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石化和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平衡石化和化工行业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减排措施,是实现石化和化工行业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此,研究围绕石化和化工重点行业,利用专家型和基于模型的边际成本曲线对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的关键减排技术及减排成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平均减排成本为298元/tCO2,2035年累积碳减排量为4.4亿t,约占行业碳排放总量的30%。与节能减排措施相比,能源替代手段具有较高的减排成本,但也同时具有较高的减排潜力。2035年,能源替代的减排潜力占到总减排潜力的62%。未来,应着力推动传统煤化工行业能源利用向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转变,助推石化和化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李兴春 《环境保护》2014,(21):42-45
通过介绍石化行业主要污染物减排总体情况、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及应用情况,以及法律法规与标准发展对行业的影响,指出石化行业污染减排面临着NOX减排形势严峻、在线监测系统大材小用、污染治理设施尚无法保证长周期稳定运行、行业污染治理缺乏激励政策、污染减排新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缺乏协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石化行业污染减排的发展和创新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石化化工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之一,约占工业部门碳排放比例的10%,研究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达峰路径不仅能推动工业部门尽早实现达峰,同时也为石化化工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指明方向.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行业协会、企业碳核查等多来源数据,在分析历史排放趋势的基础上,识别能源集中度高的重点行业和产品,采用情景分析法针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三大子行业中的炼油、乙烯、丙烯、对二甲苯和合成氨等重点产品,预测其基准情景和控排情景下的重点产品产量和碳排放强度,以及石化化工行业2021—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石化化工行业在基准情景下排放量无法实现2030年前达峰,控排情景下将于2030年达峰,峰值为17.3×108 t. 通过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和低碳技术改造、低碳循环及高效利用等途径可以实现行业减排,与BAU(仅考虑石化产品产量变化,不考虑产品结构、单位产品能耗变化)情景相比,减排贡献最大的路径是化石能源利用清洁化改造,2030年相对BAU减排1.19×108 t,贡献率约44%;其次是加大节能和低碳技术改造力度和资源循环及高效利用,减排量分别为0.8×108和0.6×108 t,减排贡献率分别达到29%和22%.   相似文献   

4.
个人乘用车排放量占道路交通运输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因此,逐步实现其燃料由传统石化燃料汽柴油向新能源转变是交通运输行业低碳减排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本文对当前可供个人乘用车使用的4大类新能源即生物燃油、燃料乙醇、氢和电的属性,特别是其CO2减排效果和使用成本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对新能源加注(充电)设施在欧盟和美国的布局战略和实施成果进行了介绍。结合欧美的实践和中国的实际,本文提出了未来个人乘用车用可替代燃油布局的建设,建议我国直接从传统石化汽油跨越至氢和/或电,并将其作为未来个人乘用车的燃料。  相似文献   

5.
火电行业减排面临着工程减排空间不断减少,技术减排边际效应趋弱,汞、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控制仍未全面展开等一系列挑战。未来火电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减排,加强行业污染排放的系统性研究。同时,国家应加强环境经济政策的支持引导,推动火电行业污染减排取得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引起各国和公众的关注,我国也针对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减排进行了大量研究以应对挑战。文章在全面总结中国碳减排的研究文献基础上,从碳排放量估算及其影响因素、二氧化碳减排的情景分析、政策技术措施的潜力和成本分析、区域碳减排等4个方面系统归纳分析了我国主要的碳减排研究现状,提出了碳减排研究前景与展望,并建议开发适用于我国的碳减排研究模型,加强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碳减排研究,提出客观可行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二氧化碳减排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节约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和二氧化碳埋存等方面的减排潜力,进而提出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行业耗水量及废水排放量巨大,在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当今社会,用水与排水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节水减排工作的作用与意义日益显著。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是实现节水减排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在分析总结目前国内石油化工行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的应用现状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石化行业废水回用技术应用发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统计——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水泥行业二氧化碳的排放统计出发,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氧化碳排放的指标体系,从而得出一套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统计的核算方法.以贵阳市为例,从三种不同活动水平的统计数据对水泥行业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CO2排放量进行估算比较,验证统计核算方法的有效性,为贵阳市乃至全国水泥行业CO2的减排提供一个可行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汪鹏  戴瀚程  赵黛青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1):2925-2931
为了评估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设计对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及经济发展可能发挥的作用,本文建立GD_CGE模型研究了在碳强度约束目标下碳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首先分析了无减排约束和有减排约束情景下广东宏观经济(GDP)、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展减排约束情景,考察了在全省碳强度减排目标约束下,把电力、水泥、石化、钢铁、造纸、纺织六大部门纳入碳交易体系,并分别按照历史法和潜力法确定行业碳排放约束上限时,实施碳交易政策对宏观经济和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模拟了碳市场的交易情况和碳价格.结果表明:在碳强度目标控制下,实施碳交易政策可显著降低部门的减排成本,减小控制碳排放可能对全省GDP的影响,起到了促进广东省低成本节能减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7年能源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重点行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CO2)排放和重点常规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的完全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水泥行业主要常规污染物和CO2之间的协同减排方式,定量计算主要常规污染物和CO2之间的减排协同度。通过对各种减排方式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看出,提高水泥质量、提高水泥散装率、技术改进都是常规污染物和CO2的减排量和协同度相对较高的方式,采用替代燃料可以大量协同减排二氧化硫(SO2)和CO2,采用替代原料可以大量协同减排工业固体废物和CO2,通过对各种减排方式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对我国水泥行业主要常规污染物和CO2减排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以及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航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本论文分析了我国民航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形势及民航历年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节能减排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家工信部日前印发《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导向目录(第二批)》,共包括15项促进节能减排的电子信息应用技术,涵盖钢铁、有色、石化、建材、机械等重点用能行业。  相似文献   

14.
欧盟于2020年10月出台了《欧盟甲烷减排战略》,以支撑其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该战略共提出了五个领域的24个行动方案。欧盟将油气行业作为重点,设置了两个强制性的政策来完善能源部门的温室气体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并禁止天然气放空和燃烧。农业领域以加强全生命周期甲烷排放核算、减排技术等方面研究,编制最佳减排实践和技术清单为主要措施。在废弃物管理领域,欧盟将主要修订废弃物管理方面的立法和废水处理标准并加强监管。全球层面,欧盟提出希望联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油气进口国家,推动建立全球性的监测、报告和核查标准,分享其甲烷超级排放源探测的卫星数据等措施。我国提出2060碳中和愿景后,下一阶段温室气体减排将会从能源相关二氧化碳减排为主扩展到全部温室气体减排。建议我国和欧盟在甲烷减排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借鉴欧盟的经验,尽快制定我国甲烷减排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和行动计划,推广甲烷减排技术,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探索在国家碳市场交易体系中纳入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气体的时机和方案,鼓励大型能源企业加入国际甲烷减排倡议以提高能力,逐步完善我国甲烷减排相关政策和制度环境,打造我国在低碳领域的经济和技术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减排及固定的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探讨了二氧化碳的减排措施及存在问题,二氧化碳的固定方法,对二氧化碳减排形势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认为:利用矿物固定二氧化碳将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帆  李佐军 《环境保护》2012,(11):39-42
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暂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但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已开始受到越来越大的国际减排压力.出于承担国际责任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我国政府于2009年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双碳约束下煤化工行业节煤降碳减污协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煤化工行业应采取更为积极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基于煤化工行业原料结构调整、燃料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改造、末端捕集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五大节煤降碳措施力度不同,采用下游部门需求法和项目法以及大气污染物减排模型,核算预测3种情景(基准、政策和强化)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以及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效应.结果表明,煤化工行业基准和政策情景下煤炭消费量预计在“十四五”后期达峰,峰值分别为9.6亿t和9.3亿t;强化情景下有望在“十四五”前期达峰,峰值约为9.1亿t.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基准、政策和强化情景下分别于“十五五”末期、“十四五”末期和“十四五”前期达峰,达峰量分别为6.4亿、 5.7亿和5.5亿t.控制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规模、挖掘原料替代的空间以及节能技术改造是减少煤化工行业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手段.实施煤化工行业节煤降碳措施,政策情景下预计到2035年每年可协同减少SO2、 NOx、 PM和VOCs等大气污染物排放3.7万、 4.3万、 1.1万和2.8万t.  相似文献   

18.
化工产业是天津滨海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该行业废水因污染种类复杂,具有高盐、高毒、难降解等特点,是滨海新区污染物控源减排的主要威胁。通过对滨海化工区水污染物排放现状与减排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得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石化行业中耗水量最大,占石化行业总新鲜水消耗量的70.3%~80%;其废水、COD和氨氮的排放量最高;除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外,其他3个行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减少;滨海新区化工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与全国及天津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有较大的减排潜力;从其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近期仍将是以污染末端治理为主要途径。但从远景来看,在生产环节减少外排污水量,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机制,建立企业间废水的循环利用模式才是其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恶化,国际社会对于二氧化碳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正面临着严峻的二氧化碳减排形势。通过对半导体制造企业的温室气体贮存使用过程的深入研究和温室气体治理工艺的详细调查。结合半导体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治理设施的处理工艺的处理效率统计方法,建立了半导体制造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方法,为清洁生产审核计算温室气体减排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全球水资源压力的日益增加和环境标准的提高,欧洲污水和清洁水处理行业面临着不断提高的能源消耗成本.整个行业的二氧化碳减排逐年持续上升。由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资助支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