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宽温催化荆在燃煤电厂全负荷脱硝中的应用。该新型宽温催化荆可在SCR入口烟温275-420℃范围内连续运行,脱硝效率不小于85%。研究结果表明,在100%负荷工况下,SCR入口烟温375℃,脱硝效率为85.31%。在35%负荷工况下,SCR入口烟温275℃,脱硝效率为85.05%。使用该新型宽温催化剂可保证燃煤电厂机组在全负荷工况下的脱硝需求,但需增加一定的投资。  相似文献   

2.
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再生系统排放的烟气包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是炼油厂的主要污染源。随着脱硫脱硝装置的投入运行,负荷高、压降大、氨逃逸等新问题陆续出现,对装置长周期运转带来威胁。为了降低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脱硫脱硝设备负荷,减少脱硝系统的喷氨量,在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系统中应用BCH-TX脱硝助剂后,对催化剂活性产品性质和收率基本无影响;当脱硝助剂维持在催化剂总藏量的2.08%左右时,再生烟入口NOx质量浓度可降至300 mg/m3以下。  相似文献   

3.
张捷 《能源环境保护》2016,(4):29-30,12
在40℃下采用微波-超声浸渍方法制备了高分散Fe/Cu-ZSM-5催化剂,在小型脱硝活性测试装置中进行脱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脱硝催化剂,铁铜负载的ZSM-5分子筛脱硝催化剂具有更低的反应温度,负载量最优的催化剂在120℃即具有80%以上的脱硝效率。Fe和Cu双过渡金属负载的效果要好于单金属负载,这可能是双金属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低温SCR脱硝技术路线对水泥窑炉进行深度脱硝,设计建设了烟气处理量为10000m3/h的SCR中试实验装置,考察了在SNCR装置后烟气中未能反应的NH3进一步在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装置的脱硝效果,并分析了不同入口NOx浓度对脱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水泥厂仅采用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和低氮燃烧技术,能够将烟气中的NOx控制在100~135mg/Nm3,在不喷氨的状态下SCR系统的脱硝效率可达到50%以上,说明SNCR反应存在着一定懂得氨逃逸;在SCR系统补充喷射氨气后,SCR脱硝效率有显著的提升,可提到至80%以上.通过低氮燃烧、SNCR与SCR等脱硝技术的联合使用,可将水泥炉窑烟气中NOx的排放浓度控制在50mg/Nm3以内,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将经过较长时间稳定运行后催化剂从系统中取出,进行成分、孔径分布和脱硝活性对比,结果表明催化剂内部微孔会被部分堵塞,导致比表面积降低,但经吹扫处理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可恢复,说明催化剂在水泥窑炉烟气条件下长期运行未出现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5.
催化剂的性能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中的关键部分,采用浸渍法制备了V2O5/TiO2催化剂,对其脱硝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探究了煅烧条件对脱硝性能的影响,并运用BET、XRD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煅烧时间下制备的催化剂脱硝效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没有改变,仍然存在一个最佳温度窗口;煅烧时间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要低于煅烧温度。  相似文献   

6.
以飞灰为载体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脱硝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飞灰作为催化剂的载体 ,担载Fe、Cu、V、Ni等过渡金属作为活性成分制成脱硝催化剂 .对飞灰作为载体的催化剂进行了各种表征分析 ,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利用固定床反应装置进行了催化脱硝实验研究 ,结果发现 ,飞灰作为脱硝催化剂的载体是可行的 ,其中担载Cu作为活性成分时脱硝效率最好 ,在温度为 2 70℃时NO的转化率达90 %以上 .最后 ,对活性炭和页岩灰作载体时的催化脱硝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飞灰的催化活性仅次于活性炭 ,而页岩灰的活性最差 .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硝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对某厂600MW机组烟气脱硝系统的运行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采取提高脱硝系统入口一次风量、适当调整催化剂入口烟气温度保护动作定值、根据机组负荷波动情况提前进行调节、提高热解炉电加热器的稳定性、按要求对管路进行冲洗及加装伴热装置等措施,有效的减少了脱硝系统运行中保护动作的次数以及因加热器故障、系统结晶等情况而被迫将系统退出运行进行长时间检修的情况.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有效的提高了烟气脱硝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可供从事烟气脱硝系统的设计、运行及维护人员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火电厂机组负荷调整对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效果的影响,试验以SCR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的方式,分别对5台火电厂机组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烟气的温度、氧含量、污染物含量、脱硝效率以及SO2/SO3转化率等进行测量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的降低,氧含量以及NOx质量浓度升高,温度、脱硝效率以及SO2/SO3转化率降低;同温度相比,氧含量变化对NOx生成量的影响更大;而温度对于脱硝效率以及SO2/SO3转化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燃机烟气具有浓度低、NO_2及H_2O含量高等特点,传统催化剂难以直接用于其脱硝处理。文章针对高钒SCR脱硝催化剂低温活性好、宽温域、抗水性好等优势,开展高钒催化剂性能与反应机理的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钒、钼添加量的催化剂。结果表明钒、钼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和4%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硝性能,在220~440℃保持95%以上的脱硝效率。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水性,O_2浓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不大,NO_x浓度过高或过低时,脱硝效率有所降低,烟气中适量NO_2的存在对催化性能有促进作用。表征结果显示,该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活性组分均匀分散,Br?nsted酸和Lewis酸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对燃煤机组脱硝超低排放进行改造前后的性能对比评估与研究,可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超低排放改造提供指导与借鉴。以已实现脱硝超低排放的某600 MW燃煤机组SCR脱硝装置为例,评估了该机组脱硝装置超低排放改造前后的脱硝效率、入出口NO_x浓度分布、出口速度分布、氨逃逸、SO_2/SO_3转化率、系统阻力等运行参数,掌握了此台机组脱硝装置主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组SCR脱硝装置在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后整体性能良好,较改造前各方面性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流场不均、局部流速过高过低等问题,并相应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于实用的排烟脱硝装置必须具备下述条件:(1)脱硝性能高,长期连续运转性能好,能随设备负荷变动而变动;(2)装置小型化,气流损失小,设备和运转费用低;(3)没有副产物、废气等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
脱硝催化剂性能检测与评估是SCR脱硝系统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研究对某600MW燃煤电厂在役蜂窝式脱硝催化剂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掌握了催化剂样品整体性能现状。检查了催化剂外观情况,对催化剂理化特性(微观比表面积、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磨损率、抗压强度))、工艺特性(脱硝效率、活性、氨逃逸、SO2/SO3转化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催化剂存在孔道及微孔堵塞、活性下降现象,活性下降约19%,超过设计值。通过对催化剂性能的检测分析,提出了SCR脱硝系统后续优化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燃气工况特点,以高钒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浸渍法添加钨进行改性,考察了V_2O_5-WO_3/Ti O_2催化剂的SCR脱硝活性,表征了WO_3掺杂对V_2O_5氧化还原能力和酸性位的影响,并研究了该类型催化剂的SCR反应历程。结果表明:对于高钒脱硝催化剂,WO_3掺杂可以显著拓宽催化剂在280~440℃内的活性区间,但无法大幅提高催化剂的最高脱硝效率。活性温度区间得以拓宽的主要原因是WO_3掺杂后与V_2O_5发生强相互作用,在TiO_2表面形成V—O—W物种并提高V~(5+)物种比例,从而增加表面Br■nsted酸和Lewis酸位。在SCR脱硝反应中,催化剂表面酸性位对NH_3的吸附和活化是反应决速步骤,其后与气相NO反应,由气相中O_2补缺催化剂活化NH_3过程中消耗的晶格氧或—OH氧。  相似文献   

14.
砷中毒是SCR脱硝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阐述了SCR脱硝催化剂的砷中毒机理,介绍了最近SCR脱硝催化剂砷中毒理论及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且,列举了砷中毒脱硝催化剂的主要再生技术,对比了不同再生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对脱硝催化剂的再生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水力循环澄清池运行中所遇到的混凝效率低、出水水质差、抗冲击负荷能力弱等瓶颈问题,该试验通过对涡流澄清池与网格澄清池的启动、除浊效果、产水能力、抗冲击负荷能力进行平行对比试验,研究了涡流澄清池实际运行效果,确定了涡流澄清池的最佳运行工况及相关设计参数,为微涡流澄清技术在水厂改造、净水装置研发及其他工程应用提供设计参数支持和推广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燃煤电厂SCR脱硝实际工况下失活的商业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设计了鼓泡水洗、淋滤水洗和超声波水洗3种再生方法,通过比表面积测定(BET)、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SEM-EDX)、程序升温还原(H2-TPR)、原位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等表征方法对再生前后的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并在固定床脱硝性能测试平台上对催化剂再生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鼓泡法比其他2种方法能更好地恢复催化剂脱销活性,改善催化剂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在恢复催化剂氧化还原能力和去除失活催化剂表面K、Ca元素的效果上也更优;3种方法在恢复失活催化剂表面酸性上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钙基吸收剂液相氧化法协同脱硫脱硝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CaCO3作为吸收剂,利用单隔板喷射鼓泡实验装置研究了NaCl02作为氧化剂的协同脱硫脱硝效果,并与KMnO4进行了对比.考察了不同试验条件对NO和SO2脱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NaClO2的脱硫脱硝效果优于KMnO4;低pH值有利于NaClO2氯化脱硝,但对于KMnO4氧化脱硝,pH值无明显影响;提高SO2浓度或降低NO浓度均可提高NO脱除效率,NaClO2的氧化脱硝特性较KMnO4显著;提高氧化剂加入量和喷射管浸没深度均可以提高脱硫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18.
固定化光催化剂的稳定性一直是限制光催化氧化技术实用化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环管型连续流反应器对所研制的碳黑改性TiO2薄膜光催化剂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光源、有机物负荷、阴离子对光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不同负荷下光催化剂表现出的稳定性进行了动力学描述。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254 nm光源和低负荷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活性艳红X-3B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试验中,4个月内活性保持不变,并且不受水中的SO42-、NO3-以及硬度、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低钒和无钒基氧化物类NH_3-SCR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H_3-SCR技术是脱硝领域中应用最多和最为成熟的技术。现已工业化应用的V_2O_5-WO_3(MoO_3)-TiO_2催化剂存在低温活性差、操作温度范围窄,活性组分V_2O_5具有生物毒性等缺陷。因此,开发高效、稳定且无毒的新型无钒基NH_3-SCR催化剂成为脱硝领域的研究热点。以不同活性基的氧化物催化剂为主线,综述了国内外低钒和无钒基氧化物类NH_3-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原料配方和制备工艺对催化剂性能和反应机理的影响,并展望了脱硝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波浸渍法、传统浸渍法制备一系列V2O5-WO3/TiO2催化剂,对催化剂的反应活性进行考察。研究表明:与普通浸渍法相比,超声波浸渍法可以提高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拓宽催化反应的温度窗口。超声波浸渍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对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有较大影响。浸渍时间增加,催化剂脱硝效率也随之提高。超声波功率增加,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先提高后降低。在超声波频率28 kHz,超声波功率400 W,超声作用时间1.5 h,超声水粉比为100 mL H2O/10 g TiO2的条件下,制得的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脱硝效率接近100%。通过SEM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超声波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成分在载体上分散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