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常规的絮凝方法存在着沉淀时间较长、设施占地大、化学药剂投加量大等问题。针对微污染原水水体水量大水质较好的特点,为了研究加载絮凝对微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加载石英砂和磁性材料进行加载絮凝处理,结果表明加载絮凝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悬浮物沉淀,浊度降低,颗粒态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去除,比常规絮凝具有更高的污染物去除率。加载絮凝可单独或与其他处理工艺形成组合费省效宏的处理微污染原水,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高浓度铜镍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絮凝和加载絮凝工艺,探究了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投加量、回流污泥量对出水效果、污泥的脱水性能和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载工艺比传统工艺处理效果更好,更节省药剂投加量,对药剂投加量的波动变化适应性更强;PAC的投加量对同种工艺下污泥CST值的影响明显,传统和加载絮凝两种工艺中,不同PAC投加量对应的CST差值最大分别达到9.4 s和8.6 s;不同APAM投加量下,加载工艺产生的污泥CST值总体比传统工艺的小8~9 s,表明加载工艺的污泥脱水性能普遍优于传统工艺;药剂投加量相同时,加载絮凝工艺得到污泥的沉降性能比传统工艺更好;结合出水效果、污泥脱水性能、污泥沉降性能和处理成本,确定采用加载工艺处理铜镍废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PAC=20 mg/L,APAM=4 mg/L,污泥回流量=100 mL。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加载嵌合工艺的特点,将其应用于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含盐污水处理系统中,试验表明:在传统的絮凝沉降工艺中引入的加载物磁粉,强化了絮凝、沉降效果,对胶体、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和微生物残体等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且加载嵌合装置所产生的污泥全部经由叠螺式污泥脱水机脱水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
加载絮凝沉降技术处理炼油含盐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加载絮凝沉降技术”对炼油厂含盐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pH为7.5,温度为25℃,沉淀时间为3min,PAC投加量为250mg/L,PAM投加量为3mg/L,加载物按1%投加。最佳条件下CODcr,值可由120mg/L降为54.9mg/L。  相似文献   

5.
应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多变的高浓度难处理有机废水。本研究采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并讨论了适宜的磁载体、凝聚剂和絮凝剂的加入量。  相似文献   

6.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多变的高浓度难处理有机废水.本研究采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并讨论了适宜的磁载体、凝聚剂和絮凝剂的加入量.  相似文献   

7.
以后絮凝工艺作后处理则可以达到水质稳定、优化的目的。对过滤、絮凝两种工艺的实际生产运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了絮凝沉淀是一种有效的生化后处理工艺,对于提高污水场出水水质的达标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生产马铃薯淀粉所产生的废水造成的水体环境污染,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进行预处理,同时采用UASB反应器和BCO反应器进行联合处理,最终废水中COD平均去除率可达92%以上。UASB-BCO工艺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增设絮凝沉淀工艺,运行成本仅增加0.36元/吨,还可以回收淀粉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因此,带絮凝沉淀的UASB-BCO工艺能稳定高效的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9.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和化学絮凝工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COD、TP、SS去除率为70%、74%、88%,化学絮凝工艺分别高出12%、12%、3%;污泥产量为4kg/d,相对化学絮凝工艺而言要少10%~15%。从而得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比化学絮凝工艺更适合处理城市污水。  相似文献   

10.
脱硫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 ,严重危害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试验研究了脱硫废水的处理工艺 ,研究探讨中和沉淀、硫化物沉淀和絮凝沉淀的处理药剂、最佳加药量和反应条件 ;并进行动态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11.
高砷高氟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兴斋  何云 《环境工程》2000,18(1):15-17
介绍采用两级中和、复合絮凝剂絮凝沉降、烧渣助凝处理高砷高氟废水的工艺。实验证明:通过该工艺处理的水完全达到了排放标准的要求,烧渣助凝解决了污泥脱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以聚硫酸铁(PFS)为混凝剂,微砂为载体颗粒,系统考察了采用加载絮凝-超滤联用工艺净化含高岭土、腐植酸和锑[Sb(Ⅲ)]的模拟原水过程中,不同PFS和微砂投加量条件下加载絮体形态特性以及其对超滤膜通量衰减、膜污染可逆性和宏观出水水质等的影响,并分析了膜污染机理.结果表明,PFS投加量对絮体形态及膜滤效能和膜污染影响显著,且投加量过少或过多均会产生不利影响,以30mg/L为宜;与不投加微砂的工况相比,加入微砂更易于形成大而结构较为松散的絮体,可有效削弱不可逆膜污染,并获得较为稳定的超滤出水水质;超滤末端膜比通量与絮体平均粒径呈良好的正相关性(R2=0.8774),但因加载絮凝体系中引起分形维数变大的不同类型颗粒(包括小粒径范围絮体和未被加载絮体捕获的微砂)对超滤净水过程产生的影响各异,致使膜通量与分形维数的负相关性较差(R2=0.5760).  相似文献   

13.
何静  吕志刚  彭嘉培 《环境科技》2009,22(2):46-47,50
絮凝沉降法一般用于城市污水污泥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在城市河、湖底泥的处理方面还未有大规模使用的报道,为了研究絮凝沉降法在河、湖底泥处理的作用,无锡市河海、湖泊生态修复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2个示范工程.利用絮凝沉降法对河、湖底泥进行处理,分析了絮凝剂对水质常规指标的影响.分析结果为:①絮凝沉降法可以有效降低水中SS,COD,BOD和TP的浓度,特别是对TP和磷酸盐的去除效果显著.最大可达80%以上;②絮凝剂可以有效降低泥浆水中氨氮(NH3-N)和总氮(TN)的浓度,但是余水中的NH3-N和TN的浓度比河水中的高.  相似文献   

14.
凌芳  李光明 《环境科技》2006,19(Z2):98-101
介绍了染料废水的处理现状,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处理方法有物化法(常用的有吸附法、混凝法、膜技术等)、化学法(如氧化法、电解法等)和生化法(投菌法微生物降解,好氧/厌氧工艺),介绍了各种工艺方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实例并指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技术的关键,最后对今后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在混凝絮凝体的分形与沉降特性实验研究中,通过自行设计的絮凝体混凝、沉降、观测功能的一体装置,求出了在不同混凝工况下所形成混凝絮凝体的分形维数和沉降速度,并分析了相应的变化趋势和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水处理方法,例如生化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但絮凝沉降法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水质处理方法。随着水污染的增加,高效实用絮凝剂的研制成为关键。目前,在各种废水处理中,絮凝剂起着至关重用的作用。综述了各类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对聚合硫酸铁(PFS)絮凝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并对纳米Fe3O4强化聚合硫酸铁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3O4可以强化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效果并有助于加速矾花沉降,处理制衣厂水洗废水脱色率、COD去除率、絮体沉降速度明显优于PFS、PAC、FeSO4等传统的絮凝剂。脱色率、COD去除率达到95.3%、80.4%。  相似文献   

18.
针对辽宁大成 (大连 )肉鸡加工厂屠宰废水水质特点 ,将原有的混凝沉淀改建为混凝气浮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改建后 ,处理水水质达到辽宁省一级排放标准 ,CODCr去除率高于 96 % ,运行成本为 2 0 1元 m3。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无机絮凝剂对餐饮污水的处理效果,发现Al/Si摩尔比为3∶1的聚硅硫酸铝(PASS)对餐饮废水处理效果较好,确定其最佳操作条件,包括pH值,加药量,搅拌速度及沉降时间。再将最佳絮凝剂与PAM复配,确定最佳复配条件,以期提高COD的去除率。同时通过微电泳仪,倒置显微镜等现代分析仪器对废水和絮凝剂电性特征、絮体的形状进行对比研究,从电中和和吸附桥联角度初步探讨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