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宿迁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方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中结合宿迁市的特点。从组织机构,宣传教育,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业企业的管理和引导,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城市建设,生态主导产业的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宿迁市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方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智刚 《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103-105,128
以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生态示范区为例,针对城市行政辖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相对独立性太弱的特点,对在规划中需特别注意的政府职责层次、示范区区域界定及建设区模式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根据该区生态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植被的现状调查和对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提出提高该区植被覆盖率及改善生态环境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于刚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4):F0004-F0004
“十五”期间,新疆环境监谢中心站着重从遥感监测技术入手.以“说清新疆宏观生态环境现状”为目的,开展新疆宏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工作。为满足环境保护和管理的要求,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从2004年起着手准备建设“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网络。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和论证,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从2005年开始将逐步推进生态监测“天地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兰州地处黄土高原西部,生态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频繁.依据兰州具体生态地质环境背景,城市规划建设应采取“宜东不宜西、宜北不宜南、宜上不宜下、宜高不宜低”的原则,城市整体规划应向东部榆中塬发展和向北部秦王川开发.对地质灾害频发地带,城市建设应采取躲避政策.城市人口密度布局应采取低密度、多中心、多分散原则,对已有利的生态地质环境区应采取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环保法规和生产实践,提出火电厂建设时期“三同时”检查所作的几方面工作的内容及要求;并阐述了火电厂建设时期“三同时”检查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陈忠梅  赵延昌 《干旱环境监测》2001,15(3):162-164,178
通过对昌吉州近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建设的概述,并对“八五”末期和“九五”末期生态环境现状的对比,说明昌吉州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建设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的生态现状和生态设计内涵,并对城市和建筑的生态设计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创新成果,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2019年以来,江苏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省级试点工程共5类59个工程项目。在总结了试点地区工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生态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协同理念认识不足、生态修复保护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够、生态修复经验总结及全周期管理有待加强、打破界限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亟需完善等问题及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政策建议,以期打造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的江苏样板。  相似文献   

10.
生态市建设规划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分析了生态市建设规划与早期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存在的差异,探讨了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的一些基础理论和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状况,“十三五”期间全省基本实现大气、水、土壤、噪声、生态、污染源等全覆盖,“十四五”初期优化调整了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加大了自动监测力度。通过分析当前全省监测网络建设中存在的覆盖不全面、技术不完善、服务不深入等问题,提出了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等各要素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按照全面监控生态岛建设进程的要求,在分析和识别崇明岛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相关规划、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了崇明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优化研究。采用遥感与地面相结合、人工与自动相结合、理化与生态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了全要素、全覆盖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立体监测网络体系,围绕崇明岛五大功能分区,进一步优化了水、气、声等常规环境监测网络,拓展和完善了土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要素的监测网络,以期进一步优化预警监测网络,进而为崇明生态岛建设进程的动态评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1五年来全省环保工作总结 1.1积极探索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进的新路.五年来,全省通过环保“三同时”验收的建设项目有3000多个,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6.3%.在项目实施中,坚持“以新带老”削减污染,新增废气处理能力164.29亿标m^3/h,新增废水处理能力266.6t/d,形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良性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4.
序言     
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中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体自然空间,而长江和黄河流域承载着中国最广大的人口和经济。我国高度重视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大保护“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水生态环境管理正处在由水污染防治向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转变的阶段。《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大纲》提出了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原则,明确了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推动开展全国生态质量监测评估的背景下,分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监测工作现状及开展生态质量监测的必要性。从优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职能、强化生态质量监测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科技项目引领示范等角度,提出了兵团生态质量监测体系的构建思路,以及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建设、生态质量样地监测、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等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监管对生态质量评价的需求角度梳理了我国生态监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我国构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必要性,并从网络建设目的、原则、空间布局、监测内容和工作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了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构建思路,最后指出"十四五"期间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点任务,即开展生态质量综合观测站建设并进行生态功能相关监测和评估研究,开展生态质量监测样地系统建设并进行生态系统结构组成监测,从引导生态保护修复的科学性和提高自然生态用地利用效率出发开展生态质量监测和评价的尝试,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质量监测与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庆城县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指出了影响和制约今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因素,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对今后治理、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并对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建设步骤内容进行讨探.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西部大开发中环境保护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应与生态保护双管齐下,在西部大开发中应以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扬长避短,发展我区具有特色的产业。  相似文献   

20.
对江苏省南京和苏州12个典型生态示范区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进行了凋查。结果表明,生态示范区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程度随土地利用类型不同而污染程度有所不同,以工业用地为主的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明显高于以农业用地为主的土壤,其总量呈现出由工业区用地到蔬菜瓜果用地逐渐降低的趋势。2个示范区4环及其以上PAH含量明显高于2环-3环PAH,主要为石化燃料高温燃烧造成;而以农业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等,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类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