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对相关危险废物的环境保护管理如何具体适用法律和部门规章的有关问题,环境保护部经研究,近日做出答复:一、机动车维修企业产生的废机油(包括未使用完毕残留附着在机油桶中的废机油),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所列“900—249—08其他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  相似文献   

2.
采用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及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冷轧钢铁加工行业危险废物产污特征.研究表明冷轧钢铁加工行业危险废物的产生主要来源于酸洗、轧制、污水处理等环节,危险废物种类主要是废酸(HW34)、乳化液(HW09)、废矿物油(HW08)、表面处理废物(HW17)等.废酸、表面处理废物是控制企业危废产生量的关键因素,提高酸洗工艺效率、废酸循环利用能从源头上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有效降低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3.
作为广受关注的社会源危险废物,废矿物油、废铅酸蓄电池具有显著的环境危害性,但同时也具备显著的可回收利用价值。本文在调研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状况,以及所建立的相对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经济性政策的同时,也对目前国内特别是北京地区的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的产生情况、回收利用状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近年来的产生量呈明显增加趋势,但其回收利用状况较为混乱,不够理想,大多数社会源危险废物无法进入具备合法资质的正规处置单位,无法得到合理妥善的利用及处置,对环境的威胁较大。本文针对此状况,在管理政策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有助于国内对废矿物油、废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危险废物会对人体健康甚至区域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文章通过对某大型铜冶炼企业危险废物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企业在危险废物管理中缺乏针对性,铜冶炼企业危废存在含水率多、泄漏环节多、废矿物油收集范围大等问题,笔者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企业自身管理、人员培训、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更加精细化的管理,逐步规范危险废物管理,减少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从危险废物的涵义出发,指出了危险废物的特性和分类,分析了中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置现状,工业危险废物对水体、大气、土壤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从工业企业、经营单位和环保部门三个层面,指出了工业企业危废业务薄弱和管理不规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处置能力不足和结构不合理以及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的三大问题,提出了解决好危险废物的出路问题、抓好重点种类危废管理和深化重点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三项对策建议,做出了必须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危险废物的非法转移是近年来出现的规避环境监管的新型违法形式,其性质恶劣、危害极大、隐蔽性强.在此以一起危险废物跨省非法转移案件为例,剖析了案件发生的根源,明确了现行法律与实际不适应、环境监管缺失、舆论宣传力度不够、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堪忧、缺乏危险废物信息共享及信息通报制度、危险废物应急反应能力低下是制约城市危废监管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危险废物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何统筹解决好固体废物在产生、贮存、转移、加工利用以及处理处置过程中对大气、水和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是我国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加强固休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在固废的产生、贮存、转移、加工利用以及处理处置过程中,应加强相关行业、区域和企业危险废物的环境监管;妥善处理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和总量减排过程中的固体废物;创新管理手段,提升固废环境管理水平,以提高固体废物污染的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8.
废矿物油处置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矿物油处置方法较多,但目前处置工艺较原始,大部分不能满足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对几种处置工艺的比较,笔者提出一套可以达到环保要求的处置工艺路线,并强调废矿物油的有效处置,首先应加强对产废企业的宣传教育,在教育的基础上,严格监督管理,作到从源头控制废矿物油,这样才能达到全过程监控废矿物油,实现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的目的,保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9.
界定机动车维修、报废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水、土壤污染为机动车二次污染,并通过实地调查、监测分析广州市12家定点报废汽车回收公司,开展机动车二次污染现状研究。研究表明,报废机动车回收过程中对资源化金属的回收利用成效较好,但对用途不大的部件随意渠道转移,对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未能较好处理;大多没有完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直接排放;土壤多项特征污染物超标严重。针对广州市机动车二次污染现状,提出了加强法规建设、环境监控、行业管理、清洁生产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归纳整理以及实地调研分析,研究了重庆市废有机溶剂的产生特性.结果表明,重庆市废有机溶剂产生行业多达11种,废有机溶剂的产生量从2011年的20万t,到2015年增加到了40多万t,,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9%,2016和2017年的产生量趋于稳定状态..化工行业的产生量占总产生量的99%,其次为电子行业与汽车制造行业.重庆市的废有机溶剂主要处置方式包括精蒸馏回收,危险废物焚烧炉焚烧以及水泥窑协同处置等.结合重庆市产生行业及产生种类,回收方式等特点,对重庆市废有机溶剂的管理提出了分类回收、加大回收率及小量豁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导致汽车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危害性逐步凸显,本文通过分析汽车维修行业产生的主要危险废物的危害性和管理现状,总结了目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建议,为汽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的监督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环境统计数据的分析,对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综合利用、处置和贮存,从行业来源、区域分布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合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企业自建设施和政府集中处理设施处理情况,对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处理和环保监管对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量环境统计数据的分析,对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综合利用、处置和贮存,从行业来源、区域分布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合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企业自建设施和政府集中处理设施处理情况,对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处理和环保监管对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来我国多地发生危险废物非法倾倒事件,暴露出危险废物监管中的相关问题。美国也发生过类似事件,随后建立了危险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文全面梳理分析了美国危险废物监管经验,基于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危险废物监管制度的政策建议:明确及细化产废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全国危险废物信息数据库,建立危险废物及产废单位分类管理制度,加大对非法处置危险废物违法人员的处罚力度,配套使用公众监督、经济激励、法律宣贯等保障措施,加强危险废物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固体废物量也大幅增加,比如城市居民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餐饮行业产生的大量经营废物和城市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留下的大量建筑垃圾。常见的几种城市工业固体废物中,还有一些是危险废物,它们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而危险废物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威胁。这些固体废物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同时也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工业固废化自从被提出后就引起国家的重视,但是由于工业固废行业尚未成熟,不管是固废行业还是参与固废监管的政府部门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值得期待是,固废行业并没有因此就停下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多关于固废行业规范化管理对策被提出。  相似文献   

16.
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 强化危险废物环境监察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废物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及《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使危险废物的环境监察工作步入新常态。当前环境监察工作面临危险废物环境违法事件集中式爆发、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偏低、危险废物大量堆积等问题,本文从技术支撑缺乏、执法监管缺位、执法队伍能力建设薄弱等方面分析了危险废物环境监察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危险废物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危险废物环境监察机制创新、强化宣传培训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秦皇岛市废矿物油的产生和排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废矿物油资源化是解决近岸海域油污染的最佳条件,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废矿物油资源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危险废物产生现状、发展趋势、行业及地区分布特点的分析,重点阐述了目前我国危险废物源头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危险废物监管的实际及管理要求,从加强危险废物基础数据调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危险废物监管体系建设以及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等方面提出我国危险废物源头管理的对策建议,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危险废物管理提供了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特性,对公众健康或环境构成重大或潜在的威胁.基于东莞市危险废物产生、处理、处置情况的调查分析,归纳出该市危险废物监管难点和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危险废物管理经验,结合东莞市实际情况,提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对策与建议.建议加强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理;提升处理、处置综合技术能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升危险废物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甘氨酸法生产草甘膦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母液,该母液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废物,成分复杂,含有较高含量的难降解有机物、盐、草甘膦、COD和总磷等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大. 膜处理/高温催化氧化、多效蒸发/定向转化两种组合工艺对母液都可以进行较好地处理,能够去除母液中的大部分污染物,然而处理过程中会向环境排放废气和废水,也会产生磷酸氢二钠、焦磷酸钠、氯化钠等废盐. 母液处理产生的废盐的危险废物属性不明,使得对其的管理混乱,且废盐综合利用和处置的环境风险都很大;由于缺乏甘氨酸法草甘膦废盐污染控制标准,阻碍了其综合利用;母液处理产生的废水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缺失,致使废水的环境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管控. 针对母液产生和处理现状以及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优化生产工艺实现母液减量化、利用组合的母液处理工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增加母液处理产生的废盐、制定甘氨酸法草甘膦废盐污染控制标准和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5个方面全面提升母液的环境风险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