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适应计算参数本身具有的随机性和未确知性,将可靠度理论引入尾矿坝地震液化评价中。以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应用一次二阶矩法建立尾矿坝地震液化分析可靠度模型,探讨了可靠度指标与抗液化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某尾矿坝地震液化分析中。结果表明,新建可靠度模型各参数的物理意义与统计指标明确,相比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方法,不仅能判断液化的发生与否,还能给出液化发生的概率;可靠度理论在液化分析中能更好地考虑计算参数的变异性,进一步完善了尾矿坝地震液化分析理论,为进行基于风险分析的尾矿坝抗震设计和地震安全评价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解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理论研究,将此法应用到尾矿坝的静力稳定计算中.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对某尾矿坝进行了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时,采用不同的D-P准则计算出的滑动面基本相同且与传统方法相近,其中D-P3准则计算的安全系数更加接近瑞典圆弧法.因此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解尾矿坝静力稳定安全系数是可行的,同时说明有限元法可以较好的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复杂几何断面形状和材料非线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尾矿坝地震液化侧向位移值,评价坝体地震安全状态,有必要建立适用的地震液化侧向位移分析方法。基于现场标准贯入测试数据,分析地震液化敏感性。采用简化方法进行液化评价。根据抗液化安全系数与最大剪切应变间的关系,建立尾矿坝地震液化侧向位移计算式。归纳分析已有7个堤坝液化破坏实例。提出针对中小型尾矿坝,区分地震液化有限变形和整体破坏的极限值(即破坏判据)为2.0 m。选取2座上游法尾矿坝,采用新建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液化侧向位移值与现场实测评估结论较吻合。  相似文献   

4.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数值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别选用极限平衡法中的瑞典圆弧法、毕肖普法和简布法,有限元法与极限平衡法结合的方法以及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应用ANSYS软件对某尾矿坝进行了静力稳定性数值分析。通过应用不同方法对尾矿坝的静力稳定性计算,得出了此尾矿坝的稳定安全系数和可能滑动面形状,结果表明数值方法在尾矿库坝体稳定计算中具有显著优势,结果能直观而有效的反映尾矿坝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省盐源县平川铁矿黄草坪尾矿库为研究对象,以圆弧形滑动面为计算模型,采用Bishop法和瑞典法,应用SLIDE软件对四川省盐源县平川铁矿黄草坪尾矿库进行静力稳定性数值分析,得出黄草坪尾矿库在不同坝高的坡面条件下,正常工况、洪水工况及特殊工况下的稳定安全系数,并且对黄草坪尾矿库在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坝高的稳定安全系数规律进行总结,该稳定性规律可为尾矿坝设计与安全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董威信      周汉民    李全明  崔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12):28-32
上游法尾矿坝坝体密实度低,饱和区域大,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液化进而引起溃坝等重大事故,基于比奥动力固结理论和广义塑性模型,采用有效应力有限单元法对上游法尾矿坝的地震动力响应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动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地震加速度响应、残余变形、超静孔压等计算结果符合一般规律,其中坝顶下部的超静孔压比值最大,从尾矿坝底部到顶部,加速度放大系数先稍微减弱后显著变大,呈明显的鞭梢效应,说明上游法尾矿坝坝顶部位是地震作用下最为危险的区域,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对尾矿坝进行非线性动力固结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地震条件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坝体稳定性不足引起的溃坝事件是尾矿库常见的一种病患。本文以某尾矿库为工程背景,运用拟静力法分析了尾矿坝在地震条件下的稳定性,运用理正岩土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必要的校核,得出影响运用该方法计算尾矿坝地震稳定性精确性的重要因素——超空隙水压力变化值,该变化值主要由坝体材料渗透性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8.
尾矿坝的液化判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尾矿坝液化试验判别的一般步骤,即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初判条件对尾矿坝土层进行初判,在尾矿坝土层不满足初判的条件下,利用标准贯入试验对尾矿坝是否存在液化危害进行复判。影响尾矿料液化的因素很多,现有的液化判别方法过于繁琐,在综合考虑希德简化法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简化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主要考虑地震震级以及尾矿料的中值粒径、相对密度、静应力和尾矿料物理力学指标影响因素,并将其他影响因素综合为一个影响因素的简化判别法。以某个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的尾矿坝为工程实例,采用简化判别法对该尾矿坝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并对试验和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某尾矿库目前标高和最终标高的概化模型,在正常水位和洪水位两种工况下,采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EEP/W模块进行渗流场模拟,并应用SLOPE/W模块对每种条件下尾矿坝的稳定性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最危险滑动面和最小抗滑稳定系数。结果表明,在排渗设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尾矿坝边坡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安全系数,但终高洪水位时坝体安全系数的富余不是很大。同时验证了尾矿坝安全系数随着库内水位的上升以及浸润线深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尾矿库地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尾矿坝在地震动力条件下溃坝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地震溃坝风险指标,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尾矿坝溃坝风险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并运用于实际尾矿库的评价中。可为尾矿库运行期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地震对储罐造成的影响,结合历史上储罐的震害资料,将储罐的损伤程度进行分级,通过采用Bayes方法估计Probit模型参数,再转化成储罐的损伤概率,给出了各个损伤状态下的模型参数及给定地震加速度下储罐的损伤概率,提出了1种基于Probit -Bayes方法估计储罐易损性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地震损伤计算方法,能够有效的评估储罐在不同地震加速度下的损伤程度,可为震后储罐的安全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道化学评价法是一种在化学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的安全评价方法,针对道化学评价法评价未考虑人员、环境及设备维护等因素而使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的情况,提出了在安全补偿系数选取中引入物质系数修正、人因危险补偿系数、环境补偿系数和设备状态补偿系数对道化学法进行改进。首先通过对物质燃烧性进行温度修正获取实际情况下的物质系数值,同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计算出人因行为概率,进而计算人因危险补偿系数,此外结合设备可靠度引入了设备状态补偿系数。将以上改进方法应用到某油田联合站原油稳定装置和轻烃储罐装置的安全评价中,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道化学评价法能更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评价结果更准确,同时根据改进后得到的危险等级提出了稳定装置及轻烃储罐装置安全运行的对策措施,最后结合事故案例对比了传统道化学和改进道化学的结果,说明了改进方法的准确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地震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安全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 ,其分布受到场地条件和基岩条件的共同影响 ,对场地影响的考虑相对比较成熟 ,对基岩的影响则相对考虑较少 ,难以满足城市和重大工程设防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岩条件和场地条件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 ,关键在于确定基岩裂缝、能量、位移、场地等指标的分布与地震影响系数之间的关系 ,由于这种非线性关系需要构建多元非线性模型 ,故通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得到地震影响系数计算模型。以唐山市为实例 ,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计算结果 ,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进剩余推力法及其在三板溪滑坡稳定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传统剩余推力法和Sarma法,提出改进剩余推力法,以位于三板溪电站进水口上游的滑坡体为例,说明了对水利水电工程诱发的滑坡灾害的评价和治理方法.采用剩余推力法和改进剩余推力法对三板溪滑坡的天然状态、水库蓄水、地震、库水位骤降等工况进行了稳定分析.结果显示,在水库蓄水、地震、库水位骤降工况下,该滑坡的稳定性低于设计标准,因此,须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推荐了抗滑桩设计方案,已经在三板溪滑坡工程中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边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当状态函数无法显式表达且传统计算方法求解复杂问题困难时,提出一种基于ABAQUS和粒子群优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可靠度分析方法。基于ABAQUS的强度折减方法计算所选随机变量对应的安全系数,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数据拟合功能,建立模型并映射出安全系数和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构造响应面功能函数;利用蒙特卡罗生成的大量随机样本代入功能函数得到相应的安全系数,进而计算边坡的失稳概率和可靠度指标来反映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法,本文方法计算效率更高、误差更小,适合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天然气配气站进行抗震安全评估,以某天然气配气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震事件序列,建立风险矩阵模型,研究系统失效原因及失效概率,评估事件发生后果。结果表明:事件C5,C6风险值相对较低,分别为18.75和15.24;风险矩阵模型能有效减小尖锐边界影响,为配气站采取抗震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现行尾流间隔的安全性,建立了尾涡安全评估模型,基于国内现行尾流间隔标准,对诱导滚转力矩系数和所需滚转角速度计算数据进行统计,选择所需滚转角速度作为安全性衡量指标。计算分析了气象条件尾涡遭遇严重度的影响,对不同机型类别组合下的所需滚转角速度计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滚转力矩系数相比,所需滚转角速度更适合作为尾流安全性的衡量指标;在顶风条件下可适度缩减所需的尾流间隔,提高空管运行效率;不同类别组合下的当量均值可以反映不同类别组合下的安全程度和潜在的间隔缩减潜力,当量标准值则可反映类别中所属机型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特种设备的整体风险水平,明确监管方向和重心,基于幂函数型功效系数法,建立特种设备的宏观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应用模型研究全国特种设备的宏观风险,然后将其作为基准衡量北京地区电梯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应用特种设备宏观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可计算分析特种设备的整体风险,实现不同种类设备风险的横向对比;将气瓶的宏观风险作为风险的标准当量,可实现国家、地区、企业同类设备风险的纵向对比,有助于促进政府和企业的监管决策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评价管制员安全能力,基于能力的定义和管制员工作职责,界定管制员安全能力的内涵;依据该内涵及其工作特性,建立由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和意识3个结构维度组成的管制员安全能力模型。其中,身体素质包括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业务素质包括教育状况、培训状况、技能状况和经验状况;意识包括安全意识和工作意识。在各项指标性质差异较大情况下,利用功效系数法实现评价指标的标准化以减小误差,客观反映指标情况,同时采用G1-法和熵值法集成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主客观单一赋权的不足,最后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评价管制员安全能力。结果表明,按照从大到小排序对管制员安全能力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意识、身体素质和业务素质。就对所论能力的影响而言,心理状况强于生理状况;技能状况强教育、培训和经验状况;安全意识对意识的影响大于工作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为对曳引式电梯的状态进行评估,在VIKOR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电梯故障类型进行数理统计,构建相关性较强的电梯运行状况评估体系;同时将简洁高效的BWM法和表示指标相关性的CRITIC法相结合,并引入距离函数优化分配系数的方式构建组合赋权法(CW),从而确定电梯安全指标权重,并将电梯指标各安全等级的临界值作为电梯安全等级的理想值作为VIKOR法中待评估电梯的比较对象的一部分。以利益比率Qi为电梯运行状况的评估值,确定电梯运行状况安全评估等级;最后,通过5组曳引式电梯的实例验证基于CW-VIKOR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评估结果显示与电梯实际安全状况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电梯运行状况进行安全评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