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一步浸渍法和分步浸渍法分别制备了V_2O_5-WO_3-CeO_2/TiO_2催化剂,考查了其脱硝性能、抗SO_2中毒性能和脱硝活性稳定性,并通过SEM、EDS、XRD、激光拉曼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分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脱硝活性优于一步浸渍法,且抗SO_2中毒能力更强;在m(V_2O_5)∶m(WO_3)∶m(CeO_2)∶m(TiO_2)=1∶5∶10∶100时催化剂脱硝活性最佳,且具有良好的脱硝活性稳定性。表征结果显示,分步浸渍法与一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晶型结构相差不大,而分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粒径更小、更均匀,催化剂中Ce、O、V和W元素的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2.
以Ti 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i或Co掺杂的Mn-Ce/Ti O_2催化剂,用于烟气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低温脱硝。考察Ni或Co的掺加对Mn-Ce/Ti O_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各催化剂进行了BET,XRD,H_2-TPR,XPS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NO,NH_3,O_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6×10~(-4),6×10~(-4),6×10~(-2),空速为16 000 h~(-1)的条件下,Mn-Ce/Ti O_2、Mn-Ce-Ni_(0.4)/Ti O_2和Mn-Ce-Co_(0.2)/Ti O_2催化剂的NO去除率在120℃时分别为38%,68%,74%,在150℃时分别为64%,92%,近100%,这表明掺加Ni或Co后Mn-Ce/Ti O_2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明显提高;在进气中加入体积分数为1×10~(-4)的SO_2后,Mn-Ce/Ti O_2催化剂的NO去除率在300 min内从98.2%下降至57.2%,而Mn-CeCo_(0.2)/Ti O_2和Mn-Ce-Ni_(0.4)/Ti O_2催化剂的NO去除率分别为73.9%和69.8%,这表明Ni或Co的掺加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抗硫性能。表征结果表明:Ni或Co的掺加基本不影响Mn和Ce在载体Ti O_2上的分散;Ce元素以Ce~(3+)和Ce~(4+)价态存在,且主要为Ce~(4+);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变化不大;Mn O_x与Ce O_x的结晶度降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3.
高效催化剂的研制与开发是低温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脱硝技术的核心。从活性组分(单一氧化物型、复合氧化物型)和载体(金属氧化物、碳基材料、分子筛)两方面详细介绍了低温NH_3-SCR催化剂,总结了其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其抗水、抗硫性能及失活原因。指出在保证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的同时提高其抗水、抗硫性能,是低温NH_3-SCR催化剂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浆液浸涂法在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上涂覆Al2O_3-TiO_2-ZSM-5分子筛复合载体,并通过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Mn-Fe-Ce,制备了M/ATZ-CC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和抗水性能,表征了催化剂的物性参数和氨-程序升温脱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ATZ-CC催化剂具有优异的脱硝活性和抗水性能,在反应温度为160℃、水蒸气加入量为10%(φ)、NO体积分数为0.1%、n(NH_3)∶n(NO)=1、O_2体积分数为3.0%、体积空速为3 000~10 000 h~(-1)的条件下,NO去除率在80%以上。表征结果显示,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弱酸酸量、中强酸酸量和总酸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活性半焦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中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半焦自身的催化机制和半焦活性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半焦的活化方法以及作为载体负载金属催化剂的种类和研究进展,讨论了活性半焦基催化剂在抗水中毒和抗硫中毒方面的研究情况,展望了活性半焦作为新型载体材料在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开发低温、高活性、高抗硫抗水性能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基于TiO2载体的锰铈系低温脱硝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探讨了助剂掺杂改性、制备方法、反应条件等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现有低温脱硝催化剂的技术难点,指出SCR催化剂的研究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深入研究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中毒机理;研究催化剂的循环再生;探究拓宽催化剂温度窗口,使其适应不同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7.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具有很高的脱硝效率。概述了低温SCR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分析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和再生方法,探讨了催化反应的机理,并介绍了低温SCR技术在工业烟气脱硝中的应用案例。SCR催化剂未来的发展不仅要以低温下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为主要目的,还要考虑到催化剂的抗失活性能(如抗硫性和抗水稳定性)和操作温度范围,使其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工况中,以满足我国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SEM、XRD和XRF对电厂失活脱硝催化剂进行表征,探讨其失活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电厂脱硝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活性组分V的流失及碱金属K、碱土金属Ca和As元素造成的催化剂中毒,烟气中飞灰的沉积也有一定的影响。经吹扫、水洗、酸洗和V负载再生,催化剂的各项物化性质基本恢复,NOx转化率基本达到新鲜催化剂的水平。水洗主要去除催化剂中的碱金属,酸洗主要去除As2O3,负载V补充催化剂活性组分。V再生催化剂在较高温度下的抗硫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SCR烟气脱硝钛载催化剂的研究进行,重点介绍了国内外TiO2载体原料、钒基活性组分、非钒基活性组分以及催化剂失活原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采用低成本工业级TiO2或偏钛酸作为载体,可开发出催化活性温度低、高抗硫中毒和稳定性高的SCR脱硝催化剂,这对我国NOx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殷永泉  苏继新 《化工环保》2001,21(6):360-361
含 Cu- Zn催化剂 ,如 Cu/Zn/Al催化剂 ,主要用于合成氨工业、制氢工业的低温变换反应 ,合成甲醇和催化加氢反应。用于合成甲醇时 ,催化剂中 Cu O的质量分数为 45 %~ 65 % ,Zn O的质量分数为 2 5 %~ 45 % ;用于低温变换反应时 ,Cu O的质量分数为30 %~ 40 % ,Zn O的质量分数为 40 %~ 5 0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都是使用还原状态的铜 ,因此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如硫中毒、卤素中毒、热老化等。这使得此类催化剂寿命短 ,再生困难 ,因而产生大量的失活催化剂。如果能较好地处理和利用这些废催化剂 ,可充分利用资源 ,…  相似文献   

11.
周栋  俞彬  耿翠玉 《化工环保》2018,38(2):202-206
采用O_3-H_2O_2-催化剂氧化体系对某石化企业含盐废水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反应体系下的反应时间、O_3流量、H_2O_2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_3-H_2O_2-催化剂氧化体系对石化含盐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在臭氧流量为40 m L/min、H_2O_2投加量为5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300 g/L、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51.4%,出水COD为52.0 mg/L,达到GB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黄力  王虎  纵宇浩  常峥峰  张鑫 《化工环保》2012,40(2):198-202
对V2O5-MoO3/TiO2脱硝催化剂进行Ga改性处理,制备了一系列不同Ga2O3质量分数的V2O5-MoO3-Ga2O3/TiO2脱硝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H2-TPR、UV-vis、拉曼光谱、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Ga的添加对催化剂上MoOx物种的影响不大,但降低了催化剂上VOx物种的聚合度,从而提升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同时Ga的添加还减少了催化剂的酸性位。当Ga2O3质量分数为0.2%时,V2O5-MoO3-Ga2O3/TiO2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减排N2O对控制地球温室效应和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有关分离纯化N2O的技术及N2O回收利用于芳烃氧化制苯酚的研究进展,介绍了N2O的热分解及催化分解等减排技术的研究成果。指出:采用N2O直接氧化芳烃制苯酚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是开发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催化分解是目前可行的N2O减排技术,而制备高活性且抗O2、水蒸气及硫化物干扰的催化剂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Ce与Ti摩尔比的CePO4-TiO2复合材料,利用XRD、TEM、NH3-TPD和H2-TPR技术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其NH3-SCR活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ePO4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当Ce与Ti的摩尔比为8:2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230 ℃的NO转化率达到100%,且具有更广的温度窗口,优于纯CePO4。表征结果显示,CePO4与TiO2形成固溶体后,颗粒尺寸较为均匀,强酸位的数量增多,氧化还原性能提升,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SCR反应活性,同时改善了其抗水抗硫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在堇青石蜂窝陶瓷基体上分两步涂覆了SiO2和TiO2两种涂层,再通过浸渍法制备了V2O5/TiO2-SiO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采用BET、XRD、XRF、SEM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催化剂的H2S选择性催化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V2O5负载量为20%(w)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在反应温度180 ℃、空速3 000 h-1、V(O2)∶V(H2S)=0.5的条件下,转化率达96.94%,硫产率达95.41%。在40 h的稳定性试验过程中,转化率稳定在96%左右,硫产率稳定在94%左右,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与传统颗粒状催化剂相比,该整体式催化剂更具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WSH-2型催化剂在环氧丙烷(PO)/苯乙烯(SM)装置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工业化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在废气处理量86 000 Nm3/h、设定反应器进口温度250~300 ℃、设定进口非甲烷总烃(NMHC)质量浓度1 000~2 200 mg/m3的条件下,无论单系列还是双系列运转,采用WSH-2型催化剂均可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气体中的NMHC、苯、甲苯、乙醛、SM等的含量均符合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NMHC去除率达到92.9%以上,装置运行稳定。按照目前的废气排放工况推算,预计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可达5 a。  相似文献   

17.
以凹凸棒土为载体、MnO_2为活性组分,制备了MnO_2陶粒臭氧氧化催化剂,并以草酸为模拟污染物,采用响应面法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草酸去除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MnO_2投加量盐酸溶液质量分数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MnO_2投加量200 mg/g,盐酸溶液质量分数20%,煅烧时间2 h,煅烧温度400℃。在初始草酸质量浓度150 mg/L、溶液pH 3.11、臭氧投加量8.10 mg/min、臭氧-氧气曝气量400 m L/min的条件下,最佳条件制备的催化剂在反应30 min时的草酸去除率达66.99%。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且催化过程中Mn~(2+)溶出量低。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负载的MnO_2类型为α-MnO_2和β-MnO_2。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燃料燃烧过程中不同的SO2/SO3转化率对选择性催化还原(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烟气脱硝的最低运行温度影响大,温度变化幅度为10~15℃。对燃烧高硫煤锅炉的SCR烟气脱硝,应控制更低的SO2/SO3转化率;对燃烧低硫煤锅炉的SCR烟气脱硝,通过适当提高SO2/SO3转化率,最大催化剂用量可减少一半、烟气阻力降低一半,可大幅降低SCR烟气脱硝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9.
蔡炜  尚希婷  王虎  江晓明  钟秦 《化工环保》2012,40(2):154-161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铬铈复合氧化物(Cr/CeO2),并将其用于选择性催化氧化(SCO)烟气脱硝,考察了前驱体溶液pH对催化剂低温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前驱体溶液pH为2时制得的催化剂(CrCe2)具有较高的低温SCO活性,其在200 ℃下的NO转化率高达59%。XRD,SEM,BET,UV-Vis,TPD等表征结果显示:核壳结构的生成促进了Cr物种的高分散性,同时Cr的掺杂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了活性位点的总量;在该系列催化剂中,CrCe2催化剂具有最高的表面六价铬和化学吸附氧的占比,因此呈现出最高的低温SCO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