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生物传感器法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乙酰胆碱酯酶(AChE)固定在醋酸纤维膜上,将该膜组装在一支pH玻璃电极敏感膜表面,制成用于测定有机磷农药的电位型生物传感器,优化其制备方法。当溶液中存在有机磷农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酶活性的降低引起pH玻璃电极电位的改变,其改变程度与溶液中农药的浓度大小有关。用本文方法测定了蔬菜中的对硫磷、辛硫磷、氧乐果、敌敌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饱和除磷改性钢渣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宇  李晔  邢瑞  孟凡东 《环境科技》2008,21(5):11-13
用不同氧化还原电位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再生溶液对吸附磷饱和的改性钢渣进行再生,研究了影响改性钢渣再生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再生液中盐酸溶液的浓度为1.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mol/L,二者的体积分别为50mL;再生时间为100h,再生溶液氧化还原电位为-100mV时,脱附率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突破当前HDPE膜漏洞修补技术操作复杂、成本高,且具有安全隐患的难题,探究靶向电动修补技术的工艺参数对修补效果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电极类型、电压大小、运行时间、膨润土浓度与分散剂/膨润土投加比例等单因素实验,并探索达到修补效果的最低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漏洞直径为5mm时,选用石墨电极、电压大小为50V、运行时间为2d、膨润土浓度为10g/L、分散剂/膨润土比例为30%时,修复后HDPE膜漏洞处的渗透系数达到9.41×10-6cm/s,具有较好的修补效果;此外,通过建立修补溶液体系的Zeta电位与电动修补后漏洞处渗透系数的数学表征模型,为实际场景下的应用提供依据,当渗透系数达到1×10-6cm/s所对应修补溶液的Zeta电位至少应为-42.11mV.  相似文献   

4.
在光/电/化学协同催化反应器中,以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连通阴、阳两室,以30 mg/L的甲基红溶液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不同连通方式、初始pH和阴极电位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甲基红在阳离子膜型反应器中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明显高于盐桥型及阴离子交换膜型反应器,这是由于阳离子交换膜可以及时有效地将阳极室中产生的H+转移至阴极室中参与阴极反应. 甲基红在阳离子膜型反应器中的去除率随溶液初始pH的增高而降低,随阴极电位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反应条件为pH=2.0~3.0,阴极电位(-Ec)=0.6 V.   相似文献   

5.
提出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交联聚乙烯醇(PVA)微球,使其吸附在膜表面实现膜的改性.通过聚乙烯醇(PVA)与戊二醛(GA)的乳化交联试验制备PVA微球粉末,并考察了W/O型乳状液内相的浓度、内外相体积比、乳化剂的性质和含量对形成稳定乳状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内相PVA水溶液浓度为2.7%、内外相体积比为40∶60、交联剂司盘-80的浓度为1.30 g/dL时,乳状液的稳定性好,形成的交联PVA微球满足需要.在乳化剂浓度足够的前提下,提高乳化机转速,制备的微球的粒径减小.随着理论交联度的提高,微球粒径有变小的趋势,而对Zeta电位影响不大.对制备的微球进行接触角、SEM和FTIR表征,考察了微球的亲水性、表面形态和交联反应对微球官能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5083铝合金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动电位扫描及循环伏安试验方法,研究了工作电极表面状态、Cl浓度、pH值等因素对5083铝合金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样表面进行抛光后,点蚀电位变正,点蚀保护电位正移。随着Cl-浓度的降低,点蚀电位磊明显正移;当Cl-浓度超过1%(质量分数)后,Cl-浓度对鼠的影响则不明显。溶液的pH值及其它阴离子的添加均会对5083铝合金点蚀电位及保护电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健  舒增年  张四海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1):2831-2837
为改善聚醚砜(PES)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和提高对腐殖酸(HA)的截留率,以介孔二氧化硅(MS)为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亲水性PES/MS复合超滤膜,并对膜表面进行荷电改性.研究了MS对膜的断面结构、表面化学性质和过滤性能的影响,考察了荷电改性PES/MS超滤膜对水中HA的分离性能以及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钙离子浓度等因素对荷电膜超滤过程的影响.SEM表征结果显示,MS颗粒在PES/MS复合膜的表面分散均匀,膜孔的连通性改善.亲水荷电改性后,膜表面接触角由68°降至57°,zeta电位由-6.31mV降至-11.45mV,膜对HA的去除率由72%提高到95%,通量衰减率由29.8%减小到4.9%.结果表明,对PES超滤膜进行亲水荷电改性可有效提高对HA的截留率,同时减轻膜污染;另外,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和钙离子浓度对荷电超滤膜的过滤性能有较大影响,调节合适的溶液环境可在提高截留率的同时,减轻膜污染.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电极体系,在流动溶液下,改变溶液组分浓度和流速,对黄铁矿和方铅矿组成的原电池腐蚀电流密度和混合电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a+离子对原电池反应无明显影响,Fe3+离子能明显加快原电池的腐蚀速度,并且Fe3+浓度越大腐蚀速度越快;溶液流速越大原电池腐蚀速度越快。实验结果对矿山环境污染治理有指导意义。结合混合电位理论和Butler-Volmer方程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电催化氧化法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结晶紫作为阳离子染料,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对阳离子染料溶液进行了电解脱色处理试验,研究了电流密度、电解质种类、电解质浓度、pH值等对该溶液脱色率的影响,测定了电解时溶液中生成的余氯浓度和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并对不同电解时间的溶液的吸光度进行了归一化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水溶液中活性氯浓度不断上升,经一定时间后达到最大值;在电催化和活性氯的协同作用下,阳离子染料结晶紫分子中的大π共轭体系被破坏、苯环结构基本瓦解,溶液快速脱色;在电流密度为5.1mA/cm2、NaCl浓度为4g/L、pH值为9.41的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00mg/L的结晶紫溶液经过20min的电解,其脱色率可高达98.3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环境中Cl-浓度对镀锌钢腐蚀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理。方法以p H为3.05的模拟酸雨溶液作为空白溶液,在每升空白溶液中分别加入0.01,0.1和0.5 mol的Na Cl,浸泡3天和7天后取出试样,进行形貌、成分分析以及电化学分析。结果浸泡后镀锌钢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主要为Na Zn4SO4Cl(OH)6·6H2O。随着溶液中Cl-浓度的增加,镀锌钢的腐蚀电位逐渐减小,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增大,阻抗值逐渐减小。结论通过不同时间的浸泡,随着溶液中Cl-浓度的增加,镀锌钢表面腐蚀产物对基体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保护作用逐渐减小,尤其在浸泡3天时的变化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涤纶网加工的微网膜组件与厌氧反应器结合构成厌氧微网生物反应器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了反应器在停留时间4 h、8 h和16 h、膜通量72 L/m2.h和36 L/m2.h、微网目数250目和380目条件下的运行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与进水COD的去除率成线性关系,停留时间越长,COD去除率越高,但对TN的去除影响不大;膜通量的减小有利于出水水质的变好;提高微网目数有利于提高微网动态膜的截留性能。  相似文献   

12.
杨静  王锦  于小霞 《环境科技》2008,21(2):26-28
试验研究了在SMBR中投加不同量氢氧化铁对出水水质以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铁SMBR中随氢氧化铁投加量的增加,CODrr,NH3-N去除率略有提高;当氢氧化铁投加量为混合液中污泥浓度的0~5%时,TP去除率逐渐提高,在7%时急剧下降。试验条件下氢氧化铁最佳投加量为混合液污泥浓度的5%.此时半透膜压增长最慢,膜污染程度最轻。在3%~5%的投加量下生物铁具有良好的絮状结构,有效地降低了膜表面滤饼层阻力,并且缓解了膜孔堵塞的影响,然而当投加量增大到7%时,生物铁结构变得密实,削弱了生物铁对溶解性有机物和磷的吸附,加剧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13.
用实验室自制超滤膜系统深度处理煤制气废水。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比较了质量为一定浓度均为0.5%的NaC10溶液(有效氯为5%)、NaOH溶液,HCl溶液对污染膜丝内表面滤饼层的静态浸泡效果。为进一步确定不同清洗剂的化学清洗效果,选用质量浓度为0.25%的NaOH溶液和0.25%的NaCl0溶液对污染膜组件进行了手动化学清洗并通过过滤纯水确定清洗效率。结果显示,NaC10溶液和NaOH溶液对滤饼层分别具有溶解和剥离作用,从而对滤饼层起到了去除作用;能谱分析显示采用这两种清洗剂后的膜丝内表面元素组成与原膜较为接近,SEM分析则显示二者在去除滤饼层的同时对膜袁面性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而经HCl溶液浸泡后的膜丝滤饼层未见去除,能谱分析显示此时膜丝内表面的元素组成与原膜有显著差异。手动化学清洗结果进一步显示,0.25%的NaCl0溶液对膜组件的清洗效率可达到97%。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纳米氧化物PVDF/PMMA/TPU共混中空纤维膜。测定共混膜的纯水接触角和黏度、并经扫描电子显微镜、共混膜的超滤实验和拉伸实验分别对不同添加剂膜的亲水性能、微观结构、超滤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氧化物的加入使膜的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无氧化物、添加SiO2、TiO2、Al2O3的PVDF/PMMA/TPU复合膜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分别为28.7%、65.8%7、1.4%和79.6%,同时添加无机氧化物的膜水通量也较未添加无机氧化物的膜有所提高;而且无机氧化物的加入还能改善膜的亲水性能和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5.
聚醚砜超滤膜的制备及其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醚砜(PES)为膜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用相转化法制备了超滤膜。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制膜参数PES浓度、PVP浓度、凝固浴温度、凝固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显著程度,其中PES浓度、PVP浓度、凝固浴温度对膜通量和截流率都有显著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三个显著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制备截留分子量为67000的超滤膜的最佳条件为:PES浓度16%-22%,PVP浓度10%~12%,凝固浴温度308K-313K,凝固时间1200s~1800s。  相似文献   

16.
李闯  常青  杨斌武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6):1214-1219
滤料表面的ζ电位是评价滤料颗粒表面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滤料表面的ζ电位对于提高过滤效率以及开发改性滤料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流动电位与ζ电位的关系自制了一套测定ζ电位的装置,经测定计算出了4种常用水处理滤料表面的ζ电位,结果表明:当滤料的粒径范围在0.45~0.9mm之间时,使用该装置测得的磁铁矿、无烟煤、核桃壳和陶粒表面ζ电位分别为-27.64mV、-6.54mV、-5.87mV、-2.30mV.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明磁铁矿、无烟煤、核桃壳和陶粒滤料表面ζ电位的差异主要归因于其表面化学结构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荷负电型纳滤(NF)膜在地下饮用水除氟中,对离子F^-的截留率(65%-78%)要高于对离子Cl^-的截留率,且表现出较好的Cl^-/F^-的选择性(离子选择性系数S〉1.5)和Donnan排斥作用。当水溶液中离子F^-和Cl^-单独存在时,随原水F^-浓度增加,NF膜对F^-的截留率由64.3%增至73.0%,当原水F^-浓度小于3.3mg/L时,NF膜出水F^-浓度小于1.0mg/L;而随Cr浓度增加,NF膜对Cl^-截留率由44.7%减小至20%以下。当F^-和Cr共存时,受F^-浓度增加的影响,NF膜Cl^-的截留率逐渐减小;受Cl^-浓度增加的影响,NF膜F^-截留率同样表现出减小的趋势。由S值随r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可知NF在地下水除氟中F^-与Cl^-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应用热诱导聚合和相转移技术,制备了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聚丙烯酸-聚偏氟乙烯(PAA—PVDF)共混膜,采用XPS和SEM表征了PAA—PVDF共混膜的结构和组成,分析了PAA—PVDF共混膜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共混膜对Cu^2+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的平均吸附能为8—16kJ/mol,表明该吸附过程为离子交换反应.热力学参数△G^0〈0、△H^0〉0、△S^0〉0,证实了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PAA—PVDF共混膜经吸附/脱附4次循环后,对废水中Cu^2+的吸附量大于0.025mg/cm^2,脱附率超过95%。PAA—PVDF共混膜具有优良的吸附/脱附性能,良好的稳定性和潜在的应用前号。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与污染物接触是生物降解的第一步,为进一步了解降解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对降解菌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条件下鞘氨醇单胞菌GY2B(Sphingomonas sp.GY2B)降解菲的研究,并结合Propidium Iodide(PI)染料和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底物及污染物浓度对GY2B菌体细胞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菲的降解,PI染色的GY2B菌株细胞增多,说明细菌膜结构受到一定的破坏,通透性不断增强.污染物浓度越高,降解菌的膜完整性的破坏越为严重.60 h时,300 mg·L-1浓度条件下,染色细胞/未被染色细胞的比值可达12.44,而在100 mg·L-1和1.2 mg·L-1浓度条件下,比值分别为1.95和1.11.同时降解过程中细菌细胞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死亡、受损和完整细胞的区分以及Zeta电位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细菌细胞表面性质的改变.利用流式细胞术与染料结合分析降解过程中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从单细胞水平上了解细菌降解污染物过程中其细胞表面性质的改变,有助于更好地研究GY2B对菲的降解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快平板膜-生物反应器的工程化应用步伐,以上海白龙港水质净化厂400 t/d的示范工程为依托,对平板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膜污染情况和清洗效果等进行了研究。平板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COD在20 mg/L左右,浊度小于5 NTU,氨氮小于5 mg/L,基本满足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可以回用作厂区内冲厕和绿化用水等。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对在线清洗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曝气量和清洗点的跨膜压力,影响较小的是清洗时间;跨膜压力为45 kPa,停抽时间为2 h,曝气量为100 m3/h为在线清洗的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