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面板EKC(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及其东中西部地区1996—2013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研究了我国资源化利用水平和无害化处理水平对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经济发展呈现"倒N型",东西部地区呈"N型",中部地区呈"倒N型",总体上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先下降后增长再下降的趋势,但也存在区域差异性,我国东西部地区呈现增长的趋势;我国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对危险废物的减量化具有较大的影响,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而危险废物处置水平对危险废物减量化影响较小。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我国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能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是最有效的处理危险废物的方法。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实现废物处置与水泥生产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3.
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能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是最有效的处理危险废物的方法。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实现废物处置与水泥生产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4.
从危险废物的来源和对环境危害入手,结合危险废物在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过程中的特殊要求,对我市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对危险废物的全程管理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危险废物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危脸废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管理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导致申报统计工作薄弱,处理处置不合理。应尽快健全危险废物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对危险废物实行集中处理处置,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对其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  相似文献   

6.
简述广州市危险废物污染控制现状,根据“三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全过程管理、严格管制和集中处置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广州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关键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风险防控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我国当前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面临的形势主要是产生量大且持续增加、污染事故频发和环境风险凸显、利用处置短板明显以及综合利用风险防控明显不足;面临该严峻形势的关键原因,包括管理制度顶层设计不够完善、风险防控基础研究薄弱、环评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和管理支撑体系不够完善.针对面临严峻形势的关键问题,建议从4个方面加强危险废物风险防控:①加强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协同,强化产生者主体责任;②强化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监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机制;③建立《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名录》,统一协调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和利用处置管理;④完善危险废物管理标准规范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和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8.
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是全过程管理的最后环节,是实现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的有力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难于利用的,这就需要为其寻找一条环境可接受的最终出路。然而现阶段还缺乏这样的处置设施,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尽快建立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存在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等一系列问题。l建立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必要性1,1废物的产生和污染状况急需处置设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资料表明,目前全省危险废物的年产生量达120万吨,综…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现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环境标准进行了梳理。结果显示,法律中确立的一些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尚未得到全面落实,管理过程中主要侧重无害化防治,而减量化和综合利用化的管理较为薄弱;危险废物管理的环境标准体系也还需进一步完善。建议修改、完善现行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全面落实现有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实施,在危险废物管理中采取优先顺序策略,加强源头减量,促进资源化利用,在加强危险废物管理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完善环境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基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3R"理论原则,构建了适合青岛市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权重体系,确立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分级标准和评判模型,并对2005年青岛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市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为0.7291,处于Ⅱ级水平,即中等循环状态;其下属的三个功能指标评价结果表现为: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人均废水排放量、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置率是影响青岛市循环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家庭产生的危险废物因产生量少、分布广泛、难以管理等原因,尚未纳入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家庭危险废物混同生活垃圾进行管理、处置,对地下水、大气、地表水、土壤产生污染。文章对美国及欧洲的家庭危险废物管理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其管理措施为:在法律管理体系下,以分类收集为主,宣传教育为辅,采取无害化处置方式。我国目前对于家庭危险废物的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处理处置设施也不完善。文章基于对国外管理特点的分析,针对我国国情对家庭危险废物管理提出以下建议: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收集、运输和处置系统;通过教育宣传等方法提高全民对家庭危险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环境质量改善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环保工作的核心,危险废物管理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在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底数不清、减量不足、利用不畅等问题,频发的危险废物非法倾倒和掩埋已成为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诱因,严重威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国改进传统的危险废物管理方式。文章从危险废物无害化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提出构建危险废物无害化管理大数据应用研究平台的建议,实现依靠数据管理、数据决策和预测性分析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主要包括资源化利用、物化处理、焚烧处理、安全填埋等,其中资源化利用可对有价值的危险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焚烧处理可通过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处理有害物质,安全填埋则是将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后在安全填埋场填埋,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废酸、废碱、重金属废液等危险废物的处置。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适用于物化方法处理的危险废物,以及相应的物化处理方法和此类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为安全有效地处理处置危险废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简讯     
天津建废电池处理中心由天津再生铅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承担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处置中心建设项目 ,日前在天津开发区化工区投入施工。该项目一期工程预计今年 7月竣工 ,年处理能力将达到 1~ 2万t,成为全市最大的再生铅原料基地。为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 ,天津市将建立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处置中心列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重大项目 ,以加快实现废铅酸蓄电池的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处理。据了解 ,该项目总投资 1 .1 5亿元 ,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资 1亿元 ,通过对收集、储运、分拣、拆解和回收金属等进行全程控制 ,防止二次污染 ,将…  相似文献   

15.
调查分析青岛市废有机溶剂产生现状、污染特性、处置流向及回收利用的概况。结合青岛市产业结构特点,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提出废有机溶剂管理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对危险废物的有效管理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过探讨目前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的现状以及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分析了深圳市危险废物处理站固体废物资源化的相关措施,以及该措施在我省其他固体废物集中控制站推广应用的可行性.从而得出了固体废物集中控制处理的一些优点,阐述了解决固体废物集中控制处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依据鞍山市工业固体废物包括普通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及处置现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潜在危害,并根据鞍山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主要途径及污染防治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依据鞍山市工业固体废物包括普通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及处置现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潜在危害,并根据鞍山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主要途径及污染防治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上海市现行的危险废物转移申报及运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上海市危险废物转移申报及运输系统,系统包含了危险废物网络申报交换平台系统、危险废物集运系统、运输单位的招标与运费价格系统的设立;阐述了该系统的设置及运行模式;提出了危险废物"动态管理"模式,即对于不定时发生的危险废物流动源采用动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面分析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危险废物管理信息,(包括国内外危险废物管理法规。技术标准、处理处置技术、进出口管理信息和技术文献资料)数据库及其局域网的研制,完成了该系统的系统分析及系统设计,建成了一个以信息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