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环境的机理与我国现状的分析,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性,并提出了减少污染的相应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青岛市城市机动车的发展现状和道路交通状况,采集典型交通状况的车流量和车速数据,对评价区域进行了移动线源、面源的源强分析计算,得到了该区域内机动车排放网格数据,通过修正的排放因子计算了青岛市机动车主要尾气污染物的年排放量,目的是为机动车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数据。研究表明从排放源源强分析机动车道路污染状况和污染区域分布,不受扩散模式的影响,可以简单有效的评价机动车排放污染程度;青岛市城市主干道以成为机动车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针对青岛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污染物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州市机动车净化技术产品的测试和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效果的调查分析。为广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全过程控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机动车排气污染已成为广州市城区大气最主要的污染源。截止去年底,广州市有机动车76.86万辆,是10年前的4.4倍,每日还有外来机动车10多万辆,城区道路早已不堪负荷。塞车现象严重,机动车排放的大量废气,使市区空气混浊,日照减少,并出现过类似光化学烟雾的征兆。为迅速控制和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广州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的通告》,严格做好机动车排气的年检、路检和抽检,对排气超标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南通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长。受机动车尾气污染影响,城市空气污染已由煤烟型污染向交通尾气型污染转变。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分析南通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和治理现状,从而提出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潇 《环境》2003,(8):45-45
广州市于1997年9月1日开始实施《关于强化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的通告》,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全面地开始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一、背景九十年代后期,广州市机动车迅速增长,据统计,广州市机动车拥有量以平均16%的速度增长,1997年广州市拥  相似文献   

7.
在机动车尾气治理中,主要针对汽车、摩托车、列车、拖拉机以及挂车等轮式车辆,实施尾气治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避免机动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下本篇分析治理机动车尾气的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庆市农用机动车排放的污染比重已达到并超过了大庆市10多万台汽车的污染排放,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2.8万辆农用车污染亟待治理.本文阐述了农用机动车污染的组成和来源,并结合大庆地区农用机动车的实际情况对其降低污染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了一些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0,(Z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与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也是日益增加。与此同时,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便日益突显。特别是在城市中机动车的保有量更高,更加密集。为此本文将详细阐述目前城市中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现状,并深入讨论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概念入手,对机动车尾气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论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对机动车尾气的预防、治理工作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在对锦州市机动车尾气进行年检、抽检,取得了大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等标污染指数法对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市区煤烟型大气污染正逐步向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过渡: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机动车排污状况与污染控制战略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机动车行驶工史现状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计算出中心城区1995年机动车尾气排放的CO、NMHC和NOx负荷,分别占区域内机动车和固定源产排放总量的76%、93%和44%,据预测,到2010年,中心城区内机动车排出的CO、NMHC和NOx负荷,将分别占区域中机动车和固定源排放总量的94%、98%和75%,因此,针对机动车排污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采取加强机动车检查与维修(I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机动车大量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内蒙古自治区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使得机动车排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开展在用机动 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切实有效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体系刻不容缓。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体系和保障好保障体系建设内容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4.
济南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机动车排气污染已经成为济南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NOx,CO,THC等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占机动车与固定源排放总量的22%,96%和92%,机动车排气污染使得道路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恶化。出租车、轿车、摩托车是机动车污染的3种主要车型。文中在阐明造成机动车污染较重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机动车污染的管理、技术以及辅助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太原市7个点位采集采暖期PM10样品,用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仪测定环境空气PM10和污染源(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中9种多环芳烃(PAHs)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并根据碳同位素质量平衡原理定量环境空气PAHs的源贡献率.结果表明:煤烟尘中PAHs随环数增加贫13C,机动车尾气中PAHs随环数增加富13C;各点位PAHs的δ13C值差别不大,变化趋势与煤烟尘基本一致,煤烟尘是城市PAHs的主要污染源;煤烟尘对各点位荧蒽和苯并[a]蒽的贡献率都大于机动车尾气,对 的贡献率与机动车尾气相当,煤烟尘是各点位荧蒽和苯并[a]蒽的主要来源, 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对全市环境空气中荧蒽、苯并[ghi]荧蒽、苯并[a]蒽和苯并[b+k]荧蒽贡献率比都约为7:3,太原市环境空气PAHs污染属于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的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机动车排气污染负荷的估算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根据机动车行驶工况和污染物排放系数测定,定量计算了近年来上海市机动车在实际行驶工况下的污染物排放量,匀速行驶时间仅占13.8%,1995年机动车排放的CO、NMHC和NOx负荷已占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6%,93%和44%,机动车已成为造成上海市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  相似文献   

17.
文中对PM10,SO2,NO2,CO四种污染因子,从时间、车流量、风力、气压、气温等方面进行影响分析,分析结果高浓度CO和NOx的污染出现在城市交通干道两侧和交通密集区域,上述四种污染园予在未来几年里仍然是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危害城市人民正常生活的主要污染源,成为未来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郊夏季VOCs化学特征及其时间精细化的来源解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夏季为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事件的频发时期,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其臭氧生成潜势(OFP)的时间精细化的来源解析研究,对有效地进行臭氧污染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2019年夏季(6~8月)天津市郊区点位监测的小时分辨率VOCs在线数据,分析臭氧污染事件和非臭氧污染时期环境受体中VOCs及其OFP的变化特征,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进行精细化的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夏季环境受体中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24.42×10-9,臭氧污染事件中的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27.72×10-9,较非臭氧污染时期增加15.69%.夏季总VOCs(TVOCs)的OFP为87.92×10-9,其中烯烃的OFP最高,对TVOCs的OFP的贡献达58.28%.臭氧污染事件中TVOCs的OFP为102.68×10-9,较非臭氧污染时期增加19.59%.臭氧污染事件中VOCs的来源分别为石化工业及汽油挥发(29.44%)、柴油车尾气(23.52%)、液化石油气及汽油车尾气(22.00%)、天然气及燃烧(13.41%)、溶剂使用(6.14%)和植物排放(5.49%).相比于非臭氧污染时期,液化石油气及汽油车尾气和柴油车尾气分别增长4.84%和5.29%.石化工业及汽油挥发和植物排放的贡献均表现为08:00开始上升,11:00达到最高,这与太阳辐射增强和温度不断上升密切相关.液化石油气及汽油车尾气和柴油车尾气均具有明显的早晚高峰特征,并在夜间(00:00~06:00)保持较高贡献水平.根据PMF结果并结合OFP的计算方法,解析了不同源类对臭氧生成潜势的 贡献.石化工业及汽油挥发(31.01%)和柴油车尾气(36.64%)是较高贡献源类,相比非臭氧污染时期分别增加了 1.74%和8.27%;并且石化工业及汽油挥发贡献率在臭氧污染事件发生过程的上升阶段显著增加,而在下降阶段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济南市机动车污染与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强  王立柱  谢强 《交通环保》2002,23(5):18-20,37
针对对机动车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机动车污染源头的排放控制和建立在用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体系是控制济南市机动车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区道路机动车综合排放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动车综合排放因子是计算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分担率的基础,是降低城市机动车排放的重要依据,是控制城市道路交通污染的源头.根据宁波市区道路机动车运行工况的研究成果,利用加速模拟工况(ASM)排放测试系统,检测主要污染物HC,CO和NOx的排放浓度;依据试验车变速器和主减速器的结构参数,以及试验车在宁波市区道路运行时的档位分布计算排污值,并依据机动车的年代和车型分布对该值进行修正,计算宁波市区道路机动车综合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宁波市区道路机动车主要污染物HC,CO和NOx的综合排放因子分别为5.89,21.22和18.91 g/(km·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