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夏季雨水多,狂风暴雨雷鸣闪电。雷电易触发火灾,如2002年7月底至8月初,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的乌源、温河、珠中、伊利吉气等地区先后出现了7处火点,均为雷击引发。因此说,预防雷击火灾是十分重要的。l、雷雨天时,应切断所有不用的电器设备的电源,拔出未装避雷器的室外天线。2、人在雷雨天应尽量留在室内,减少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闪电穿堂入室。人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最好脚下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3、雷雨天时,不宜在旷野高举雨伞、铁锹等物体,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  相似文献   

2.
夏季雨水多,狂风暴雨雷鸣闪电.雷电易触发火灾,如2002年7月底至8月初,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的乌源、温河、珠中、伊利吉气等地区先后出现了7处火点,均为雷击引发.因此说,预防雷击火灾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说到雷电,人们知道那是天上的云与云或天上的云与地面间产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并伴有强大的电光、声音和高热。人们看到的是极亮的闪电,听到的是隆隆雷声;由于闪电时电压、电流强度极高,所以造成的雷电灾害也十分严重。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想方设法防御或减轻雷击所造成的损失。古代无论是建筑中吻兽上用铁丝做成的舌须,还是由塔尖垂下入地的铁链,都可以说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避雷针实际上并不避雷,而是引雷,其科学名词应该称“接闪器”,避雷针不过是传统称呼而已。自1750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以来,一直被世界各国所应用。避雷针以接闪理论为依据,即把闪电流引下来导入大地,将雷电流消散到大地里面。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并非安上“避雷  相似文献   

4.
雷电是自然界中极为壮观的声、光、电现象,它那划破长空的耀目闪光和震耳欲聋的霹雳声固然气势磅礴,然而,它可能给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灾害也不可忽视。近几年中,我国有10多起石油库起火事故,都起因于雷击。目前,正是雷雨季节,雷雨频繁,预防石油库雷电事故是当务之急。为此,笔者特就石油库防雷问题提点看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雷电的分类 雷电是大自然中的静电放电现象,与生产工艺过程中所产生静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雷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雷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称作直击雷。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感应出异性电荷,两者组成一个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民用飞机闪电分区适航验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闪电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秒可发生几百次闪电.雷击的结果或多或少都会影响飞行安全,对闪电效应的分析是评估闪电防护的基础.本文介绍了闪电对飞机的危害和闪电分区技术的相关概念,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飞机闪电分区适航验证技术应用的研究成果及其发展前景.指出我国在飞机闪电分区技术研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闪电防护分区技术相关适航规章与文件体系还尚未完善;二是闪电分区技术研究手段单一,集中在实物试验方面,尚未针对性开展仿真及数值分析技术研究.最后,结合闪电防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仿真模拟应与实物试验并重的设想,为飞机适航验证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天擦黑时,郁先生驾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驶。突然间,一阵“石雨”从天而降,“砰”的一声巨响,一块石头击中了他的车挡风玻璃,挡风玻璃被砸穿。他停好车走出驾驶室观望,只见三名少年在人行天桥上欢呼:“打中了,打中了!”,然后迅速逃跑,消失在夜色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人工预防雷电危害自古有之,特别是200多年前发明了避雷针以来,人工防雷技术大大发展。目前我国的防雷产品就有上百个品种。雷电发生时,其放电电压可高达几千万伏,放电功率可高达3亿千瓦以上。据测算全球每年有31~125千万次闪电,雷击事故危害的立体性强,其损失也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雷电伤亡达万人以上,因此,预防和减少雷电事故,正是国防,石油  相似文献   

8.
雷电是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由于雷云电压高电量多,并且放电时间很短,放电电流大,因而雷击电能很大,能把附近空气加热至2000℃以上。空气受热急剧膨胀,产生爆炸冲击波并以5000m/s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最后衰  相似文献   

9.
2000年7月1日14时20分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蚕塘村上空雷雨交加 ,突然一道闪电 ,一声炸雷降落地面 ,随即该村杀牛窝煤矿井下传来一声闷响 ,井口浓烟滚滚 ,正在井下作业的6名矿工全部遇难身亡。事后查明这是一起因雷击引起的矿井瓦斯爆炸事故。雷电是怎样引入井下的呢?又为什么在封闭的井巷中也遭到雷击呢?专家研究表明 ,雷电可以通过直接雷击、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电磁波辐射等形式引入井下。雷电有很大能量的脉冲电磁波 ,矿井在电的辐射场内时 ,各种导体(如避雷针)都起着接收天线的作用 ,使雷电传入井下。同时 ,雷电…  相似文献   

10.
雷击一般分为直接雷击、感受雷击、引入雷击和跨步电压等四种. (1)直接雷击:直接雷击是雷害中最严重的一种.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中,雷电流沿着建筑物里最容易流过的道路流入大地,雷电流通过建筑物时,往往能融化金属,劈裂木材,震烈砖石,引起燃烧爆炸,以至于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11.
雷电是大气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益处,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雷电除了对建筑物、森林、设施等进行破坏外,对人体的伤害也是很严重的。据报道,美国在1940年以后的34年间,雷击死亡7,000多人。在瑞士,每年每百万人中有10人死于雷击。国内中南某地质勘探公司,1960年以后的20年间,雷击死亡5人。其中,一例为靠近电线的3人受雷击而死,一例为在雷暴时1人手摸户外晒衣服的铁丝被雷击死,而周围的其它人都没有受伤。另一例为3人在雷雨中走路,2人戴草帽,1人打雨伞,打雨伞的1人被雷击死,而戴草帽的2人虽受伤但未死。上述例子说明,人…  相似文献   

12.
移动通讯塔的大范围布设,提高了通讯服务质量,但通讯塔周围雷电灾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架设铁塔前,且以雷电电磁脉冲导致雷电灾害为主。对通讯塔布设后,铁塔对周围雷电电磁环境的影响的正确分析是雷电防护措施设计的基础。本文以石家庄市某村新建通讯塔为例,通过对闪电击中铁塔时周围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强度及附近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场强度的具体计算,确定通讯塔的建立提高了周围雷电感应损害的概率,雷击点附近雷电电磁脉冲通过辐射干扰及传导干扰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构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3.
浮顶储罐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避免浮顶储罐在遭受雷击时由于导电片设施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中放电引起密封圈火灾,在实验室建立了2 m直径油罐模型,开展导电片火花放电起始电流试验、导电片与罐壁形成空气间隙击穿放电初始电压试验,系统研究导电片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中的放电危险性。试验结果表明:导电片靠自身弹性与罐壁贴合时,雷电流大约在400 A时导电片开始产生点燃性火花放电;如导电片与罐壁贴合不良形成空气间隙,雷击情况下雷电流泄放瞬时浮顶与罐壁之间的电位差足以使一定大小的间隙击穿放电,当间隙大小为20~30 mm时,放电电压为26~40 kV。因此,储罐在遭受雷击时,导电片火花放电现象不可避免。结合储罐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取消二次密封导电片、液下刮蜡器与浮顶进行可靠电气连接的改进措施,避免导电片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中放电发生,大大降低浮顶储罐雷击火灾事故。  相似文献   

14.
暮色降临宁静山村传出惨叫6月16日,夜幕降临时,暑气依然闷热袭人。漳浦县赤土乡人林某元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到山旧线山格镇平寨村附近时,一辆疾驶的摩托车从他后面驶来,从右侧撞在他身上。“砰……”一声巨响后,林某元顿时被撞“飞”了出去。一声惨叫过后,林某元跌倒在地上,肇事司机慌乱中骑上破碎的摩托车消失在夜幕中……20时10分,平和交警大队接到群众报警,火  相似文献   

15.
“车是我开的。”郑某胜垂下头,低声咕噜了一声,梁瑞城副大队长追问:“你说什么?”郑某胜再次说了一声:“车是我开的。”这回声音有点大了,审讯的民警听得很真切。至此,尤溪县3·22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终于告破。一个塑料压板扣3月22日晚7时49分,尤溪县公安局122 报警台接到报警称:在梅仙镇梅营村路段有一人被小车撞伤,生命垂危,车已逃逸。交警大队梁瑞城副大队长立即率领民警赶赴现场,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乐培川也随即赶  相似文献   

16.
暮色降临,宁静山村传出惨叫,6月16日,夜幕降临时,暑气依然闷热袭人,漳浦县赤土乡人林某元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到山旧线山格镇平寨村附近时,一辆疾驶的摩托车从他后面驶来,从右侧撞在他身上。“砰……”一声巨响后,林某元顿时被撞“飞”了出去,一声惨叫过后,林某元跌倒在地上,肇事司机慌乱中骑上破碎的摩托车消失在夜幕中……。  相似文献   

17.
1750年,富兰克林提出以针尖放出电荷缓慢中和雷云中的电荷的避雷针用来防雷。后来的实践证明,它不能“避雷”,而是将雷引向自身来保护其周围的设备。随后俄国罗蒙诺索夫在重复了富兰克林的著名风筝试验(他的朋友利赫曼和他一起试验,因被引下的直击闪电击中而牺牲)之后,于1753年发表的论文(关于因电力而产生的大气现象的发言)中也对此作了重要论证。  相似文献   

18.
近些日子,在报上见到几则颂扬“的哥”的新闻:上海有位“的哥”在车上拾到装有10万美金的皮包,当即报告运管,2小时后完璧归赵。消息传开,社会赞声一片;武汉有一“的姐”,路遇痴呆迷路的老人,载着老人四处寻家,奔忙了七八个小时,才把老人安全送到家中,不但谢辞家属的酬谢,连车费也坚持不要。当地社区的老人们感动不已,集资做了一面牌匾,一路敲锣打鼓,送到“的姐”家中;福州一个“的哥”,在车上遭劫,被抢了300多元,还被歹徒刺伤,歹徒得逞后下车逃窜,“的哥”一面报警。一面忍痛开车跟踪,引导警察抓获嫌犯,当地媒体称赞他“舍命追嫌犯,不失为一个英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崇高的荣誉     
2005年8月29日,飓风“卡特里娜”把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四个州变成了人间地狱,密西西比州是遭飓风袭击最严重的地方,90%的建筑“完全消失”。飓风袭来时,有6个人刚刚从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市的一个法院里走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一、从全球第一声环保呐喊谈起 在世界环保领域,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出身的女作家,她生前颇遭非议,毁誉参半;死后却声名鹊起,遐迩闻名,她出版了一本名为《寂静的春天》的著作,在近40年后被视为全球性环境保护、绿色和平运动开始的标志,还被列为20世纪世界重大事件之一。此人就是被誉为“世界第一位环保女斗士”的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