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沙漠绿洲的开发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区的农业活动、特别是沙漠绿洲的开发,改变了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几年来的沙漠绿洲气候与防风林的研究、气候资料的分析和实地考察表明,中国西部干旱区最近43年来的沙漠绿洲开发已改变着那里的局地气候环境,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和农业的方向发展着。在沙漠绿洲的开发利用与局地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反馈作用:环境变好→绿洲发展→环境更好→绿洲再发展;环境恶化→绿洲退化→环境更坏→绿洲再退化,甚至消失。决定这两种反馈作用的是大环境的变迁和绿洲开发利用中是否合理利用资源和按自然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2.
加强人口调控保护沙漠绿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人口调控保护沙漠绿洲我国沙漠绿洲散布在内蒙古西部、宁夏银};D平原、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吐鲁番等盆地边缘。但近年来由于人口密度过大和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这些西北绿洲大面积急剧萎缩。据专家们估算,这些地区现有沙漠绿洲面积14万平方...  相似文献   

3.
建立新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分别测度2000年-2010年新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和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协调模型,测度两者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进而分析两者的协调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缓慢下降,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不断上升;两者的协调关系从中级协调-优质协调-中级协调,协调发展度表明两者的协调处于相对低层次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中国沙区周边山地降水资源及其对绿洲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东北到西北长约4500km的大部分沙区为山地所环绕,山地阻挡了水汽的输入,大部分降水在山地迎风坡降落,而沙漠中年降水量只有200~300mm,西北沙漠中心地带年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甚至十几毫米。但山地截留的降水又源源不断地输入沙漠而形成片片绿洲。山地成为绿洲主要的水源供给地。水是绿洲的命脉,无水即无农业,而山地可称得上是绿洲的“命根”了。从山地到绿洲之间有一个植被稀少的荒漠地带,成为山地到绿洲之间的缓冲带。从宏观、整体、综合的角度,将山地、沙漠(戈壁)、绿洲看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使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趋向稳定和巩固,走向良性循环,使绿洲农业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可持续发展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河下游绿洲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以及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了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可持续发菜规划,为绿洲地区生态恢复,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和田地区地处天山南坡,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上,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为全地区规模大,面积广,不一样的地形、地貌前提下,生物、气候区别极大,大致可分为南部区域,绿洲平原区,北部沙漠区三种气候类型。水资源欠缺,每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5毫米,平均蒸发量仅为2480毫米;气候特点是:春天沙尘暴发生频率比较多,伴随扬沙天气,而夏天天气极其干燥非常热,每个月平均降尘量为124吨/平方公里。沙尘暴天气给和田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相似文献   

7.
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疏勒河流域中游绿洲为研究区,借助统计分析法、RS和GIS技术方法,选择1970、1980、1990、2000和2013年疏勒河中游绿洲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成果作为中游绿洲生态演变研究的基础资料,分析得出各种生态系统覆盖状况.根据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特征,建立了基于天然植被、河流、湿地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的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定量化模型,并估算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流域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量,探讨了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时空变化特征,从而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计算得出了疏勒河中游绿洲1970、1980、1990、2000和2013年天然植被、河流基本生态、河流输沙、河流渗漏补给、水面蒸发、湿地生态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生态环境需水量,同时得出总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17.94×108、7.51×108、6.92×108、6.63×108、5.52×108m3.1970—2013年疏勒河中游绿洲总生态环境需水量呈现逐渐减少趋势,减少了12.42×108m3.1970—2013年疏勒河中游绿洲总生态环境需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呈现瓜州敦煌玉门,同时各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均呈现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8.
准格尔煤田位于库布齐沙漠南缘,处于晋陕蒙接壤的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气候干燥,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与绿洲演变及生态平衡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按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其与绿洲演变和生态平衡的关系为:原始阶段---生态自然平衡,古绿洲分布在河流下游;初级阶段---生态平衡失调,旧绿洲移向山前平原;低效阶段---生态环境恶化,新绿洲多分布在旧绿洲外围;合理阶段---生态恢复改善,绿洲由外延转向内部挖潜;高效阶段---生态实现良性循环,绿洲面积稳定生产力显著提高。现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仅为低效阶段,必须加速水利建设,尽快实现合理、高效利用,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于中东阿拉伯半岛的东北角,面积8.58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中东沙漠国家.阿联酋全年分为冬夏两季,气候炎热,全年无风少雨,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沿海地区空气湿度较高,地下水在30~100米以下.全国没有淡水河,气温又高,农业生产条件很差.阿联酋1972年独立后,依靠开发丰富的石油资源为农业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在治理、开发、利用沙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荒漠上已出现了片片绿洲.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对该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研究了位于新疆南部荒漠最西部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后,指出该地区畜牧业的 4个基本特点,概括了该地区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以及牧业生产条件之间的关系。地处内陆,极端干旱,周围高山环绕,绿洲经济与绿洲农业发达,对该地区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有深刻影响。从而作者提出了该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方向与战略。指出今后应以发展集约化的平原绿洲畜牧业为主体。改革饲养方式,加强饲料生产,提高畜群生产水平,近期商品性生产的发展要与自给性生产的发展相结合。使我国这一特殊类型地区的畜牧业得以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绿洲生态危机及其预警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绿洲生态环境的特点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指出了建设绿洲生态危机预警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其概念、特点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以来,传媒报道了大沙漠中的达里雅布依乡和穴居岩洞中的峰岩村,都使用了“与世隔绝”的字眼。实际上,这两个村落有它适应环境的独特生活方式,但并未达到与世隔绝的地步。达里雅布依乡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腹部,属于田县,乡政府距县城230公里。1995年全乡居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的贝克里昂大学设置在内格夫沙漠中。以色列60%的国土是内格夫沙漠。将沙漠改造成绿洲,对以色列发展经济是至关重要的。以色列将贝克里昂大学设置在内格夫沙漠,是让这所大学的研究人员真正认识沙漠、进行富有实效的各种开发研究。 贝克里昂大学建于1969年,有学生5500人、教师600人,设四个部: 自然科学部 研究水质、土质、土层、气象及沙漠开发必要的自然科学。 工学部 研究沙漠住人技术、水的利用、太阳能住宅及太阳能利用等工程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部 研究沙漠与人的关系、与当地贝都因人共存、沙漠生活文化及沙漠历史等。 健康科学部 研究沙漠医学。  相似文献   

15.
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新疆于田县为研究区,从导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驱动因素--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为出发点,以遥感技术为依托,对3个时相的陆地卫星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进行了处理,利用得到的土地覆盖差值图像,定量分析评价了该区域1979-2001年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主要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造成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绿洲人口数量的剧增以及过渡樵采等,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利用导致绿洲荒漠化和交错带地下水位下降.绿洲-荒漠交错带普遍存在植被覆盖度大面积下降现象,原先连续的过渡带已有转化成生态裂谷的趋势,绿洲的屏障作用进一步降低.在绿洲外围风沙前沿地带,地表裸露、松散,在起沙风的作用下,流沙侵入农田,进一步恶化了本已很贫瘠而又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因此,现阶段绿洲外围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整体处于不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16.
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是干旱区环境下人类活动显著的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抗生素抗性与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关系密切.研究荒漠绿洲环境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下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评估干旱区土壤环境健康风险,促进绿洲农业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高通量测序和高通量定量PCR技术对荒漠绿洲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开展了研究,旨在探究干旱区土壤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沙漠边缘到绿洲,荒漠沙生植物土壤、棉花地土壤、玉米地土壤、芦苇地土壤和湖泊沉积物中抗生素抗性的种类和丰度显著增加,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密切,农田土壤是抗性基因的重要存储库;荒漠绿洲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抗生素抗性基因显著相关,硫杆菌属(Thiobacillus)、沙漠细菌属(Pontibacter)、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耐盐微杆菌属(Salinimicrobium)、土壤红杆菌属(Solirubrobacter)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是各类抗性基因重要的潜在携带者;干旱区土壤中重(类)金属元素和可移动基因元件,与微生物群落共同塑造了抗生...  相似文献   

17.
张晔  王海兵  左合君  闫敏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0):4065-4073
以波段亮温差算法(BTD)对中国西北2014~2018年春季460期MODIS L1B数据进行沙尘信息逐日提取,统计分析沙尘频数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地貌特征及地表沉积物细颗粒组分含量进行沙尘源解析.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沙尘活动呈"两区三带"分布特征,沙尘频发区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和蒙古高原南部沙漠戈壁区;区内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高频带(270~287次)、库姆塔格沙漠北缘高频带(240~250次)及巴丹吉林沙漠东北边缘荒漠绿洲高频带(240~250次).(2)中重度沙尘高频区主要分布于塔克拉玛干西北部沙漠绿洲.沙尘源主要为富含粉尘的边缘沙漠与冲积洪积扇缘戈壁交错带,内含丰富的干河床、干涸湖泊和绿洲退化地,该区域细物质组分含量高,易释放粉尘微粒并通过局地循环过程向周边地表扩散沉积,为区域高频、高浓度沙尘发生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区域尺度绿洲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论文在区域尺度上,探讨了绿洲稳定性的内涵,并以新疆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从绿洲所处的地理位置、绿洲与外围荒漠和山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评价了绿洲的区域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冲洪积扇型绿洲稳定性最高,其次是位于地下水溢出带下方的冲积平原型绿洲,稳定性最差的是湖滨三角洲或散流干三角洲上发育的绿洲;②绿洲的冷岛效应和植被指数可较好地表征绿洲与外围荒漠和山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评价绿洲的区域稳定性的时间变化。绿洲规模的扩大及绿洲水分和植被的增加将加强绿洲的冷岛效应,提高绿洲的稳定性;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增加,表明绿洲内植被覆盖密度增大和植物生物量提高,绿洲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刘勇强 《环境》2002,(5):30-31
寻找尼雅河 1994年秋天,中国第一支女子探险队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大当地语言中是“进得去出不来”之意。方圆33.76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数十条发源于群山的河流,全部消失于这沙漠边缘,没有一条能流入腹地。这些正经历着慢性死亡的河流,结成点线绿洲,顽强地护卫着人类最后的生存之地。  相似文献   

20.
路过和田     
研究荒漠绿洲生态系统,少不了实地考察。深秋的南疆大地,到处是火炬般的红柳趁风“燃烧”,满头金发的胡扬闪闪发亮,紫红的砂枣召来了成群的小鸟,裂开了口的瓜果香飘四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沿墨玉盛产地——和田绿洲,神话般地吸引着我们。说真的,在目前的地球上,很难寻找到一片原始生态群落,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生物食品就更加稀罕了。奔着这样的想法,我们考察完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原始村”后,马不停蹄,沿着举世瞩目的沙漠公路,追着快要落山的太阳朝和田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