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规定,生化需氧性(BOD)是将水样在20℃条件下培养五d,消耗的溶解氧为原有溶解氧的40~70%,并且消耗的氧不少于2mg/L,剩余的氧不少于1mg/L。无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讨,提出一种简便可靠、适用于各种废水计算BOD测定中水样稀释比的通式。  相似文献   

2.
生化需氧量(BOD)是水质分析的重要项目,也是考察污水处理装置效率的重要参数,在污水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析 BOD 的标准方法是:水样用“稀释水”适当稀释后,放入特制的溶解氧瓶中,置于20℃±1℃的恒温箱中培养5天,测定样品培养5天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经过计算,即为生化需氧量。并规定水样经培养5天后,减少的溶解氧占培养前的溶解氧的40~70%范围内,其数据才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3.
<正> 测定工业废水生化耗氧量时,样品需要稀释,但由于样品种类繁多、成份复杂、生化耗氧量浓度变化较大,正确确定稀释倍数是测定生化耗氧量的关键,本文就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样品生化耗氧量分析结果报废的原因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规定:样品在20℃条件下,经5天培养后减少的溶解氧占培养前溶解氧的40-70%为最佳,一般消耗溶解氧不少于2mg/l,培养后剩余溶解氧不少于1mg/l。在生化耗氧量的测定中,有三个稀释倍数就基本可以控制样品生化耗氧量的浓  相似文献   

4.
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通常是指充满完全封闭的溶解氧瓶中的水样,在(20±1)℃的暗处培养5d±4h或者(2+5)d±4h,分别测定培养前和培养后的水样的溶解氧的质量浓度,再通过培养前后溶解氧的浓度之差,以BOD5表示,即五日生化需氧量.  相似文献   

5.
1、引言人们常常把DO、BOD、COD、TOC、TOD、SS作为自然环境中江河、湖泊、海洋以及工业废水的水质污染评价指标。著者先前曾在本志报导过的溶解氧问题,作为环境监测中溶解氧饱和度的计算及CRT显示。本文作了上述报导的继续,通过研究工业废水的BOD、COD以及SS的相关关系,来判断水质的污染。象以前推导的那样,利用微型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PC),将实测BOD、COD及SS数  相似文献   

6.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目前对水体中的生化需氧量的测定除采用经典的稀释接种法外,已开始采用新方法,即微生物电极法.他能够在几分钟内测定水体的BOD含量,大大缩短了传统方法的五天培养时间,对于快速了解水体的有机污染状况,具有积极地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浦萍泳  刘海洋 《环境保护》1992,(9):35-36,30
BOD_5是评价水质有机污染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测定方法统一规定为水样在20±1℃培养5天,用碘量法分别测得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之差.以氧的mg/L表示DOD_5值.对多数地面水和少数工业废水,可以直接培养进行测定,但对于大多数的工业废水,由于含有较多的有机物,需要稀释后再培养测定,以降低其浓度和保证有充足的溶解氧.为了使稀释的程度能达到方法所规定的要求,在操作中通常要做多个稀释比,这样往往给工作带来不少麻烦,特别是对于县级站来说仪器及设备往往难以满足实验的要求,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探索出了仅作一个稀释比就能满足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的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方法进行改进,用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浓度,并探讨了样品的保存方法、培养时间和方法、接种液的加入量等问题。实验表明,培养2+5d的BOD2+5与BOD5的结果基本相同,培养7d的BOD7测定结果比BOD2+5和BOD5高,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钟雪琼  梁焱均 《环境》2006,(Z1):56-57
用溶解氧测定仪测定海水中BOD5的方法与碘量法测定的BOD5进行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20±1℃培养5天,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简称DO),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对同一水样,只测出培养前的任一稀释倍数水样的DO值,通过计算便可准确得出其它稀释倍数水样的D0值.通过对不同浓度下BOD5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比较,计算出相对误差进行分析,结果都达到了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准确度允许差.因此,这种计算方法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标准稀释五天生化需氧量(BOD_5)试验主要缺点是①实验条件与水样实际状态相差甚远;结果的重现性和再现性差;②五天,20℃培养不具确切的理论意义,更不适宜作污水厂控制分析;③试验结果不代表废水在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氧消耗,所以,做为设计和控制参数,实际意义不大。在近半个世纪中,为改进BOD实验技术,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其中电解呼吸计虽已广泛使用,但仍要3—5天才能得出结果。Lamb等提出的短期BOD测定技术,每次测定只要30—60分钟,但由于可利用的溶解氧不足等缺  相似文献   

12.
文中通过理论推导说明了BOD5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指出,为比较不同废水中可生化降解有机物的多少,测得的BOD5与UBOD(完全生化需氧量)的比值应为0.68左右,在此基础上才能可靠地计算BOD5/COD的值,进而判断废水的可生化性。最后,文中以某工业废水BOD5测定为例,对BOD5测定时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验证说明。  相似文献   

13.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就是水中好气性微生物所消耗溶解氧的数量,它是根据将稀释好的样品在20℃放置五天所消耗的溶解氧来计算的。这样测得的BOD,成为目前国际水质污染的指标。我国按照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20℃五天的BOD测定法最初是由英国皇家污水处理委员会提出的。该实验确定这一时间的理由之一是考虑可氧化的含碳物质在五天之中能成比例的降解,因而可以减小测定误差。基于多种原因,曾试图缩短BOD测定所需要的培养时间。有人建议使用原水和未稀释的样品,经纯氧饱和后培养一天或两天。也有关于在27℃下培养三天或两天测定BOD的报导。然而,世界各国目前一般仍采用在20℃下测定五日BOD的方法。 BOD是最有意义的参数之一,它通常被用来监测和评价水或废水样品纯或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BOD5,并结合CODcr的测定结果,分析影响BOD5测定的因素如稀释倍数、接种液配比等条件进行试验后,得出了最佳试验条件,从而达到提高测定BOD5准确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用于衡量在好氧的条件下,水体中可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含量,是环境监测中一项重要的水质指标,特别对于工业废水的生化处理有重要意义。BOD,的测定方法众多,比较成熟的有稀释法、压差法、库仑计法、仪器测定法等。稀释法测定BOD。是经典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的重视性及准确性较好,目前仍被广泛采用[’j[’:稀释法测定BOD。的准确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接种液、培养温度、稀释水的质量、稀释比等。其中接种液、培养温度、稀释水的质量等因素易于控制。由于水样不易保存,测定水中BOD;的成败与否主…  相似文献   

17.
BOD是水质标准及废水排放标准控制的项目之一.现采用的接种稀释法测定BOD值,操作繁琐,工作量大,废水的稀释倍数不易掌握,特别是高浓度的废水往往因稀释倍数过大带来误差.采用差压式直读BOD测定装置,方法简便,易掌握、省掉了水样培养前后的滴定过程,用仪器法测定工业废水的BOD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生化需氧量(BOD)是用来估价废水,排水和污染水样相对需氧量的一种试验。这种试验被广泛地应用于废水处理工厂,以测量废物负荷和估价处理过程的效率。通常,样品的BOD是通过测量培养五天所消耗的溶解氧求得的。BOD的大小则是样品中可供有生命生物物质消耗的有机营养物质的函数。近年来人们提出了  相似文献   

19.
前 言 生化需氧量(BOD)是一种间接表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在测定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废水负荷和计算这种处理系统效果中有广泛的用途.由于废水、污水含有机物质多少不同,但水中溶解氧却有限,往往不能满足五日生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因此需要采用稀释法来测定BOD.为此配制几个水样的稀释液,以得到所需的缺氧量,即用含有适  相似文献   

20.
在BOD5的测定中用水体的溶解氧来确定稀释倍数,具有直接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