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WebGIS的西部生态环境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结合西部生态环境调查积累的大量环境数据,围绕西部生态环境网上服务系统建设的实际应用需要,基于Web技术对西部生态环境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整体组织和设计,并对其实现技术、功能、过程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该系统可为公众和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态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2.
准确快速地确定生态监察目标,以信息化的手段辅助现场执法以提高现场环境执法效能,是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的关键.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在构建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了利用卫星数据提取水源保护区的风险源信息,并对水源地所有风险源实现空间定位和准确统计.基于卫星数据和平板电脑,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定位技术,开发了水源地保护区现场执法系统,实现了现场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图属”一体化的业务集成,该系统可为水源地生态环境现场监察提供有利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利用面向服务的技术(SOA),建立环境管理基础数据库系统,实现环境污染源和环境质量信息的共享与应用;利用GIS和数据库技术建立环境污染源与环境质量的分析系统。围绕污染源及其不同应用层次的数据研究建立深层次的挖掘展示与应用平台,并尝试分析了污染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要求,针对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信息特征,描述了“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背景、系统总体结构、数据组织形式以及信息表达方式,并探讨了实现信息共享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系统网络的集成式服务模型、动态网页制作、元数据库构建、统计信息的空间化表达方法、空间统计分析和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等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松嫩平原西部为例,在构建生态环境胁迫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对生态环境胁迫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4年15 a间,除松原市和扶余县以外,其他县市生态环境胁迫系数都呈增大趋势,特别是大安市、长岭县、乾安县等地胁迫系数较大.采用相对指标法,运用GIS-EIS集成技术,对松嫩平原西部生态环境胁迫度进行分级.最后,分析了影响生态环境胁迫变化的驱动因子,并提出减缓生态环境胁迫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要求,针对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信息特征,描述了“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背景、系统总体结构、数据组织形式以及信息表达方式,并探讨了实现信息共享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系统网络的集成式服务模型、动态网页制作、元数据库构建、统计信息的空间化表达方法、空间统计分析和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等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西部山地区域小城镇经济基础普遍薄弱,并且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人们急于摆脱贫困所采取的非生态化行为愈演愈烈,山地生态环境系统所承受的压力日益加剧,因此当前在西部山地小城镇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维护的双重挑战。通过分析西部山地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现实,指出经济模式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的重要意义,并阐述了小城镇经济模式选择所应具有的生态化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西部山地小城镇经济模式生态化的对策,应致力于转变传统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以现代产业化方式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8.
洮儿河流域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吉林西部洮儿河流域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揭示了流域内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农业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按照地质、地貌、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灾害、环境质量等综合要素对流域进行了环境分区;最后论述了流域内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害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态环境损害,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辨析矿山生态环境损害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西部12省(市、自治区)矿产资源概况与开发特点,剖析了矿山土地毁损、生态完整性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等主要生态环境损害问题与不利影响,并从严格执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健全国家层面的矿山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制定西部地区矿山生态环境损害的监测、风险评估、保护与恢复治理的专项规划,以及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责任4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强我国西部地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以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评价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建立了一套由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居住条件和经济发展5个亚目标层组成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方法,计算各亚目标层评价指数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指数、公共服务设施指数、居住条件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4个亚目标层指数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指数均呈现京津和东南沿海地区最高,东北、华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的规律;生态环境指数计算结果则相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指数大于东北和华北地区,京津、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较小。最后,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指数的计算结果,将全国各省域划分为优、良、一般和差4个类型区,并提出各类型区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对策,以实现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1.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lies in the upper Hanjiang basin and is the source of water for the Middle Route Project (MRP) under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Scheme (SNWT) in China. The eco-environment of water resource area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ater conserv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d would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in Hanjiang basin as well as for the SNWT. Focusing o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DRA), this study established 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database. Based on the database, an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using integrated fuzzy AHP (FAHP) and GIS was developed for the DRA. According to eco-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anthropic effects, vulnerability was classified into five levels: potential, light, medium, heavy and very heavy. The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distribution and major problems of the eco-environment were analys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in the DRA was moderate overall. Regions with lower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were located in Qinling Mountain area in the northwest, Daba Mountain area in the south and the area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Danjiangkou Reservoir in the east. Two regions with very high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were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 in Henan province an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Shanxi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of the different factors of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different area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th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The results gained closely reflected the reality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of the DRA.  相似文献   

12.
王静雅  何政伟  于欢 《生态环境》2011,(8):1268-1272
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然后运用GIS技术,根据每个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和分指数,自动生成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及各不同侧面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渝西区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自然环境状况的空间格局大体吻合,但局部地区有差异。表明自然条件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起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同样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3.
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然后运用GIS技术,根据每个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和分指数,自动生成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及各不同侧面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渝西区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自然环境状况的空间格局大体吻合,但局部地区有差异。表明自然条件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起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同样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4.
县域农田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是农田数据管理和环境质量监测的新方式。文章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为目标,通过监测单元的划分、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规范化、数据编码、数据表的创建、数据录入、查询和应用分析等关键环节,对建立县域田块尺度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库的方法和体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态势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东北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并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了相关对策。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可采森林资源枯竭,荒漠化严重,黑土质量退化,湿地萎缩,城市河段水质污染严重,大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部分地区酸雨问题突出,资源型城市矿山环境问题严重;而受全球环境变化影响、振兴东北政策驱动以及某些新的污染问题的凸显,未来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仍存在恶化趋势。今后须结合东北地区实际,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科学系统研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营造绿色文化,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实施重大工程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力度。从总体上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障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6.
Land-use change in oases of arid zon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oas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typical case of successful efforts to mitigate land-use change, its drivers and effects on the oasis eco-environment at Keriya Oasis in the western arid zone of China using remotely-sensed data, official statistics, and data collect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 Mathematical models were developed to quantify important elements related to land-use change, including net change and total chang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approximately 17% of land-use types of Keriya Oasis changed between 1991 and 2002; (2)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limate change, and economic polices contributed to land-use change in the oasis; (3) inappropriate human activities were the main cause of land-use change and eco-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the oasis; and (4) the stability of the oasis is threatened by land-use change and unexpected ec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oasis and oasis–desert ecotone. The study suggests irrational human activity in arid zones, and that caution should be exercised to maintain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ases.  相似文献   

17.
黄凤茹  陈静生 《环境化学》1999,18(2):97-102
中国河流水质信息系统以关系数据库管理为主控,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河流站点属性信息、站点地理位置和水质测数据的管理、条件查询、网页查询及表达输出等。本文分析系统的研制思路和关键技术,介绍系统所处理的数据,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黑河中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黑河中游生态环境特点,基于PSR模型,选取9项能反映其生态环境脆弱性而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可拓理论和熵权法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综合评判模型,对黑河中游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民乐县和甘州区整体生态环境脆弱性相对较轻,嘉峪关市中等,肃州区、高台县和临泽县较重,山丹县最严重;各地区对不同评价指标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城市体系生态环境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态环境类型是随城市和区域不断发展而分化的产物,根据广东省城市体系格局,选取主要的十九个城市,确定适当的生态环境参数,对广东省城市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和主要类型进行多元统计复合分析,根据生态环境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将广东省城市体系划分为四个类型,为区域规划和城市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徐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州市为例,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徐州市1980~2004年25年的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徐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演变趋向:缓慢下降(1980~1989年)、快速下降(1989~1993年)、回升(1993~1995年)、急剧恶化(1995~1998年)、全面提升(1998~2004年),并从区域背景、经济发展、资源结构、产业结构、产业空间布局、城市市政设施、生态意识等方面对这种变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