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引言六种铂族元素是周期表上至今未被海洋学家系统研究的最后一族元素。属于第二和第三过渡族的这些元素(钌、铑、钯、锇、铱、铂),在氧化态的稳定性络合物的形成以及被生物体摄取方面,既有某些共同的,也有某些完全不同的化学性质。1969年,人们对地表铂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曾经做过以下的概括:“风化过程中铂族元素的行为,天然水中溶解的铂族元素种属的性质,以及天然水中这些元素的丰度基本上还是未知的……”。虽然在这以后的15年  相似文献   

2.
已有的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研究表明,铂族元素除通常在基性岩浆中迁移和富集成矿外,在表生和热液条件下同样表现出一定的地球化学活动性。因此,铂族元素的热液迁移和富集规律已成为帕族元素成矿作用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总结了表生和热液环境中铂族元素活动性的地质证据与溶解度实验研究成果,以加深和丰富对铂效元素成矿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对岩石风化程度敏感的化学风化指数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风化是引起岩石力学性能劣化的重要因素,风化敏感性指数是对岩石风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和较准确地确定岩石风化深度的基础。本文在大量不同风化等级、时间及不同深度下岩样化学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对风化敏感性化学风化指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前人提出的化学风化指数中,WI、WPI和LOI这三个指数对风化程度、时间和深度的变化都显示出明...  相似文献   

4.
铂、钯蜂窝催化剂高温老化对甲醇深度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铂、钯蜂窝催化剂及分别添加助化剂CeO_2或WO_3,并于500℃、700℃、900℃或1100℃下经受热老化4h后,考察催化剂比表面、晶相结构及其对甲醇深度氧化活性、产物分布及反应动力学网络变化的情况。实验证明,添加CeO_2后,降低了铂催化剂的耐高温性能,但对钯催化剂无明显影响。添加WO_3,降低了钯催化剂对甲醇的氧化活性。经X-线衍射分析证明,在1100℃高温下,WO_3与堇青石载体中的氧化镁和氧化钙发生强相互作用,生成了相应的钨酸盐。甲醇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甲醇在新鲜和高温热老化的铂催化剂上,反应动力学网络表示式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5.
(一) 发明的名称从铂系废催化剂中回收铂族元素的方法 (二)专利申请的范围该法是一种将氧化铝,二氧化硅等载体中含有的铂系废催化剂,在350℃—1200℃的温度范围内,用氯、氧混合气或氯、氧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进行处理,从而回收铂系废催化剂中的铂族元素的。  相似文献   

6.
张安迎  童昕  曾现来 《中国环境科学》2021,40(11):4821-4830
基于Gompertz模型预测中国2018~2050年民用汽车的社会保有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估算得出我国汽车高峰报废年限大约为9a.然后,通过市场供给A模型预测我国2018~2025年汽车报废量,结果显示,我国汽车报废量到2025年将达到2535.05万辆,并且地理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基于上述汽车报废量的时空分布,测算不同技术发展情景下废汽车三元催化剂中的铂族金属回收潜力和需求量.结果显示:如果按照当前催化剂消耗水平,全国铂族金属的需求量均在2019年达到峰值,铂钯铑分别达到4.57,65.70,7.92t,有望实现行业内闭环供应;如果以欧盟汽车尾气治理标准为目标,而现有汽车技术不发生根本变化,需求量将大幅增加,铂钯铑分别在2020年达到峰值85.01,109.38,8.37t,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为此,建议在汽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中,关注废催化剂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以促进前端生产环节在不同技术选择中考虑稀贵金属的供给限制.  相似文献   

7.
张安迎  童昕  曾现来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1):4821-4830
基于Gompertz模型预测中国2018~2050年民用汽车的社会保有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估算得出我国汽车高峰报废年限大约为9a.然后,通过市场供给A模型预测我国2018~2025年汽车报废量,结果显示,我国汽车报废量到2025年将达到2535.05万辆,并且地理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基于上述汽车报废量的时空分布,测算不同技术发展情景下废汽车三元催化剂中的铂族金属回收潜力和需求量.结果显示:如果按照当前催化剂消耗水平,全国铂族金属的需求量均在2019年达到峰值,铂钯铑分别达到4.57,65.70,7.92t,有望实现行业内闭环供应;如果以欧盟汽车尾气治理标准为目标,而现有汽车技术不发生根本变化,需求量将大幅增加,铂钯铑分别在2020年达到峰值85.01,109.38,8.37t,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为此,建议在汽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中,关注废催化剂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以促进前端生产环节在不同技术选择中考虑稀贵金属的供给限制.  相似文献   

8.
前言铂族金属是稀贵金属,其中铂和钯在地壳中含量只有0.005克/吨~0.01克/吨。金属铂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高纯铂可用于制造电极、电阻温度计等,铂的合金可用于电阻、继电器、热电偶等。铂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因此,铂铼催化剂是石油炼制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新型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它的载体是氧化铝,铂的含量约0.4%,有的还低,铼的含量约0.2%。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其催化作用逐渐降低,使用四年,就无法再用。然而,铂的价格是昂贵的,我国每年要花很多外汇进口铂。所以,开展从废催化剂中回收铂的研究,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前对亚美尼亚铜钼矿床的矿石中钯和铂的分布曾作过研究。很有意义的是在该矿石中发现有稀少的铂族元素——锇。锇在这里是由于长寿命同位素 Re~(187)放射性衰变而形成的:Re_(75)~(187)→Os_(75)~(187) β粒子,半衰期为4.3×10~(10)年。因此可以设想,锇能在主要富铼的矿物——辉钼矿中富集。作者曾研究了赞格祖尔铜钼矿床中含铼  相似文献   

10.
从厚膜工艺产生的废料中回收金铂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厚膜工艺过程中的金基废料分别进行蒸发,燃烧和破碎,然后集中焙烧,焙渣用盐酸洗除可溶性杂质,用王水浸出金、铂、钯。用Na2SO3优先沉淀金、用锌粉共沉铂和钯。铂、钯混粉用硝酸分离钯。王水浸出后的残渣经湿法还原PdO后,再用王水提取残余的钯。金、伯、钯分离提纯后,再用于生产浆料,本工艺适用于含银少的金基废料的回收。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与金银相比,人类发现和生产铂族金属的历史并不长。自1778年开始从哥伦比亚乔科砂矿中开采铂到现在只不过二百多年的历史。1823年德拜莱勒发现铂对乙醇的氧化和氢的氧化有催化作用,揭开了铂族金属的催化特性,导致了科学技术上的一次革命。铂(或铂铼等)催化重整几乎生产  相似文献   

12.
研制及使用钯铂/镍_(60)铬_(15)带状催化剂的过程,需要一种比较现实的易于推广的钯铂含量连续测定方法。鉴于发射光谱、原子吸收等仪器尚未大量普及,故根据矿石中钯铂含量连续测定的原理,结合催化剂的具体特点,通过多次的实践,制定出催化剂中钯铂含量的连续测定法,本法也适用于含钯铂的镀液测定。  相似文献   

13.
铂、金溶解度的热力学计算表明,大气氧饱和的食盐(1molNaCl)流体能够搬运具符合地质上实际浓度的、以氯配合物形式存在的铂族元素、金和铀。大量涉及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计算表明,流经合有石英、白云母、高岭石、磁铁矿和赤铁矿的岩石的、氧饱和的流体,开始将磁铁矿氧化为赤铁矿,然后使含矿流体保持高氧化态。这种氧化流体在向含水层运移时会使氧化-还原界面不断深入合水层,淋游开沉淀出铂和金。早先沉淀的铀和金的再溶解,取决于流体/岩石比及与之有关的氧化态的增高。因此,流体/岩石比的降低和/或氧化流体与大量还原流体的混合将使铀、铂族元素和金沉淀出来,说明这种模式可以解释澳大利亚北部地方阿利盖特河铀矿区与不整合有关的铀矿床中的金和铂族元素矿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早古生代橄榄岩-辉岩-斜长岩-辉长若-苏长岩建造的诺姆岗斯克地体中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在该地体中出现一些含硫化物的辉长岩带。其中铂族元素和银的含量都比较高,这些元素在硫化物中的含量分布是起基性-基性岩体分异作用形成的硫化矿床所特有的。这说明硫化物折出时铂族元素在熔体中的含量没有明显的降低,证明诺姆岗斯克地体规模很大。诺姆冈斯克(橄长岩-斜长岩-辉长岩)地体中铂族元素、金和银的地球化学(蒙古)(摘要)  相似文献   

15.
铂族金属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的特定位置以及它们在化学上的极端稳定性,使得地质学家们认为,铂族金属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是非常独特的,它们仅和铁组元素一起出现。铂族金属和亲石元素组共生被认为是不许可的,或者是一种异常的现象。据推想,  相似文献   

16.
1975年10月13—17日将在美国科罗拉多召开国际铂族元素讨论会。会议将要讨论的议题如下: 1.单独铂矿床的产状; 2.具显著铂族元素含量岩石的区域和构造位置及世界分布; 3.矿物学——铂族矿物和合成当量; 4.铂族元素地球化学: ①实验和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 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只是个开端。这与铂族元素在天然地质体中的含量太低有关。近年来,测定铂族元素和贵金属的物理化学方法(能测定的浓度为1×10~(-7)—1×10~(-8)%)得到了顺利地发展,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必须事先对金属进行浓缩和分离。О.Е.Юшко-Захарова等(1969)对岩石中Pt和Pd的克拉克值进行了初步地估算(g/  相似文献   

18.
<正> 引言 铂矿床及含铂矿床的研究没有多少出版物及实例可供借鉴,只是在1976年才出版了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开采矿体——南非麦伦斯基矿脉——的第一手重要资料,而其初步研究成果是P.A.Wagner(1929)在它发现和勘探后不久发表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有待解答。铂族元素的详细分布情况如何?它们呈独立的铂族矿物,还是呈固溶体分散在普通硫化物矿物中?若是这样,比例又如何?  相似文献   

19.
桂江主要离子及溶解无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河流水体的化学组成记录了流域内各种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的信息.对西江一级支流桂江化学径流的分析结果表明,桂江水体的离子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岩化学风化过程的控制,CO2是这一过程的主要侵蚀介质;H2SO4对碳酸盐岩的风化影响桂江河水的化学组成.大气沉降、人类活动、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化学风化对桂江水体贡献的溶解物质分别占总溶解物质的2.7%、6.3%、72.8%和18.2%.河流溶解无机碳(DIC)的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DIC)揭示桂江河水中的DIC明显被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对桂江颗粒有机碳(POC)的贡献达22.3%~30.9%,这表明岩石风化来源的DIC经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碳,并在迁移过程中部分沉积水体底部,进而形成埋藏有机碳.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化学可以估算所在流域的化学风化速率,但筑坝对此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以西南喀斯特三岔河和猫跳河河流-水库体系为研究对象,季节性调查了其水化学情况,并对其所在流域的岩石风化速率进行了估算,以评估筑坝对此的影响。调查水体的Ca~(2+)、Mg~(2+)、HCO_3~-、SO_4~(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 397、429、2 359、832μmol/L,表明其水化学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控制;这四种离子之和(MTDS)在水库中相对稳定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河流MTDS变化相对复杂且无明显规律,表明筑坝显著影响了原有河流的水化学。河流筑坝后水流变缓,水深增加,生物作用增强,导致MTDS在水库剖面出现化学分层,而水库底层泄水的发电方式使得大坝下游水化学继承了水库底层水的特征,由此利用坝前坝后水化学数据计算出的化学风化速率差异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