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源渡航电枢纽工程对湘江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岳 《交通环保》2003,24(Z1):66-68
根据大源渡航电枢纽建成前后湘江水环境质量调查及水动力条件变化,分析了工程对湘江水环境的影响及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邓岳  李丽 《交通环保》2003,24(Z1):64-66
论述了湘江航运二期工程建设中大源渡航电枢纽坝区的移民安置问题及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3.
拟建项目位于松花江中游是鱼类重要通道的江段.是连接松花江下游与上游的鱼类活动、交流的通道,是黑龙江和松花江下游一些洄游鱼类上溯至上游产卵的通道.建坝后由于阻隔影响,将丧失松花江中游鱼类重要通道的作用,因此在枢纽处建立鱼道是必要的.根据江段的自然条件而确定过鱼设施方案及其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4.
在煤矿建设及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冒落、裂隙、断层及采空区等引发地表移动变形,改变了地下水的赋存环境,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及补给等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山西某地千万吨级立井开拓矿井井田区域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及分析,根据井田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探讨在建设及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地下水含水层、补给、径流、排泄等条件以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结合煤矿建设及开采过程中可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各类影响,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收集资料和实际调查基础上,对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水质状况及主要污染物进行调查,对该流域水环境进行监测,对水质状况做出全面评价,重点研究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投入使用后,该江段水质状况的变化及因素。结果显示:该工程投入使用后,哈尔滨江段的水质状况逐年提升。大坝截流后,随着悬浮物逐渐沉降,水质逐渐趋好,主要影响因子含量也逐渐下降;哈尔滨江段的着生藻类种类增加4个属、密度增加10.8倍,水体呈现出蓝绿藻比例升高、污染指数下降等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原高寒环境对直升机航电系统试验的影响、应对以及直升机环境适应性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分析高原高寒环境对直升机航电系统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直升机航电系统在高原高寒环境下适应性评价值。结果直升机高原高寒适应性可分为两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其中高原适应性评价指标的权重为0.7983,高寒适应性的权重指标为0.2135。某直升机高原高寒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价值为0.7692,适应性综合评价为较好。结论高原、高寒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都会对航空装备的试验和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航空装备乃至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直升机航电系统高原高寒环境适应性评价,提高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7.
用于环境适应性分析的航电产品应力仿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和振动是引起航空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问题的2个主要应力,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开展产品的热和振动应力分析.介绍了用于环境适应性分析的航空电子产品数字样机及其建模方法;讨论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的航空电子产品热应力仿真分析方法,以及基于有限元(FEM)技术的振动应力仿真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分析案例.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大兴安岭岭南农业开发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分析,阐述了岭南农业开发区建设有机食品基地的优势条件、建设原则及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并就如何建设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万咸涛 《环境科技》2001,14(3):26-27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巨型水电工程 ,堪称“世界第一坝” ;大型水电站之一的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上的第一坝 ;两坝分别位于湖北省宜昌县和宜昌市 ,相距约 4 0km。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三峡工程先后于 1981年 1月 4日和 1997年 11月 8日成功进行了大江截流 ,截流后 ,两坝间水环境形成了缓流的相对“静止”水域 (水域面积达 10余平方公里 ,流速 <1m s) ,因而 ,水域水文情势、水力条件、水环境与水生态要素都有了极大改变 ,形成了新的水环境。  黄柏河是长江一级支流 ,于葛洲坝三江上游引航道进口处注入长…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化地区的水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近20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苏州地区已成为我国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城市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研究从人居环境的建设角度探讨了人居环境与水环境的关系,分析了苏州水环境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水环境的改变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苏州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控制单元识别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松花江流域划分为27个控制单元,分析各控制单元水环境与水污染现状,筛选水域敏感性强、水质超标严重、排污强度大的控制单元作为优先控制单元,形成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结合全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问题及领域,确定各优先控制单元重点治污方向,形成松花江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重点。结果表明,松花江大庆市段、松花江哈尔滨市段、伊通河长春市段、嫩江齐齐哈尔市段、嫩江松原市—白城市段、饮马河长春市—吉林市段6个控制单元为松花江流域重点治污区域,涉及大庆市、哈尔滨市、长春市等重点城市点源治理、齐齐哈尔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环境风险防控等重点治污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松花江(黑龙江省段)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改进措施,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提出了改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程序,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内涵,从水资源量、水资源消耗量、水资源质量影响三方面出发选取了指标,构建了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三层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为评价与预测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数学和GIS的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以松花江流域1990—2006年15个国控断面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选择13种污染物为评价参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GIS的数据管理与空间表达能力, 从产业结构特征上分析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并运用地理信息手段表征流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整体水质呈现好转的趋势;河流水质的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嫩江区域受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区域枯水期污染较重,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流域水质区域差异性表现为支流污染重于干流,大城市附近水域的水质明显劣于其他水域水质. 流域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Mn,BOD5,氨氮和六价铬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地质环境的角度阐述了哈尔滨市水利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及动态变化预测.一方面优质的地表水供应增加,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另一方面松花江水位升高,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加大.受上述因素影响哈尔滨市地下水在不同地貌单元产生不同程度的上升,坐落在松花江漫滩上道里、原道外两区受到的影响最大.地下水水位将受到阶地地下水、松花江地表水补给,两种补给的叠加将使两区地下水明显提升4~5米,两区建筑物、特别是地下建筑物的安全受到不良影响,地下水水质也将受到江水的大量补给而改变.  相似文献   

15.
以松花江哈尔滨段为研究区域,基于2014—2015年哈尔滨市6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逐月水质监测数据和2014年秋季ETM遥感数据,通过不同空间尺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利用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在北方寒冷地区冻融期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水质状况整体状况一般,氮污染比较严重,融水期COD与BOD_5高于冰封期,冰封期氮、磷含量高于融水期;冻融期河岸带100、200、500、900、1500 m缓冲区这5种尺度下,对河流水质指标影响最显著的土地利用方式为水域和建设用地,影响最大的空间尺度为100 m缓冲区,200 m缓冲区次之.其中建设用地和旱田与除DO以外的任何水质指标呈正相关,水域则与其呈负相关.融水期水质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响应关系强于冰封期.在冰封期,水域对NH_3-N影响较大呈显著负相关,建设用地对TN影响较大呈显著正相关.在融水期,建设用地对COD影响较大呈显著正相关.在流域管理中,针对植被覆盖率低、建设用地占比高的流域应加强冻融期土地利用管控,合理开发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6.
1960—2014年松花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松花江流域及其邻近61个气象站1960—2014年逐日降雨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小波周期分析和地统计插值方法,分析流域内不同地形区和子流域年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松花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1 717.6 MJ·mm·hm-2·h-1·a-1,呈波动变化趋势,存在以15.2 a为主周期和4.7 a为小周期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且在1982和1998年发生显著突变;2)松花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特征与降雨量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与东南季风的影响区域相吻合;流域年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在流域西北地区年降雨侵蚀力呈增加趋势,而在中部平原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呈现下降趋势;3)年降雨侵蚀力随地形的变化表现为东部丘陵山地区>中部平原区>西部山地区。在东部丘陵山地区年降雨侵蚀力与经度、纬度显著相关(P<0.01),而在中部平原区和西部山地区降雨侵蚀力与海拔、经度和纬度关系不甚明显;4)流域内各子流域年降雨侵蚀力存在明显分异,年降雨侵蚀力在各子流域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从第二松花江流域到流域中游再到嫩江流域呈依次降低趋势,其分布特征与降雨量的分布一致,各子流域年降雨侵蚀力均呈不显著的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松花江大顶子山枢纽工程建设后,库区内水体流线及扩散规律的变化将影响库区内水质,受沿江排污影响,其规划目标的水环境容量将发生改变,因此对建库后上游水质总量控制进行研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松花江上游、嫩江、松花江干流肇源江段的污染进行调查,并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松花江肇源江段的四个断面的89年、98年及2003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了十六年间松花江肇源江段水质污染的变化状况及污染现状,并指出了今后松花江水质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Before 1970s the Second Songhua River and Ji Canal of China had been polluted seriously by mercury. During peak pollution period, mercury levels in water, sediment and fish body of these rivers were close to or even higher than that of famous Minamata Bay of Japan. Some residents who live near to the polluted rivers were affected and the methyl mercury values in their blood, hair and urine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people obviously . Since the fish had decreased even vanished in these rivers, so the food chain that transfers mercury to human also was out off almostly. However, nervous symptoms of Minamata disease were discovered among fisherman who had eaten more fishes. This report relates the stories about the mercury pollution of the Second Songhua River and Ji Canal.  相似文献   

20.
水电大坝扰动与栖息地质量变化——以漫湾电站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水电大坝建设对栖息地影响的原理和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水电大坝对栖息地影响的主要指标,建立了大坝对上游库区和坝下栖息地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云南省澜沧江干流上的漫湾电站为例,通过对漫湾电站建坝前后各个栖息地指标变化率的分析和集成,探讨了漫湾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对库区和坝下栖息地的影响,并确定了影响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漫湾大坝对上游栖息地的髟响强度值为0.53,对下游栖息地的影响强度值为0.37,即短期时间内,对上游库区栖息地的影响大于对坝下栖息地的影响;对上游栖息地影响最大的是栖息地连续性(1.00)和栖息地面积(0.58);对下游栖息地影响最大的是栖息地连续性(0.68)和稳定性(0.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