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跨世纪绿色工程是国家在“九五”期间推行的两大重要举措,“十五”期间将继续推行和完善这两大举措,对于重点环境保护城市和国家重点控制的流域和地区,全面推行以环境质量为目标的容量总量控制。“九五”期间的目标总量控制是以区域内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数据为准,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污染控制的宏  相似文献   

2.
选择了江苏3个典型的经济发展区域,就区域GDP与污水排放的关系,动态分析区域的水环境保护成效.苏州市经济发达、外资比重高,2005年人均GDP5.38万元,GDP与污水排放关系呈线性增长;南京市经济较为发达、国有大中型企业比重高,2005年人均GDP3.71万元,GDP与污水排放关系呈线性降低;徐州市经济相对欠发达、以煤炭重工业为主,2005年人均GDP1.32万元,GDP与污水排放关系呈波动状.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和污水排放特点,苏州市水环境保护重点应同时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南京市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徐州市主要应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浓度,使各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主要行业水污染物排放特征,最终结合深圳市“十二五”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提出全市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各地信息     
排污申报、许可证制度将在全国城市推开从国家环保局污染管理司主持的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研讨会上获悉,根据全国18个试点城市及部分正在推行许可证管理的省市的实践,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可以使环境管理目标化,污染治理综合化,工业市局的合理化,限期治理法制化;并有利实行重点污亏染重点控制,重点水域重点保护,避免“一刀切”的管理。为此,国家环保局决定:1990年,全国城市基本要实行水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制度;1992年,各大、中城市和重点保护区域要基本上实行排污许可证  相似文献   

5.
区域水污染物总量优化分配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科学的总量分配方案,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技术关键。本文通过安阳市铁西区的实例研究,提出对污染物的总量优化分配,为区域实施总量控制、许可证制度管理,提供有效的和可行的分配方案。安阳市是全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试点城市之一。铁西区是安阳市的工业集中区域,也是城市的主要污染区域。根据该地区的水污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工作日益被重视。江苏省根据国家《“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制定了《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之后由江苏省环保局、物价局、财政厅又颁布了《江苏省按排放水污染物总量征收排污费试点暂行办法》,确定六个城市先试行,提出对36种排放水污染物同时计征排污费(即多因子总量收费),对每种污染物,均按其污染当量数和单位污染当量收费值计算排污费,并按排污单位的行业及接纳排放废(污)水的水体  相似文献   

7.
金浩波 《环境导报》2003,(13):32-32
为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环境管理必须从以往单一的浓度控制向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并举的管理模式转变。总量控制是将某一控制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以内,以满足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总量控制既是一种环境管理的思想,也是一种环境管理的手段。为了实现这一跨越,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以达到根据环境容量对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的目的。与总量控制相对应的浓度控制是一种传统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法的污染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是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经济手段,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控制策略。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权交易双方利用市场机制及环境资源的特有性质,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通过交易实现低成本污染治理的制度。它是政府用法制制度将环境使用这一经济权利与市场交易机制相结合,使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紧密结合来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九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环境保护政策,作为一个企业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在一定“总量”控制范围内,能不断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一个大型造纸厂“八五”期间的经济发展与排污状况,阐述企业应从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寻求新的经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总量控制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菱 《环境科技》2003,16(3):38-40
为了使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并真正收到实效,对“排污许可证制度”核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排污行为的有效约束、企业排污权的转移与交易、区域污染物排放状况的调控,以及如何确立该制度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答 :将排入某一特定区域环境的污染物量控制或消减某一要求的水平之下 ,以限制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总量。总量控制是对末端治理的一种改革和实践 ,他所追求的区域总体上治理费用最小 ,能有效的控制新污染的产生 ,调动企业控制污染的积极性 ,势必要求企业在污染物总量控制方面 ,选择最佳的生产工艺 ,最佳的实用处理技术 ,必然要推动企业在控制污染方面要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改造、改变原材料结构 ,改革工艺等措施减少排污 ,实现最佳的经济与效益的统一。(1 )对不超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 ,可颁发《排放许可证》 ,对超出排污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环境和生态仍然存在着巨大破坏的形势下,面对环境保护的两大任务,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其核心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执行环境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有效执行,可以使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成为全面统筹的和谐的科学发展,同时也为企业科学的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二、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控制。因为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区域环境质量呈现密切相关的关系,所以,  相似文献   

13.
<正>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将贵州建成一个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的“公园省”,贵州环保部门将加大力度,削减各行各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腾出环境容量;继续推行总量控制制度,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稳步下降。在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贵州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工业固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总体上控制在1995年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九五”期间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总量控制的分解原则是到2000年总体上控制在1995年的排放水平;国家重点控制地区和流域要有所削减;东部发达地区在1995年基础上有所削减,中部地区持平,西部地区略有增长,但控制在10%。 日前,在西安市召开的全国“九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会议上,初步确定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12项,即大气污染物指标有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污染物指标有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汞、铅、镉、六价铬排放量:固体废物指标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方法.建立了由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技术经济政策──技术规范──微机管理系统组咸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该项研究的主要成果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其最终研究成果可划分 3个层次。①基础层次 :中国总量控制排污指标体系研究 ;国家污染物总量宏观控制系统开发研究 ;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宏观分析研究。②方法层次 :淮河流域COD总量控制方法研究 ,包括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 ,淮河 1 997年目标评估以及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规范与实施指南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依托技术研究 ,包括中国各行业水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 ,1 2项主要污染物污染控制技术以及建立污染物控制技术信息查询系统 ;水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导则 …  相似文献   

17.
水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是以环境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以市场为手段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式。有偿使用通过构建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在无偿指标分配基础上利用市场手段优化区域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指标配置,能在排污收费政策的基础上增加治污资金筹集渠道;交易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点源污染治理效率,有效弥补命令控制型管理政策的不足,创新污染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期间全省监测工作的回顾和总结1.环境监测在为环境管理服务中 ,发挥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作用一是围绕全省“一控双达标”工作 ,各级环境监测站共完成了 7795个工业污染的监督监测。在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污染防治过程中设置了 6 1个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断面 ,对 89个省重点监控水污染源及 2 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监督监测 ;编写、报出《山东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河流断面水质监测公报》5 0期 ,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配合环境监督管理完成了全省“三同时”等验收监测工作。“九五”期间完成各类监测数据 5 10万个 ,与“八五”…  相似文献   

19.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是建立在天然水体对污染物具有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理论上,即天然水体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污染源应根据纳污水体的环境容量来确定其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技术关键是污染源与水质目标之间的响应关系.总量控制的核心是污染负荷的分配.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决定,大理市为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长期以来,大理市一直采用污染物浓度控制,由于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过大,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局部地段水域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程度。强化环境管理,势在必行。目标总量控制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控制指标,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