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迫在眉睫.根据我国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和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的特点,我国应专门制定针对土壤污染的法律治理土壤污染,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应采取单一的土壤污染整治法模式,土壤污染整治则应采取效益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2.
土壤污染会严重降低土壤价值,尽管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效,特别是可耕种用地,而土壤污染的发生会进一步破坏有限的土地资源。为了有效避免土壤污染的产生,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做好对土壤污染的风险管理工作,在风险管控的核心思路下,开展治理管控工作,为土壤污染风险的控制与减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配套技术方法的有效应用,这样也能达到治理污染土地、实现土地再利用的目的。文章对我国土壤污染风险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指出了风险管控思路下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外动态     
瑞士土地保护法令生效瑞士联邦委员会宣布,瑞士土地保护法令于1986年9月1日起生效。该法令目的是为了长期保护土地的肥沃,即保护已被大气、有毒物和垃圾污染的土地。它共有7个条款,其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规定联邦委员会和各省具有监视土壤污染的职责;(2)建立和发展全国土壤污染物监测网;(3)确定评价土壤污染的时间;(4)规定10种重金属和氟的污染指示值;(5)规定当土壤被污染其肥沃不能得到长期保证时,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污染物排放造成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土壤污染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土壤污染防治的理念从"先污染后治理"向"谁污染谁治理"的观念转变,土壤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土壤污染防治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难点,本文对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剖析,并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指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土壤监测水平落后、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薄弱、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短缺等难点问题,为此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一是开发新型土壤监测技术;二是健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三是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开发;四是拓展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污染尤其是耕地污染非常严重。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此外,全国土地污染防治基础薄弱,全国土壤污染的分布和程度尚不清楚,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正在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相关立法机制研究,针对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之间紧密地关联,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协调土壤以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仍然是当下我国污染治理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从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法律制度和法律责任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就如何协调土壤污染地防治与地下水的防治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07,(4B):21-21
我国土地污染尤其是耕地污染非常严重。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此外,全国土地污染防治基础薄弱,全国土壤污染的分布和程度尚不清楚,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土壤的污染种类出发,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修复法、植物修复法和微生物修复法等。同时针对我国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提出了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对已经污染的土壤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修复、改良,同时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与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9.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从土壤的污染种类出发,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修复法、植物修复法和微生物修复法等.同时针对我国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提出了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对已经污染的土壤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修复、改良,同时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与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尽管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存在一些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规定,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土污染防治法》,从而不能为中国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地法律支撑和法律保障。本文在分析美国、日本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基础上,就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壤污染治理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污染企业由城市内圈迁移到城市外围,大量受污染土地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直至今日,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严重。欧美等发达国家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启动土地污染相关立法工作,英国于1974年颁布了《污染控制法》,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荷兰1987年制定了《土壤保护法》等。2016年5月31日,继"大气十条"和"水十条"之后,中国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  相似文献   

12.
杜平 《世界环境》2016,(4):27-30
正目前,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形势严峻,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农用地土壤污染不仅致使农民失去赖以维持生活的土地,而且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危害健康的污染事件的发生。改变农用地土壤污染现状,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安全和农民权益,己势在必行。近邻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面临同样的土壤污染问题,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确立了以源头控制-污染监测-污染区域指定-污染区域修复-污染区域解除为主要管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形势,对发达国家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有效防治土壤环境污染的经验予以评析,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市场经济手段的融入提供借鉴,提出应在构建公平合理的土壤污染责任者付费机制的基础上,运用市场经济激励手段,鼓励社会资金更多地参与进来,不断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逐步建成土壤污染防治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总体安排和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生贤局长深刻阐述了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意义,客观分析了我国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强调了防治土壤污染是全局的一项重点工作,并对这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与难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分析了不同类型土壤污染的原因。提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应采取"逐步消减存量,严格控制增量"的策略,并针对不同土地用途给出了消减存量和控制增量的具体措施。分析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在工矿用地土壤污染预防、污染地块分布、快速与低扰动调查、高效实用修复技术、修复效果评价体系以及修复基金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并针对这些难题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土壤污染形势严峻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瓶颈。全面准确掌握土壤污染状况是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严格防治土壤污染,有效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环境监测,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覆盖全面、科学合理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是土壤环境监测的基础,是必须优先进行建设的。中央财政预算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投入逐年增大,2015-2017  相似文献   

17.
正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大环境保护和民生工程,已经纳入国家环境治理体系。2016年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7年初,环保部公布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延伸和细化,明确各方责任。然而,关于土壤污染防治我国仍缺乏专门性的法律条款;土壤污染防治法律责任体系尚未确立,责任追究和费用追偿制度仍未形  相似文献   

18.
土壤污染的防治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虽然政府一直重视对土壤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但污染情况仍然较为严重。文章在对浙江省农业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在农业土壤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快立法、建立并共享土壤污染数据库、设立农业土壤环境保护专门机构、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大对污染土壤治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矿山土壤污染的情况非常严重,但缺乏矿山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性法律。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完善的土壤保护和矿山土壤防治法律体系,其中有许多做法值得借鉴。本文提出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时应增加矿山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规定,以预防矿山土壤污染并有效治理和恢复受污染的矿山土壤。  相似文献   

20.
重污染企业附近土壤由于长期的污染累积,加上企业退役时忽视了污染物的有效处理,退役后的土地在二次利用时普遍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通过分析重污染企业对土壤污染的途径、类型和程度,以及退役土地污染的环境风险评价及其治理方法,结合重污染企业退役前后的环境管理现状,提出要制订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和用地土壤标准,出台土壤修复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明确土壤修复责任主体,建立土壤污染修复和风险保障金制度,实施全过程的环境管理,并确保土壤污染信息透明化,研究和引进先进的修复技术,严把土壤修复质量和验收关,规范退役土地利用程序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