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磁性树脂吸附-离子交换组合工艺对某公司排出的电镀综合废水进行处理,系统地阐述了各处理单元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废水能稳定达到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序批式预处理+连续式处理方式对汽车镀饰电镀废水进行分质处理,工程实例处理规模为200 t/(12 h),总投资600万元,运行成本为9.6元/t,出水Ni、总铬、Cu浓度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出水CODCr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出水氨氮和TP达到《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 33/887—2013)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物制剂法对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含镍废水和含铬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并在连续试验条件下考察了工艺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生物制剂深度处理工艺对含镍废水和含铬废水中镍、铬的去除效果好,出水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3的限值要求;生物制剂协同氧化工艺对含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显著,对于浓度较低的前处理废水(COD<400mg/L时)的COD去除率平均约为90%,最高可达95.2%,可以直接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规定的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和《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得出《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的颁布将对造纸行业的影响。且初步探讨了满足GB3544-2008的制浆造纸生产及其污水处理工艺,拟为现有企业的升级改造和新建企业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铝合金镀镍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结合工作实践,从电镀废水水质特征、处理工艺及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国家新颁布的《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厌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对医院原污水处理进行改造 ,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 996 )中的二级标准和《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GB1 84 6 6— 2 0 0 1 )。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滤-两级反渗透组合膜系统处理电镀废水,在膜系统前根据不同废水分类分别设置不同的预处理工艺。系统运行4周,各类废水的RO产水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含铬RO浓缩液浓度2000~2400mg·L-1,含镍RO浓缩液浓度4800~5600mg·L-1。  相似文献   

8.
采用"预处理+两相厌氧+SBR"工艺对啤酒生产制麦废水处理进行工艺改造。该改造项目投产至今8年多,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结果表明CODCr去除效率达95%,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21-2005)二者标准较严值。  相似文献   

9.
电镀废水原处理工艺与现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两套工艺首先均是对含氰废水和含铬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预处理后与酸碱废水均质为综合废水,两套工艺在综合废水处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处理工艺为一级物化,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现处理工艺为二级物化,出水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相似文献   

10.
温州市某电镀厂,在电镀表面前处理过程中产生一股有机前处理废水,该类废水有机物含量高,CODcr≥800 mg/L,可生化性差;用微电解组合ABFT生化工艺处理该类有机废水,经调试运行表明该物化生化法处理该有机废水效果稳定可靠,处理效果优良,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二标准有机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某上市企业,在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一股化学镀镍废水,该类废水中含有各种络合剂及助剂等物质,严重影响重金属镍、磷酸盐等去除;用酸性氧化沉淀+离子交换深度处理法工艺处理该镍系废水,经调试运行表明该方法处理稳定可靠,处理效果优良,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三标准,即出水总镍≤0.1 mg/l、总磷≤0.5 mg/l。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中和-气浮-砂滤-活性炭吸附处理电镀废水,该工艺重金属及COD去除率高,处理效果稳定,运行可靠、技术可行,工程验收合格后,处理后出水长期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江苏某电镀有限公司每天产锌镍合金电镀废水约300m~3/d,采用Fenton预处理+重捕剂工艺进行处理。进水Ni~(2+)、Zn~(2+)、COD分别为9 mg/L、12 mg/L、180 mg/L,PH:11~12,出水Ni~(2+)、Zn~(2+)、COD可分别控制在0.3 mg/L、1.0 mg/L、70 mg/L以下,PH:6~9。Ni~(2+)、Zn~(2+)、COD去除率可达97%、93%、59%以上,出水可稳定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标准。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生物强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电镀工业园区的物化出水,重点考察了本工艺对进水COD、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强化工艺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COD、氨氮,混凝沉淀工艺能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当进水COD在200~ 350 mg/L、氨氮在20~35 mg/L时,出水水质能够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2的标准,即COD≤80 mg/L、氨氮≤15 mg/L.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某胶片厂采用“水解-好氧生化工艺为主、物化预处理及深度处理为辅”的工艺处理该厂生产废水。工程运行以来,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效果稳定,处理后的外排废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二级标准的要求。提出由于对原始数据的掌握不准确,致使Ag 的去除效率虽达到设计指标,但浓度值仍超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要求,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铁碳微电解装置存在的偏流、堵塞、填料板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措施,对装置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进行了现场中试实验。通过在装置内部增加挡圈防止设备偏流,增设废水内循环工艺防止设备堵塞,改变填料的结构防止设备板结。采用改进型铁碳微电解设备处理青岛某电镀废水,稳定运行120 d出水平均值ρ(Cr6+)为0.03 mg/L,ρ(Cr)为0.04 mg/L,ρ(Zn~(2+))为0.12 mg/L,ρ(Cu~(2+))为0.67 mg/L,达到了GB 21900—2008《电镀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且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铝合金电镀环评中污染防治措施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铝合金电镀环境影响评价中废水分类、水质特征及污染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对电镀废水分类原则、处理工艺及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国家新颁布的《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广东某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主体工艺采用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兼顾了过滤、反硝化脱氮及除磷功能。改造后污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GB18918-2002)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较严值,可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惠州某线路板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为1280 m3/d,原出水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4/1597-2015)“表2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表”标准。为满足广东省及惠州市更加严格的水质考核要求,2020年对处理设施进行提标改造,新增磷酸盐交换树脂、膜生物反应器和活性炭吸附工艺。改造后项目运行效果良好,出水化学需氧量为21~35mg/L,总磷为0.20~0.32mg/L,氨氮1~2mg/L,石油类0.4~0.6mg/L,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其他项目稳定达到(DB 44/1597-2015)表2标准。  相似文献   

20.
管锡珺  徐秀丽  王卫刚 《环境工程》2013,31(2):12-13,16
分析某购物中心综合污水现有处理工艺的缺陷和潜力,通过调整出水回流,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一级改造为二级,调节鼓风量,设计能力由300 m3/d提高到400 m3/d,废水进水水质ρ(COD)由500 mg/L提高到1 083~1 146 mg/L,改造调试稳定后,出水水质ρ(COD)为126~140 mg/L,COD去除率为87%~93%,出水水质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