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给出的结果快、成本低,对大量放射性监测样品能起到快速筛选的作用,故它是核与辐射应急监测中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测量项目。主要探讨在移动放射性化学实验室中,如何快速准确的开展应急环境样品(水样、固体样品)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即提出优化设计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车载辐射环境实验室监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系统以实验室搭载的放射性探测设备为主,将GPS定位信息、气象参数、放射性核素指标等现场监测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至监测中心,完成中心和现场监测系统之间的远距离实时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库存储和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实现即时数据传输和控制命令的交互,完成核事故应急决策和指挥,可用于环境放射性应急监测的快速响应行动。  相似文献   

3.
基于放射性比对土壤样品的制备过程,全面的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来源。5种核素参考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569%~2.708%(k=1),并将评定结果应用于参比实验室测量结果的评价过程。评定方法适用于同类固体放射性比对样品的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地学知识可应用于LIS智能化分析及辅助遥感影像解译,是国土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明确了土地利用地学知识概念,构建了多数据源的土地利用地学知识体系,针对不同数据源分析了土地利用地学知识的获取及表达,并着重对土地利用地学知识辅助遥感影像解译进行了阐述,指出采用知识辅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是亟待深入开展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的监测质量,需要对其过程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通过实例对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包括仪器的检定以及稳定性的检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平行双样、加标回收和质量考核。  相似文献   

6.
为了及时发现地表水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对地表水进行放射性监测成为辐射环境监测的必要项目,本文分析了2018年新疆主要地表水断面总α、总β、锶-90、铯-137、镭-226、钍和铀的放射性水平,对掌握新疆地表水放射性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采集了乌鲁木齐河、塔里木河、伊犁河出境口断面、额尔齐斯河、伊犁河中哈国界断面、额尔齐斯河中哈国界断面六个有代表性的地表水断面,采用实验室放化分析得出新疆地表水中放射性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新疆大学本部校园内辐射环境水平状况,对校园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氡浓度水平、土壤中核素含量及红湖水样等采用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方法进行现场测量、采样与实验室分析工作。结果表明,新疆大学本部校园内辐射环境水平处于乌鲁木齐市本底值范围之内,未见放射性异常。  相似文献   

8.
核事故与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本文针对目前核电厂面临的积存的低中放固体废物超出暂存库设计容量和时间的困境,分析核电持续发展带来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需求和放射性风险,深入探讨了我国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废物处置责任划分不明确、核电发展与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国家职能存在割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出台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选址规划、建立独立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公司、建立和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基金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利用GB6768—86《水中微量铀分析方法》,就原国营二二一厂退役过程中建造的放射性污染物填埋坑监护期间近三年来周边观测井水中铀浓度监测分析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废水高效处理是制约核能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高含盐放射性废水处理是直接影响放射性废水最终处理处置效果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在高含盐放射性废水处理方面,国内外在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方面差距仍然非常明显。膜处理技术由于自身的技术特点,在非放射性高含盐废水处理和国外放射性高盐废水处理方向有一定应用。因此,本文系统地就膜技术的特点、在非放射性行业以及目前在国内外高含盐放射性废液的应用进行调研、分析和论证。对膜处理技术在放射性高含盐废水的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判断,并对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初步建议,以期为后续的高含盐放射性废液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孟达天池地学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黄河形成演化过程与沿黄特大型滑坡形成演化史角度,分析了孟达天池的形成原因及地学内涵。认为:孟达天池是滑塌型堰塞湖,形成时间应该是全新世暖期。  相似文献   

12.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是对地质公园中进行科学规划和对地质遗迹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在对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公园内地质遗迹的类型与特征,对资源类型进行划分,依据地质遗迹景观的评定体系和评定方法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提出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地学意义、地学科考价值和旅游价值,为公园的科学开发、功能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中的辐射不同于环境中其它有害物质所带来的污染。其理由不只是因为它们对人体的影响方式有所不同,而更为特殊的是环境中的辐射在猿还没有进化成人之前就早已客观存在了。人类从来就处于自然辐射之中,从呼吸的空气到吃进的水和各种食物,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农村,无不受射线的照射。就是我们人体内部也始终有一些放射性核素在照射着。如果从1890年贝克来发现了天然铀具有放射性和1898年居里夫妇在实验室里得到了放射性物质镭和钋算作是人类研究放射性的开始,那末自从各国进行大气层核武器试验以来,  相似文献   

14.
燃煤电厂对环境与人群所产生的辐射影响早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境内重庆、河门口、江油等燃煤电厂烟尘中天然放射性水平的分析,估算出由烟尘沉降所造成周围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本底的年增加量不到0.1%,这说明由烟尘沉降每年对土壤所产生的辐射影响是较小的;然而由于沉降的放射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于土壤的表层,因此随电厂运转时间的增加,其所产生的辐射影响就必须引起重视了;本文通过对电厂周围表层与深层土中天然放射性水平的比较与分析说明,燃煤电厂的长期运转有可能使周围表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本底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基本建设情况和运营现状;通过分析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历年监测数据,研究废物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历年收贮放射源及放射性废物的数据,研究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对全省核与辐射安全的重要性和作用。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运行安全,未对周围环境造成辐射影响,为省内辐射安全工作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3):58-58
<正>为什么说人类生活在放射环境中?实际上,人类的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宇宙射线;2.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3.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相似文献   

17.
谢云  陈大华 《四川环境》2013,32(2):113-117
为了对经多年暂存且受“5.12”地震影响的放射性废物包装体运输到国家规定处置场进行处置,需对待运输的放射性废物包装体进行整备以达到运输和暂存的要求,待整备的放射性废物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放射性废物整备工艺流程处理后,尤其是对放射性泥土和已损坏或变形严重的包装体采用自主研发的工艺进行整备后,放射性废物包装体达到了相关标准要求,满足了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和放射性废物体和废物包的特性鉴定要求,放射性废物整备运输后减轻了项目实施单位的废物暂存压力。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是四川省唯一的放射性废物(源)国家二级暂存库,是保证四川省辐射环境安全的重要设施。通过对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辐射环境监测方法的介绍,从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和大气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水平、土壤中敏感核素含量等方面,分析了2011~2018年的辐射环境年度监测报告数据。结果表明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运行良好,辐射环境安全,不存在放射性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随着核技术在工业、医疗、探矿、科研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放射性危害认识的提高,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辐射环境安全。本文介绍了青海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基本情况和安全管理做法,并就如何加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安全运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四川燃煤电厂对周围土训的辐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电厂对环境与人群所产生的辐射影响早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境内重庆,河门口,江油等燃煤电厂烟尘中天然放射性水平的分析,估算出由烟尘沉降所赞成周围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本底的年增加量不到0.1%,这说明由烟尘沉降每年对土壤所产生的辐射影响是较小的,然而由于沉降的放射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于土壤的表层,因此随电厂运转时间的增加,其所产生的辐射影响就必须引起重视了,本文通过对电厂周围表层与深层土中天然放射性水平的比较与分析说明,燃煤电厂的长期运转有可能使周围表层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本底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