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的操纵性是指汽车能准确地按照驾驶员的操作指令运动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受到外力(如离心力、横向风力、道路纵横坡干扰力、路面附着系数变化等)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也就是汽车抗翻车和侧滑的能力。汽车操纵性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深冬时节,冰雪路面附着系数小,路面滑,给汽车行驶造成困难,处理不好便会发生轮胎打滑、侧滑、制动后停不住车等危险。那么,冰雪路面应该如何驾驶车辆呢?首先,由于制动距离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加大,所以控制车速和加大前后车距是冰雪路面行驶的关键。其次,要注意以下要诀:  相似文献   

3.
车速与安全     
行驶安全和车速的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路面的状况,而路面状况又与气候条件相关。 汽车轮胎和道路的附着系数,是决定道路行驶安全程度和评价路面滑溜性的主要指标之一。这个系数在较大的范围内起变化。在清洁而干燥的路面上,附着系数具有最大值(0.7~0.8);在雪或冰覆盖的道路上,数值下降到0.1~0.2。附着系数与车速的关系,在潮湿的路面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车速提高20公里/小时,就使得轮胎与潮湿道路的附着系数减小0.1。 高速行驶在潮湿的道路上,水膜来不及完全从轮胎和路面的接触区排挤出来,而是聚集在车轮之下,形成楔形,楔形中…  相似文献   

4.
汽车的操纵性是指汽车能准确地,按照驾驶员的操作指令运动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受到外力(如离心力、横向风力、道路纵横坡干扰力、路面附着系数变化等)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也就是汽车抗翻车和侧滑的能力。汽车操纵性与稳定性两者密切相关,互为影响,通称汽车操纵稳定性。驾驶员驾车操作(除加速外)主要是通过转向、制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停车视距计算未涉及弯道参数及路面凝冰引起的路面摩阻系数降低等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的因素,以AASHTO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弯道路段车辆行驶时的受力、路面摩阻系数、超高、圆曲线半径等因素推导了凝冰路面弯道路段停车视距计算模型,得出了最不利情况下凝冰路面弯道路段停车视距参考值。当路面发生凝冰现象时,若车辆以交通安全法规规定的冰雪路面最高车速30 km/h行驶,通过对比该行驶速度下凝冰路面弯道路段停车视距与我国规范规定的停车视距可知,没有发挥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以现有道路设计采用的停车视距反算出在役路面发生凝冰现象时的安全行车控制速度,为凝冰路面弯道路段车辆安全行驶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8汽车运材8.1运材道路要求8.1.1林区运材道路的设计、施工、养护应按林业部颁发的(林区公路设计规程(试行))和(林区公路养护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8.1.2林区公路各种交通标志应符合GB5768的有关规定。8.13江次公路和临时施工地段应设置施工标志和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养护道路的工人要穿明显的标志服装。8.1.4道路两侧的树木、跨路管线及其他附设物,不得影响行车了望视线。跨越道路上空的通讯线、照明线、横标、牌楼等应符合交通安全净空的规定。8.1.5道路两侧30m以内有倒向路面危险的枯立木、病腐树必须清除。8.豆…  相似文献   

7.
兰(州)新(疆)公路430公里处,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有时一辆好端端的汽车行驶到这里,便象飞机坠落于百慕大三角一样,突然莫明其妙地翻了个过儿,顿时车毁灭人亡,这里的翻车事放,每年少则十几起,多则二三十起。司机们路过这里总是提心吊胆,以防不测,尽管如此,事故仍然不断发生。 “430”公里处路段道路平坦,视线开阔,如此众多车辆在前后相差不到百米的地方翻车,有何奥妙? 起初,有人分析可能是道路设计有问题,使车辆行驶中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失去平衡。为此,交通部门多次改建这段公路,将弯道取直,路面加宽,但翻车事故仍未减少。 后来,也有人…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林区冰雪道路行车安全性,探讨林区冰雪道路驾驶员心理与生理疲劳状态,针对东北林区冰雪道路环境特殊性,通过实驾试验采集驾驶员的心电信号,基于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有效定量评价,结合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东北林区冰雪道路环境下驾驶员的心率(HR)、R-R间期标准偏差(SDNN)、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及相关维数(D2)4个指标值间的变化规律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驾驶员在林区冰雪道路驾驶过程中,HRV指标与HR关联次序为SDNN,D2,LF/HF,驾驶员在林区冰雪道路行车初期驾驶员紧张程度大;连续行车驾驶员精神负荷与体力负荷都会增大,出现疲劳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驾驶员、道路、车辆综合作用下车辆运行状态的失稳机理,基于多Agent建模与安全仿真技术,构建包含驾驶员、道路、车辆、协调中心、人机接口等5方面的多Agent车辆稳态安全仿真框架;建立车辆多体动力学、道路三维空间、驾驶员预瞄控制与跟随仿真模型,从车辆稳定性和驾驶员操作负荷2方面分析车辆稳态安全性。以小轿车为代表车型,针对某二级公路开展车辆稳态安全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当汽车以60和70 km/h行驶时,前后轮总体围绕平均轴重波动,稳态运行;以80 km/h行驶时,汽车冲出车道,轮胎最小垂直反力仍然大于0;3种速度下侧向加速度均大于0.3 g(g为重力加速度),且速度越高,侧向加速度越大,表明汽车冲出车道由侧滑引起。  相似文献   

10.
运材汽车一旦发生事故会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并影响运输任务的完成。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本文对影响汽车运材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作如下探讨。1教育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实践证明,60~70%的交通事故因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保障运材汽车安全行车,就要教育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林区运材汽车要着重注意的是:不要将车交给无驾驶执照的人驾驶;不要开英雄车;不要酒后开车;不要打疲劳战;不要抢道行驶;不要强行超车;不要开机件设备不符合要求的车;不要客货混装;不要在驾驶室内超额…  相似文献   

11.
为给冰雪下交通管控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支持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在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基础上,分析车辆受力及驾驶行为,讨论可能发生的追尾和侧滑事故,建立冰雪下单向双车道可能交通事故的元胞自动机模型(CAM);通过仿真校验该模型,并分析冰雪下流量-密度特性及管控措施下的事故概率。结果表明:应根据冰雪路面类型及道路几何线形采取不同措施以降低事故概率,光滑冰膜水平路面使用融雪剂并限速可将事故概率降低41. 02%,其他冰雪下水平路面采用分类限速可将事故概率降低34. 20%以上;纵坡采取融雪剂结合分类限速可有效降低事故概率;光滑冰膜下纵坡需安装防滑链或使用冬季轮胎以提高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王军  李有东  迟亚利 《安全》1999,20(1):20-22
汽车在使用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对易燃品的管理不严,以及交通事故中发生撞车、翻车等,都会发生火灾.汽车火灾与其它车辆事故一样,都会带来严重损失和后果,因此,在预防车辆事故中应高度重视汽车火灾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从安全角度提出了关于各类地区、各等级的汽车运材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阐述了道路环境与行车安全的关系,提出了运材道路的防雪、防滑和冰湖防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1项目的由来铁路与公路形成平面交叉的地方,应设量道口,以便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行人和牲畜通过。在我国,道口的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屡屡发生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现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曾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在我国林区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林区的道口多数为林业局贮木场专用线道口,运材汽车进出频繁,是发生行车事故和人身伤亡的危险地段,很多林业局都为此付出过高昂的代价。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所属林业局为例,满归林业局贮木场专用线道口尽管设有专人看守,但还是发…  相似文献   

15.
黄伟梧 《劳动保护》2003,(11):76-77
行驶的汽车因制动、转动惯性和其他原因,引发某一轴的车轮或两轴的车轮出现横向移动(即向侧面发生甩动)的现象,称为侧滑。汽车侧滑特别是后轮侧滑,对安全行车威胁较大,常造成碰撞、翻车、掉沟等恶性交通事故。据我国某省对驾驶员负主要责任的交通死亡事故的统计,因后轮侧滑而引发的事故占40%,其中,有50%是在驾驶员使用制动和转弯时发生的,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汽车侧滑的原因1.路面湿滑、油污或结冰等,其附着系数降低,且左右不对称,车轮载荷与路面附着力也跟着降低,稍有横向外力作用,就会引发车轮侧滑;2.制动时四轮受到的阻力不平衡,诸…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县镇交通运输十分繁忙。但是,由于一些相应的工作不够配套,不安全因素增多,交通事故非常频繁。据调查统计,舒城县1986年发生大的交通事故113次,伤亡93人,损失40多万元。从事故类型看,个体的撞车、翻车,轧人为多,支线上的事故,以翻车为多。事故原因归总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一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反映在道路、车辆的量与质关系的不协调性,即道路拓宽改建的量质与车辆增长的量质关系不协调,以及社会运输量与车辆更新的量质关系不协调。具体讲: 路──面窄质差多障。目前,除少数公路干线正在拓宽改…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白龙江林区地处西北高寒山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变化大。部分林区路段路基窄;路面质量差,弯多弯急,坡多坡陡,视距短,无中心分道线,给安全行车带来严重影响。日前已进人冬季,冰雪路面给安全行车又增加更多的不利因素。为保证行车安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1保持车辆技术状态完好行车前,驾驶员应对车辆各部件进行细致检查,尤其是对制动系、转向系、传动系以及钢板、轮胎等作检查,保证车辆处于完好技术状态。2在坡道上的驾驶驾驶员应根据坡道情况,选择合适的档位,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爬坡能力。上坡时,驾…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交通事故迅猛增长.保证适当的车辆行驶距离是预防高速公路事故的有效手段.论文根据车辆制动规律和运行状态,得出行车安全距离模型,同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说明和分析.采用MATLAB软件对高速公路车辆的安全距离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安全距离随车速和附着系数的变化规律,寻求既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又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合理的安全距离值,为降低高速事故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分析影响翻车事故伤害程度的各项因素及其对不同受伤等级事故的影响,根据人、车、路、环境及事故5方面的安全因素,构建考虑异质性的翻车事故伤害混合logit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计算相应显著变量的弹性;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假设检验,从22个备选变量中确定混合logit模型的输入自变量。结果表明:驾驶员性别、年龄、安全带使用、安全气囊展开、甩出车外、酒驾、毒驾、偏离车道行驶、疲劳驾驶、采取错误避让措施、车辆类型、车辆行驶意图、路段类型、限速值、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日期、不良天气、光线及路面条件与翻车事故伤害程度显著相关;年轻驾驶员与男性驾驶员群体对事故伤害程度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运行安全,笔者以获得汽车制动最佳效能并能自动适应路况变化为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通过分析车轮制动的动力学原理;运用自寻最优控制理论;进行了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设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充分利用最大附着力制动、实现自动路面识别并可提高汽车制动时的操作稳定性;进而证实了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汽车防抱死制动自寻最优控制方法,相对以往的控制方法更为简单和更适合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