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化工环保》2006,26(3):217-217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1月10日宣布,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减少水性涂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改善环境质量,促进水性涂料及相关产品的出口贸易发展,2006年1月1日起《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水性涂料(HJ/T201—2005)》开始生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烟气循环流化床的脱硫工艺及其流程,在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比对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展望了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还原-中和絮凝-生化-粉煤灰吸附法处理分散染料废水,处理效果较好。在废水初沉后COD为2800-3200mg/L、色度为2000倍的情况下,处理出水COD<200mg/L,色度低于20倍。试验结果表明,电化学还原对废水脱色有明显的效果;废水中的分散染料可生化性好,对生化过程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粉煤灰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对废水中COD的吸附能力可达到20mg/g。  相似文献   

4.
氨法洗涤脱硫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诗坚 《电力环境保护》1999,15(3):36-39,49
介绍火电厂烟气氨法洗涤脱硫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化学过程,并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进行经济性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废塑料生产汽柴油技术分析与应用中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志海 《化工环保》2002,22(5):268-270
从废塑料生产汽柴油技术的工艺流程入手,对该项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内容涉及原料来源及范围,裂化反应条件,传热与除焦,油品质量及收率,新形成的污染和经济效益评估等;指出了此项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两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甲胺磷生产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湘梅  高明华 《化工环保》1994,14(4):225-229
介绍了两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甲胺磷生产废水的试验情况。胺化废水脱氨后与甲基氯化物废话水按比例混合并稀释后,进行两段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当进水COD300mg/L、有机磷800mg/L左右时,出水COD<200mg/L,有机磷<25mg/L。  相似文献   

7.
物理化学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探讨了物理化学法处理环氧乙烷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Fenton试剂和冶金高炉瓦斯灰的氧化、混凝、吸附等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废水的色度可去除100%,COD可去除70%以上,通过实验,得出了适宜的处理工艺条件:Fenton试剂的投加量为3%H2O2浓度15mL/L,1mol/L FeSO4溶液3.5mL/L,瓦斯灰的用量为50g/L,废水的pH为4左右;加Fenton试剂处理和加瓦斯灰处  相似文献   

8.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固相萃取技术富集了水中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借助均匀设计法及计算机回归建模优化技术对4种PAEs的固相萃取条件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得到的最佳固相萃取条件:洗脱剂配比(正己烷与丙酮的体积比)30:1,洗脱体积2mL,洗脱速率4mL/min,上样速率8mL/min。富集后的试样用带电子捕获器的毛细管气相色谱仪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1000μg/L(DMP,DEP),0.2—100μg/L(DBP,DEHP),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70~1.0000,检出限为0.02-0.4μg/L,4种PAEs的回收率为69%~117%,相对标准偏差为2.5%~9.5%。[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树脂吸附法处理硝基苯和硝基氯苯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张全兴  王勇 《化工环保》1997,17(6):323-326,345
研究了用CHA-111树脂吸附处理硝基本和硝基氯苯生产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当废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含量为639mg/L时,CHA-111树脂的工作吸附容量为126mg/mL,处理水量为190BV,处理后硝苯类化合物的浓度〈5mg/L,去除率〉99%;采用异丙醇作脱附剂;表明该树脂的吸附与脱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和化学链燃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2/CO2燃烧技术不仅能使分离收集CO2和处理SO2容易进行,还能减少NOx排放,是一种能够综合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的新型洁净燃烧技术。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将流化床和O2/CO2燃烧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化学链燃烧技术打破了自古以来的火焰燃烧概念,开拓了根除燃料型NOx生成、控制热力型NOx产生与回收CO2的新途径,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创新性突破口。介绍了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和流化床化学链燃烧技术的原理和研究现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赵大传  杨厚玲 《化工环保》1996,16(6):346-350
对焦化厂蒸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了GC/MS分析,发现酚类,吲哚,喹啉和硫醇是主要污染物成分。对旨在降低蒸氨废水硫化物含量的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采用CWZ-01吸附剂的吸附法能使废水中硫化物降至30mg/L以下。  相似文献   

12.
用硫酸渣制备铁基颜料铁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普红  高均科 《化工环保》2003,23(2):100-102
以硫酸渣为原料,用黄铁矿粉作还原剂,采用湿式空气氧化法制备铁基颜料铁黄。试验得出的适宜工艺条件为:Fe^2 浓度0.25—0.40mol/L,氧化温度70℃,用氢氧化钠或氨水调节反应液的pH,氧化过程溶液的pH控制在3—4。依照该工艺制得的铁基颜料铁黄,其各项指标符合HG/T2249—91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日合作高硫煤脱硫技术-旋转喷雾法脱硫工艺的原理,工业试验的设备和系统,试验过程及结果,指出庐脱硫装备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再生资源联盟对外责任主体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废铅酸蓄电池再生利用技术及集成装备"科技成果评价会,该项科技成果由再生资源联盟成员单位株洲鼎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研发。评价专家组审阅了该项科技成果相关材料,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专题汇报,并观看了该项成果产业化生产线视频。  相似文献   

15.
王业耀  卢醒 《化工环保》1996,16(3):178-180
研究了H2O2和其它氧化剂对DPD法测定水中臭氧浓度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随着K1浓度或显色时间的增加,H2O2和其它氧化剂的干扰作用增加,当KI浓度为0.5g/L时,可以基本消除这些干扰作用,且当臭氧浓度低于0.6mg/L时,不影响臭氧对DPD的显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H_2O_2和其它氧化剂(以过氧化苯甲酰为例)对DPD法测定水中臭氧浓度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随着KI浓度或显色时间的增加,H_2O_2和其它氧化剂的干扰作用增加,当KI浓度为0.5g/L时,可以基本消除这些干扰作用,且当臭氧浓度低于0.6mg/L时,不影响臭氧对DPD的显色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简述了多种氨法烟气脱硫的原理和技术特点。主要介绍了湿式氨法烟气脱硫技术,为烟气脱硫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煤炭企业清洁生产的中/高费方案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煤炭企业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如何产生中/高费方案,分析了中/高费方案所占的比例。通过3个工程实例的分析证明,中/高费方案的实施给煤炭企业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淀粉黄原酸酯的制备、应用和发展,并着重介绍了季胺型和叔胺型淀粉黄原酸酯以及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用于处理废水中重金属阴.阳离子的独特优点。该项技术是美国1978年100项征奖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20.
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祝万鹏  杨志华 《化工环保》1994,14(5):268-273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能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水溶性,提高混凝处理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PH条件下,当臭氧投加量为7.5g/L时,DSD酸氧化母液脱色率大于90%,BOD5/COD达到0.3。当臭氧投加量为6g/L时,1-氨基蒽醌废水的BOD5/COD达到0.3。1-氨基蒽醌废水经投加量为2.5g/L的臭氧处理后,再进行两级混凝处理,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