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碳城市是一种实现低碳经济、进行低碳生产与消费、形成低碳生活、建设良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生态体系的城市模式。通过调控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城市开放空间,有利于低碳城市理念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对低碳城市建设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郑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借助AreGIS9.3软件分析了郑州市绿地服务区的影响范围;最后基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原则提出四方面的优化建议——注重城市的生态设计;优化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实施适度的绿地容量限制;发展立体绿化与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改善和恢复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美化社会环境,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库尔勒市为例,阐述了城市绿地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针对库尔勒市绿地建设提出了几点方案。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是缓解城市热环境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节城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分析了城市绿地斑块景观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关系和绿地斑块的降温辐射范围。结果表明:(1)成都市其他绿地的降温效果最为显著,公园绿地次之,街旁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降温效果不明显;(2)其他绿地和公园绿地的周长、面积、植被覆盖度与其平均温度呈较强的负相关性;(3)不同绿地类型降温辐射范围存有差异,降温范围为:其他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街旁绿地。研究结果对城市规划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减缓城市热环境效应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绿地景观缓解城市热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城市热环境问题加剧,而城市绿地景观具有净化空气、吸附粉尘、减弱噪音以及调节温度等多种功能,不仅能改善城市热环境问题,还能提高城市宜居性,丰富城市景观。文章通过总结近20年来国内关于城市绿地景观与热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分别从我国城市绿地景观缓解城市热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方法及进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指出其不足之处,突出不同尺度绿地景观与热环境效应分析,为缓解热环境效应带来的环境压力、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还与城市空气污染物、城市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在探讨聊城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依托城市特色,提出了构建聊城市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思路和绿地系统建设的方案与内容。  相似文献   

6.
从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市游憩绿地存在的空间分布不均匀、设计不完善、疏于管理、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出发,提出了从宏观调控、游憩绿地设计、管理、法制、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投入角度发展海港区城市游憩绿地的对策,从而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充分发挥城市游憩绿地系统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休闲绿地不同于城市绿地,主要包括其中的城市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结合市民平时主要在居住地附近散步、节假日喜欢到郊区游憩的休闲活动特点,把生态休闲绿地分为日常短时休闲绿地和节假日长时休闲绿地。在城市生态休闲绿地建设中,应重点建设日常短时休闲绿地,配套开发节假日长时休闲绿地,完善城市公共绿地的休闲设施,增强城市公共绿地的大众性,提高专有绿地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基于GIS技术对芜湖市绿地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芜湖市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1556、优势度为3.4775、均匀度为0.4977、破碎度为0.4046;城市绿地系统内部景观多样性偏低,优势度明显,类型分布不均,城市绿地生态功能较弱,易受人类活动影响,总体绿地空间布局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9.
在乌鲁木齐城市绿地资源的基础上创建生态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鲁木齐市绿地资源为对象,从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类型、结构及其生态功能入手, 结合乌鲁木齐市绿地的发展现状,提出其绿地资源的合理规划方案及建议,为乌鲁木齐市建设生态城市提供其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骏  蒲蔚然 《四川环境》2004,23(4):34-36
从区域环境和城市环境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城市绿地系统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保护城市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效益的重要载体,高精度的绿地目标检测与属性分类为优化城市生态空间结构、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以及建设“碳中和”城市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通过改进经典U-Net算法,进行GF-2多光谱遥感影像图像分类;同时,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采用POI和OSM为代表的开放地图数据,对绿地斑块进行多维度精细化分类;进一步选择深圳市福田区与罗湖区交界处的矩形区域为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SPP+SFAM融合U-Net网络模型与U-Net和UNet3+模型相比,所识别的城市绿地边界和真实城市绿地边界更吻合。所提出的模型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0.87%,比U-Net和U-Net3+模型分别提高了11.13%和7.39%。同时,针对遥感影像纹理特征无法直接进行小区域城市绿地社会属性分类的问题,利用POI数据包含的属性信息、城市绿地与OSM道路网的拓扑关系以及景观形态指数,最终实现功能分类、类型特征、服务范围和形态特征4个维度的城市绿地的精细化分类。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予以充分重视。一、城市绿地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城市走向现代化,城市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人们生存环境的质量日益恶化。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固然是一个办法,但实际上有些排放源是不可能完全控制的,而且费用极高。而城市绿地却在这方面具有十分独到的作用。因此有人把城市绿地比作城市的肺或肝脏,既具有呼吸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中区域绿地概念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生态源"与"锚固点",目前被视为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环节。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梳理国内外具有区域绿地类型特征的生态用地起源与形成脉络。根据我国区域绿地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今后我国区域绿地的发展方向,从三个方面探讨区域绿地深层发展方向:①依据区域绿地类型划分保护的优先级,建立完善的保护政策;②深化研究区域绿地空间形态与功能的耦合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绿地最优效能发挥;③统筹多类型的区域绿地,维系区域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方面有重要作用。现今交通是城市环境中的主要噪声来源,城市道路绿地是交通噪声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选取杭州市西湖区不同等级的三条道路(紫金港路、天目山路和丰潭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手持噪声测量仪测量实时噪声对不同道路等级和距离的绿地降噪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杭州市三条道路存在以下问题:(1)噪声距离道路越远越低,且噪声平均衰减率表明绿地降噪效果为主干道次干道快速路;(2)配置模式为乔木+灌木+地被的绿地植物群落的降噪效果最佳,且乔木和灌木交错的种植形式在降噪效果上优于灌木在前、乔木在后的排列式种植;(3)当道路绿地宽达到15m时,植物群落降噪效果会有大幅度提升,且快速路与次干道在距离为15m处,植物群落降噪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是城市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和扩大环境容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综合评价考核工作中,也将城市园林绿化做为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指标.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全国60个重点绿化城市之一,应当有一个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因此,无论从省会城市的地位,还是从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必须迅速发展西宁市的园林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16.
沈清基  徐溯源 《绿叶》2011,(9):67-74
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应是协调城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开发建设中的外部性问题,实现城市整体最优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中大规模无序开发建设、绿化建设的盲目性、环境污染、空间分隔化等问题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了挑战。城市规划中要重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运用生物多样性信息指导城市规划,实现构建我国城市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浅谈城市绿地的价值与科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青  张伟 《青海环境》2004,14(2):78-80
城市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并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也是评选“生态城市”的主要依据和标志。文章阐述了城市绿地的价值 ,并对如何科学构建城市绿地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剖析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周凤霞 《四川环境》2004,23(6):20-22
城市绿化规划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本文以长沙市雨花区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生态对策,可为一些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园林绿地面积、公共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个指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进行因子分析。进行聚类分析,建立因子得分函数,聚类分为3类。结果表明,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平均最高的是辽宁省,3个省会城市都具有较高的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各地级市的GDP曲线和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得分曲线都高度吻合,说明城市经济水平直接决定了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