水pH 1.0、脱硫灰加入量0.06 g/mg(以Cr(Ⅵ)计)、振荡转速160 r/min、振荡时间25 min、中和pH 7.5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模拟含铬废水,Cr(Ⅵ)质量浓度由10.00 mg/L降至0.18 mg/L,去除率达98.2%。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3种实际含铬废水,处理后出水的Cr(Ⅵ)和总铬的质量浓度及pH均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实现了对脱硫灰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和以废治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