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晓芒  江镕 《环境》2022,(1):28-30
<正>从前期研究到文本编制,再到报批实施,《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前后时间跨度达两年半。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为保障工作顺利完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成立了由书记、厅长任组长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带领由分管副厅长牵头,各处室负责人及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有关技术人员深入参与的编制工作专班,科学统筹、高位推进,最终使《规划》不负众望,以“实”“广”“新”的特点成为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在2021年向社会各界交出的一份优质答卷,让广东在编制过程中成为了一位“学习”踏实、“考试”出色的“三好生”。  相似文献   

2.
对国人来说,《为人民服务》、《纪念自求恩》和《愚公移山》可谓人人皆知。影响之所以如此深远,与“文革”时期列入“老三篇”不无关系。记得当时有一首专门歌颂“老三篇”的歌曲,至今我还能完整地唱出——“老三篇不但战士要学,干部也要学,老三篇最容易懂,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从“文革”中走来的我,切身感受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3.
"大树进城"反映浮躁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溪 《环境》2003,(3):43-43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中继“草坪热”之后又刮起了一股“大树移植风”。此风从上海刮起,迅速蔓延全国。当时就有许多园林专家呼吁刹住此风,但几年过去,此风反而愈刮愈烈。近几天又听到两则消息,一是大连将耗资2亿元“邀请”50万株大树进城,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2002年10月28日《京华时报》);二是浙江余姚从广西、江西、安徽、湖南等地购买了500余株树龄在100—400余年的古树用来装扮城市(2002年12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日中国》报道)。从移植大树发展到搬运古树,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4.
霍寿喜 《环境》2001,(3):33
孟浩然《春晓》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天,本是大地复苏、万物蓬勃的美好季节,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出现“不觉晓”的反常现象,这是何故?我们知道,人的生理活动与外界是有关联的。冬天,人们受到寒冷的刺激,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收缩封闭状态,血流量减少,皮肤就像一堵挡风的墙,抵御着寒冷,减少热  相似文献   

5.
近闻 ,某供电局领导在安全工作总结会上说 :“去年底 ,有一单位在施工中发生一起倒杆伤人事故 ,政治上经济上损失不少。我们接到事故通报后 ,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讨论 ,并对照检查 ,吸取教训 ,采取了防护措施 ,我们单位至今未发生类似事故。所以 ,今年应该总结的经验首要一条就是将别人的‘失’、变成自己的‘得’”。一番话说得与会者频频点头。将别人的“失”变成自己的“得” ,可谓是该单位在实践中得出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可喜可贺。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有些单位并非如此。出了事故 ,明明是自己的“失” ,却不能认真地分析“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到春季 ,不少人会出现打呵欠、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等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作“春困”。“春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生理机能暂时不适应环境所造成的。众所周知 ,在漫长的冬天 ,人的皮肤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 ,血流量减少 ,同时大脑和内脏血流量增加 ;而进入春天后 ,随着气温的升高 ,人的皮肤血流会增加 ,流入大脑的血流却相应减少 ,因而一时无法适应 ,便出现了“春困”现象。“春困”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隐患 ,不仅影响工作和学习 ,还可能引起各种事故。如汽车司机出现“春困” ,在驾驶车辆时 ,就会因昏昏欲睡和头脑不清造成判断失误而发生…  相似文献   

7.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节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务院2001年12月26日就《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做出批复,原则同意环保总局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等部门和各地编制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单位认真组织实施。《批复》同时要求各地和各有关部门紧密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切实加强环保工作,严格执行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确保到2005年环境污染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大中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批复》提出,《计划》是“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计划》,尽快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计划,把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纳入地方、部门和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认真落实。《批复》要求,继续重点抓好“三河”、“三湖”、“两控区”、北京市、渤海的污染防治工作,抓紧治理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水污染。继续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做好重点城市的环保工作,综合治理城市污染,建成一批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和建设。强化核设施安全监督。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遏制人为破坏。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大力进行生态  相似文献   

8.
毕舸 《环境》2004,(1):37
2003年10月25日,“第二届中华环境奖宣传万里行”活动拉开了序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发表了“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的演讲。可是,几乎就在同一天,我看到了这样的新闻。南有液化气公司、北有化工厂,中间一条臭水沟。白天吸“毒气”,晚上闻怪气味,就这样,被包围其中的无锡市崇安区广益镇广丰村几年来因癌症去世的有近20人,目前已查出患癌症者也已近30人,占了全镇癌症病人总数的60%以上,该村渐成“癌症村”。(10月25日《江南时报》)  相似文献   

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出自杜甫《春夜喜雨》的诗句。笔者早在孩提时代便已耳熟能详,岂料“知天命”之年再次诵读时,却能发现此前不曾有过的感受。诗圣毕竟是诗圣,平淡无奇的几句话便将那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神韵,以及诗人那超然物外、歌颂奉献的品德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全国“安全生产月”刚刚过去,在这期间,“安全”这个关键词也再次成为全社会“特别关注”的字眼,“遵章守法,关爱生命”主题渐入人心。走进一些单位,随处可以看到“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严禁违章操作”、“安全第一”等标语、横幅及宣传牌,有的单位还将《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以及《人身安全十大禁令》等制度上墙。  相似文献   

11.
关于《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编制过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计委关于编制“十五”计划的总体部署,总局从1999年上半年开始,就着手组织了环保“十五”计划的编制工作。在总局党组和“十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经过各司(办)多次讨论修改,至2001年初,基本完成了环保“十五”计划(初稿)编制工作。2001年上半年,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总局又对《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初稿进行了修改,并重点编制了项目规划。2001年7月初,将环…  相似文献   

12.
郑重 《环境》2001,(8):14-15
古人陶渊明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千百年来被奉作人间仙境,至今仍教人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才子苏东坡一阙“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不但尽现其清雅脱俗之本色,更触动了多少人思慕久长的心弦。从大自然中来,回大自然中去,这,是一个规律,也是一种呼唤,是源远流长的历史江河里激荡不息的浪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简称《规划》)。本文就“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等“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十四五”时期碳监测评估、PM2.5和O3协同控制追因溯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智慧监测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十五"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结束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2年1月11日至13日立即在北京召开200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学习贯彻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十五”和2002年环保工作。解振华局长在会上作了题为《落实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十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现发表于此,供读者学习。  相似文献   

15.
林琪 《环境》2022,(2):60-62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十三五”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到“深入”,意味着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进入新发展阶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有很大空间,需要着力解决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推动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爱说俗话,“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就是俗话中的经典语言。意思是干任何事情都要小心谨慎,哪怕有“一万”的可能,也要考虑到“万一”的不可能;或者是有“一万”的不可能,也要想到“万一”的可能。总之,这句俗话饱含哲理。但由于一万比一这个数字上的悬殊,却常常让不少人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就如我们买福利票,想中特等奖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这“万一”的可能要落到自己头上,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  相似文献   

17.
因为在养护以及树木生长环境两方面存在不良的因素,昆明胜利堂内一棵树龄30岁左右的雪松于不久前死亡。这棵树并非古树,也非名木,可昨天市园林绿化局却“小题大做”。带领相关园林专家及新闻媒体来到现场开了一个现场办公会。(4月29日《都市时报》报道)  相似文献   

18.
努力开创"十五"自然生态保护新局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结束之后的2002年3月11日至13日,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解振华局长在会议上结合贯彻中央座谈会和五次环保大会精神,重点就进一步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表了题为《深入贯彻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精神,努力开创“十五”自然生态保护新局面》的讲话。现将解振华局长讲话刊发于此,请结合实际学习贯彻,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进一步开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1前言由国家环保总局、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联合推出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绿色学校”的推出,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落实“搞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的实际行动。然而,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2加强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需注意的问题2.1提高认识是环境教育发展的前提。首先,要认真…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痛苦,极难耐也极难熬。这就是无法睡觉或睡不好觉。试想:明明想睡却偏偏睡不成,那无奈,那恼火,岂不是足以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 怪不得古代有“睡方”一说——想来也有趣,药方子中居然有叫“睡方”的,且“睡方”较之“仙方”更迷人,《老老恒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